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域反射技术测量海洋沉积物含水量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高伟 业渝光 +2 位作者 刁少波 张剑 刘昌岭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2-626,共5页
时域反射技术(TDR)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地学等领域的水体分布特征研究。经实验发现,当沉积物孔隙水的盐度高于约0.5%时,利用传统的TDR探针无法测量沉积物的含水量。通过对TDR探针进行改进,发现加套管的TDR探针可以测量高盐分沉积物的... 时域反射技术(TDR)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地学等领域的水体分布特征研究。经实验发现,当沉积物孔隙水的盐度高于约0.5%时,利用传统的TDR探针无法测量沉积物的含水量。通过对TDR探针进行改进,发现加套管的TDR探针可以测量高盐分沉积物的含水量。观测了向干砂中加入盐度为0、0.5%、2%和3.5%溶液过程中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初步建立了此种情况下沉积物的介电常数与含水量间的经验关系式。这一研究将为TDR在海洋沉积物含水量和水合物饱和度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 含水量 高盐度 海洋沉积物 套管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测定土壤水热动态和物理参数 Ⅰ.原理 被引量:48
2
作者 任图生 邵明安 +1 位作者 巨兆强 Horton Robert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由于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性 ,对土壤含水量、温度、热特性以及其它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土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热脉冲技术和时域反射技术的理论为基础 ,介绍了利用热脉冲技术 时域反射技术 (Thermo TDR)连续定位测定土壤含水量... 由于土壤特性的时空变异性 ,对土壤含水量、温度、热特性以及其它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土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热脉冲技术和时域反射技术的理论为基础 ,介绍了利用热脉冲技术 时域反射技术 (Thermo TDR)连续定位测定土壤含水量、电导率、温度和热特性的原理 ,并利用土壤热特性与容重和含水量的关系 ,导出了土壤容重、饱和度和通气孔度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热动态 土壤物理性质 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 技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测定土壤水热动态和物理参数Ⅱ.应用 被引量:28
3
作者 任图生 邵明安 +1 位作者 巨兆强 Horton Robert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3-529,共7页
土壤含水量、温度、热特性以及其它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描述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基础。本文利用热脉冲 -时域反射技术 (Thermo -TDR)对不同质地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温度、容积热容量、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 ,... 土壤含水量、温度、热特性以及其它物理参数的动态监测是描述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基础。本文利用热脉冲 -时域反射技术 (Thermo -TDR)对不同质地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温度、容积热容量、导热率和热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 ,并利用土壤容积热容量与容重和含水量的关系 ,计算了土壤容重、通气孔度和饱和度。结果表明 ,Thermo -TDR技术能够提供可靠的土壤含水量、温度、容重、通气孔度和饱和度的信息。本文也分析了Ther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容积热容量 导热率 热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脉冲探针-时域反射技术测量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热导率及水合物饱和度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强 刁少波 +2 位作者 孙建业 刘昌岭 业渝光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我国在海洋和冻土区都已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区并成功获取实物样品。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热导率是估算水合物资源量、设计合理开采方案的关键性数据之一。受水合物稳定条件和测量技术的限制,水合物热导率测定尚不完善。本文通过自主研制... 我国在海洋和冻土区都已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区并成功获取实物样品。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热导率是估算水合物资源量、设计合理开采方案的关键性数据之一。受水合物稳定条件和测量技术的限制,水合物热导率测定尚不完善。本文通过自主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热物理参数测量系统,开展了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热导率与饱和度测量研究。实验使用取自南海神狐海域的沉积物作为反应介质,在压力7.8 MPa、温度2℃的条件下合成甲烷水合物,并利用热脉冲探针与时域反射技术联合测量的方式获得沉积物中水合物形成过程的热导率和饱和度等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当水合物饱和度从0增加至49%时,体系热导率出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体系热导率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变化特征与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填充方式有关,在实验选用的南海沉积物中,水合物优先选择在颗粒孔隙间成核生长,并最终与沉积物颗粒胶结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热脉冲探针 时域反射技术 热导率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刁少波 业渝光 +1 位作者 张剑 刘昌岭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5-211,216,共8页
综合介绍了时域反射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测量参数(特征阻抗、介电常数、土壤含水量、土壤电导率)、时域反射探针技术以及时域反射技术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等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 地学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反射技术测量THF水合物体系含水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孙中明 刘昌岭 +1 位作者 赵仕俊 孙建业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5期64-70,共7页
