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广卡尔曼滤波器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雨 何智成 赵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8-1709,共12页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用于解决瞬态工况下复杂系统振动噪声问题不仅未能解决自然频率附近频响函数矩阵的病态问题,而且利用现有频域信息转换提取得到的所需时域信息精度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增广卡尔曼滤波器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用于解决瞬态工况下复杂系统振动噪声问题不仅未能解决自然频率附近频响函数矩阵的病态问题,而且利用现有频域信息转换提取得到的所需时域信息精度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增广卡尔曼滤波器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增广卡尔曼滤波器辅以遗传算法估计时域工况载荷,通过最小二乘算法辨识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将时域工况载荷和对应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进行线性卷积以计算各传递路径的时域贡献量。算例表明,所提方法采用的增广卡尔曼滤波器载荷识别误差小于传统方法的去卷积滤波器所识别载荷的误差,最小二乘算法辨识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误差小于对频响函数直接进行快速逆傅里叶变换或者构造有限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的误差,且所提方法在复杂结构上也同样具有较小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增广卡尔曼滤波器 遗传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来 唐中华 +2 位作者 张志飞 贺岩松 翟克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2-100,共9页
针对非稳态工况振动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需求,将频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推广到时域,利用指示点和目标点的时域工况数据实现路径分解,提出了时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利用时域传递率函数建立了目标点与指示点时域工况数据的卷积关系,... 针对非稳态工况振动噪声的传递路径分析需求,将频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推广到时域,利用指示点和目标点的时域工况数据实现路径分解,提出了时域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利用时域传递率函数建立了目标点与指示点时域工况数据的卷积关系,并将其离散化后以矩阵方程的形式表示,然后采用Tikhonov正则化求解,即可利用不同工况下目标点和指示点的时域响应数据计算出时域传递率函数,能进行振动噪声的分解和预测。通过九自由度集中质量块模型仿真与简易车身骨架模型试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以准确地进行时域传递路径分析,并能准确预测目标点在非稳态工况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噪声 传递路径分析 TIKHONOV正则化 时域响应 非稳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噪声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褚志刚 熊敏 +1 位作者 杨洋 贺岩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61-166,共6页
与传统的频域传递路径分析相比,时域传递路径分析能够对噪声及其各路径贡献进行回放试听及进一步的声品质分析,能更直观、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噪声及其路径贡献特性。基于结构声的阻抗矩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和空气声的替代源传递路径分析方... 与传统的频域传递路径分析相比,时域传递路径分析能够对噪声及其各路径贡献进行回放试听及进一步的声品质分析,能更直观、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噪声及其路径贡献特性。基于结构声的阻抗矩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和空气声的替代源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给出一种综合考虑结构声和空气声的车内噪声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并阐明了其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某汽车发动机对车内副驾驶位置噪声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分析了发动机悬置结构声传递路径和表面辐射空气声传递路径贡献。结果表明:在整个升降速过程中,该发动机的结构声对车内目标点的贡献显著大于空气声,右上悬置和左上悬置是其主要传递路径,且路径频率响应函数高是造成贡献量大的根本原因。为后续的噪声控制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用于农用车振动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旭 李冰 陈少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6,共4页
使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农用车驾驶员座椅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精确的驾驶室振动系统传递函数测试方法,通过传递函数实验和工况实验建立了完整的TPA模型。采取了一种快速的方法计算激励力,... 使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农用车驾驶员座椅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精确的驾驶室振动系统传递函数测试方法,通过传递函数实验和工况实验建立了完整的TPA模型。采取了一种快速的方法计算激励力,然后计算出了各传递路径贡献量。通过将路径合成值与实测值的对比,验证了TPA模型的正确性。结合相位和幅值对驾驶员座椅的振动进行了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及路径问题识别。找出了引起振动峰值的主要路径,并通过分析找出了这些路径贡献量大的原因,为该振动系统的后期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室振动 舒适性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立娟 罗新杰 +1 位作者 苗慧慧 陈雪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6期12-15,20,共5页
根据悬臂壳实验台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实验模态分析对其进行修正,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利用实验模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构阻尼参数,确立混合传递路径分析(TPA)中频率响应函数(FRF)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并且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其有效... 根据悬臂壳实验台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实验模态分析对其进行修正,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利用实验模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构阻尼参数,确立混合传递路径分析(TPA)中频率响应函数(FRF)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并且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进行载荷识别,对悬臂壳实验台进行混合TPA实验研究,获得不同频率下各路径对目标点振动的贡献量,并将各路径对目标点的振动贡献量进行矢量叠加,与实验测试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路径贡献量叠加结果与实验测试值吻合较好,可确定该结构的主要振动传递路径,从而为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混合传递路径分析 频率响应函数 有限元分析 TIKHONOV正则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在路噪声品质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毛杰 陈志东 +3 位作者 邱毅 周昌水 张亚楠 姚再起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821,共7页
基于某SUV在3040 Hz频段的路噪声品质问题,采用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进行了问题的研究,并通过传递路径分析分解确定主要贡献来自于后副车架安装点的Z向。采用CAE方法完成了主路径噪声传递函数的优化,通过尾门的结构优化降低噪声传递函... 基于某SUV在3040 Hz频段的路噪声品质问题,采用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进行了问题的研究,并通过传递路径分析分解确定主要贡献来自于后副