利用时域反射技术(TDR)测量了不同摩尔比的四氢呋喃(THF)水溶液生成水合物前后的介电常数,并根据生成水合物前初始含水量和生成水合物结束后剩余水含量理论值建立了测量"THF水溶液+水合物"体系含水量的经验计算公式。随后,利... 利用时域反射技术(TDR)测量了不同摩尔比的四氢呋喃(THF)水溶液生成水合物前后的介电常数,并根据生成水合物前初始含水量和生成水合物结束后剩余水含量理论值建立了测量"THF水溶液+水合物"体系含水量的经验计算公式。随后,利用该公式计算出了THF水合物生成过程中水合物的含量,并建立了水合物含量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式。此外,THF水溶液生成水合物过程中介电常数随时间非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 含水量 THF水合物 水合物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5
7
作者 钱铄 代志勇 +2 位作者 张晓霞 熊煜 崔德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5-1209,共5页
首先介绍了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POTDR)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调制效应(电光效应、Faraday效应以及弹光效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P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的主要应用模式,以及P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现代监测系统的意... 首先介绍了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POTDR)的基本原理及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几种典型调制效应(电光效应、Faraday效应以及弹光效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P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中的主要应用模式,以及P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现代监测系统的意义。最后,提出POTDR光纤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POTDR) 光纤传感器 电光效应 Faraday效应 弹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反射技术(TDR)的黄土湿陷原位评价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穆青翼 郑建国 +2 位作者 于永堂 孟龙龙 刘芬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5-1123,共9页
现有黄土湿陷评价方法具有取样扰动、耗时和费用高等缺点,急需探索原位评价黄土湿陷的新技术。基于时域反射技术(TDR)原位测试黄土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计算干密度和质量含水率。依据原位所测黄土干密度、质量含水率以及物性指标(相对质量... 现有黄土湿陷评价方法具有取样扰动、耗时和费用高等缺点,急需探索原位评价黄土湿陷的新技术。基于时域反射技术(TDR)原位测试黄土介电常数和电导率,计算干密度和质量含水率。依据原位所测黄土干密度、质量含水率以及物性指标(相对质量密度、液塑限),采用经验模型对黄土进行湿陷评价。结果表明,TDR原位测试黄土干密度和室内烘干法结果相对误差在±6%以内,测试黄土质量含水率和室内烘干法结果绝对误差在±0.02以内。另一方面,基于经验的湿陷评价模型,利用TDR原位所测干密度、质量含水率以及物性指标不仅可判定黄土有无湿陷,且具有区分强烈和中等湿陷程度的潜力。本研究丰富了黄土地区勘察技术手段,为黄土湿陷原位勘察提供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TDR) 黄土 湿陷 原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应用于模型实验测试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斌 刘永莉 +2 位作者 周文佐 李晨旭 熊豪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2-1428,共7页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凭借其体积小、结构效应低、数据采集效率高等优点在模型试验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针对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BOTDR)应用于模型试验中存在距离分辨率相对较大的问...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凭借其体积小、结构效应低、数据采集效率高等优点在模型试验中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针对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BOTDR)应用于模型试验中存在距离分辨率相对较大的问题设计了试验,考虑光纤位置约束影响因素定义光纤空间密度,研究光纤布设长度、类型、植入密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试块内部传感光纤长度小于其应变采集仪的距离分辨率时,监测到的结果很难反映应试块实际应变情况;当试块内部光纤长度大于光纤应变采集仪分辨率时,随着试块内部光纤长度的增加,相对应变离散度逐渐降低,但同时也受到光纤布设方式的影响;随着光纤植入长度的增大和光纤空间密度的增大,试块开裂荷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 空间距离分辨率 模型试验 空间密度 植入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超声和时域反射联合探测技术 被引量:16
10
作者 业渝光 张剑 +2 位作者 胡高伟 刁少波 刘昌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7,共7页
首次将超声探测技术和时域反射技术集成于一个系统中,可实时探测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和声学参数。进行了58个轮次的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实验,超声、时域反射和温压异常3种方法所探测到的生成点、分解点吻合,这说明利用超声技术和时域反射... 首次将超声探测技术和时域反射技术集成于一个系统中,可实时探测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和声学参数。进行了58个轮次的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实验,超声、时域反射和温压异常3种方法所探测到的生成点、分解点吻合,这说明利用超声技术和时域反射技术联合探测沉积物中水合物的饱和度与声速是十分有效的,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含水合物沉积层的物理性质,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勘探和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 超声 时域反射技术 饱和度 声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涂层时域反射探头的天然气水合物测试平台开发及实验研究
11
作者 邢兰昌 马子胜 +2 位作者 刘宝 魏伟 韩维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149,共9页
该文基于分段涂层时域反射(time-domain reflectometry,TDR)探头,开发了一套用于开展海洋沉积物中水合物模拟实验和TDR响应测试的平台。平台的硬件部分包括样品容器、TDR测试单元、温度测量单元;软件部分包括TDR测试单元和温度测量单元... 该文基于分段涂层时域反射(time-domain reflectometry,TDR)探头,开发了一套用于开展海洋沉积物中水合物模拟实验和TDR响应测试的平台。平台的硬件部分包括样品容器、TDR测试单元、温度测量单元;软件部分包括TDR测试单元和温度测量单元软件。通过标定TDR探头参数、校正分段涂层影响,平台可同步测量高电导率海洋沉积物表观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用四氢呋喃水合物模拟天然气水合物,在天然海砂中模拟其生成分解过程并进行了TDR测试,通过分析水合物生成过程中TDR测试的表观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动态变化特征、讨论水合物饱和度的影响规律,验证了该测试平台的可靠性。基于理论分析分别建立了基于表观介电常数、电导率以及两者联合的水合物饱和度计算模型,实验数据检验结果表明联合模型的水合物饱和度计算误差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测试平台 时域反射技术 分段涂层探头 电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的海底电缆外部扰动监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雁群 李迪 +3 位作者 李磊 张浩然 杨帅 王航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6,共8页
海底电缆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电网的重要纽带,锚击、渔网拖曳等外力破坏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威胁。为监测海底电缆外部扰动,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技术,设计外差相干型的扰动监测装置,采用正交解调和移动方差平均法识别和定位扰动信号... 海底电缆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电网的重要纽带,锚击、渔网拖曳等外力破坏是其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威胁。为监测海底电缆外部扰动,基于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技术,设计外差相干型的扰动监测装置,采用正交解调和移动方差平均法识别和定位扰动信号,并进行试验验证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取传感光纤中的背向散射光幅值与相位信息;外部扰动造成的相位变化,会引起幅值波动与相位跳变;采用移动方差平均算法提取幅值波动区,可实现外部扰动定位;基于扰动点相位信息,可反演得到扰动时域波形。外差相干型探测技术可用于海底电缆外部扰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技术 正交解调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检测的偏振光时域反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剑 王二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7-1021,共5页
提出将相干检测技术和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POTDR(Polarizatio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相结合,利用相干检测技术的高探测灵敏度和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中偏振态对外界环境敏感的特点,实现光纤分布式传感,测量微弱振动信号并实... 提出将相干检测技术和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POTDR(Polarizatio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相结合,利用相干检测技术的高探测灵敏度和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中偏振态对外界环境敏感的特点,实现光纤分布式传感,测量微弱振动信号并实现定位功能。首先分别介绍了相干检测技术及其与POTDR相结合的相关原理,分析可行性,然后提出实验测试方案并搭建了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相干检测技术的POTDR传感系统能成功地实现振动信号的探测和振动点的定位功能,这对于光纤分布式传感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检测技术 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 光纤分布式传感 定位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域反射仪测定饱和砂土中非水相液体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福新 巨兆强 +1 位作者 刘晓娜 钱天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1-336,共6页
利用时域反射技术,以饱和砂土和菜籽油、机油为研究对象,室内模拟研究了非水相液体(NAPLs,nonaqueous phase liquids)污染土壤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饱和砂土中NAPLs含量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1饱和砂土中体积含油量在0~0... 利用时域反射技术,以饱和砂土和菜籽油、机油为研究对象,室内模拟研究了非水相液体(NAPLs,nonaqueous phase liquids)污染土壤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饱和砂土中NAPLs含量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1饱和砂土中体积含油量在0~0.05 cm^3/cm^3时,土壤介电常数并无显著变化;随着NAPLs体积含量的进一步增加,介电常数呈线性减小趋势;土壤体积质量和NAPLs类型对相同饱和度的土壤介电常数未产生影响。2饱和土壤的电导率与NAPLs含量存在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2=0.96);土壤体积质量对相同饱和度的土壤电导率未产生影响。3混合介电模型(a=0.5)高估了饱和砂土中NAPLs含量,平均RMSE为0.038 cm^3/cm^3;参数a调整为0.52后,混合介电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比原混合介电模型(a=0.5)预测精度可以提高23.2%。本研究结果表明可利用时域反射技术监测污染土壤的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并测定饱和土壤中NAPLs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 饱和砂土 非水相液体 介电常数 混合介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5
作者 史彦新 张青 孟宪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0-824,共5页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引入滑坡监测,既可得到整个滑坡体的概要特征,又能提高监测效率。FBG与BOTDR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FBG通过测量其反射光波长的变化获得应变或温度值。BOTDR通过测定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实现分...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引入滑坡监测,既可得到整个滑坡体的概要特征,又能提高监测效率。FBG与BOTDR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FBG通过测量其反射光波长的变化获得应变或温度值。BOTDR通过测定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实现分布式温度、应变测量。FBG传感器灵敏度高,但只能实现离散点的准分布式测量,BOTDR可实现分布式、长距离、不间断测量,但其空间分辨率不高。笔者提出FBG与BOTDR联合监测滑坡的方案。在巫山残联滑坡,在整个滑坡体上铺设监测光纤,利用BOTDR获得整个滑坡体的概要信息;在滑坡体变形的关键部位———变形缝安装FBG传感器,获得某些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从而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监测,获得滑坡体较完整的应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布里渊光纤时域反射技术 应变 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分布式传感技术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9
16
作者 桂鑫 李政颖 +2 位作者 王洪海 王立新 郭会勇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7-776,共30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技术因其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体积小及易复用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的温度、应变及振动等物理量检测。基于在线光纤拉丝塔的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制备方法的实现,突破了传统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技术受限于...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技术因其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体积小及易复用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的温度、应变及振动等物理量检测。基于在线光纤拉丝塔的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制备方法的实现,突破了传统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技术受限于机械强度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其在分布式传感领域的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制备、分布式解调方法与应用进展,从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在线制备技术,以及基于该阵列光纤的分布式传感解调技术,包括准静态波长解调技术、高速波长解调技术以及增强型动态相位解调技术等,特别关注解调速度、空间分辨率、复用容量等关键技术及传感性能。同时还介绍了基于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应用包括温度、应变分布式的准静态应用领域,以及振动分布式的相位动态应用领域等,包括大型建筑、机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的安全监测、故障诊断等工程应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分布式传感 时域反射技术 光频域反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土壤水分监测技术 被引量:21
17
作者 高照阳 张红梅 +1 位作者 常明勋 宋华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29,共2页
就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些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和国外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土壤水分监测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各自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及应用特性,并予以评价和总结。目的是拓宽该技术领域,开阔人们的视野,并为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土壤水... 就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些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和国外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土壤水分监测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各自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及应用特性,并予以评价和总结。目的是拓宽该技术领域,开阔人们的视野,并为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土壤水分监测 技术 介电传感技术 时域反射技术 频域反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含水率TDR测试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瑞国 罗强 +2 位作者 蒋良潍 张良 张正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5期16-19,24,共5页
为掌握时域反射法(TDR)技术测试标准砂含水率的适用性,采用TRIME-IT系列TDR水分传感器对室内小型砂箱模型进行了标定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和干密度对TDR传感器稳定性与准确性影响机制。试验表明:TDR传感器测定质量含水率为5%-15%、干密... 为掌握时域反射法(TDR)技术测试标准砂含水率的适用性,采用TRIME-IT系列TDR水分传感器对室内小型砂箱模型进行了标定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和干密度对TDR传感器稳定性与准确性影响机制。试验表明:TDR传感器测定质量含水率为5%-15%、干密度在1.40-1.60 g/cm^3范围内变化的松散—密实砂样时,经检验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稳定性良好;测定质量含水率为2.5%-17.5%的中密砂样与质量含水率为10%的松散—密实砂样时,TDR法测试准确性满足规范要求;密实度对TDR测试影响呈正相关性,据此提出了TDR法测定含水率的密实度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反射技术 含水率 干密度 砂箱模型 标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健夫 蔡德所 陈光富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4,共3页
基于对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光纤传感技术在监测领域的力学理论、监测原理、光纤的选择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重点探讨了新发展起来的Bragg光纤光栅(FBG)监测方法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监测方法,两种方法优点突出... 基于对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光纤传感技术在监测领域的力学理论、监测原理、光纤的选择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重点探讨了新发展起来的Bragg光纤光栅(FBG)监测方法和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监测方法,两种方法优点突出,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最后做了展望,指出光纤监测是未来地下工程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BRAGG光纤光栅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滑动传感监测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天国 鲍华 +2 位作者 朱以文 蔡德所 刘浩吾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6-799,共4页
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和瑞利散射原理,将高精度的自动力-光耦合测试系统与土工大三轴剪切试验仪相结合,完成了光纤滑动监测的力一光本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光纤的初始损耗达30-50dB,动态范围达3.0~3.5mm,又利用试验测试... 基于光时域反射技术和瑞利散射原理,将高精度的自动力-光耦合测试系统与土工大三轴剪切试验仪相结合,完成了光纤滑动监测的力一光本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光纤的初始损耗达30-50dB,动态范围达3.0~3.5mm,又利用试验测试数据,经曲线拟合,得出滑动损耗的半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时域反射技术 监测 大三轴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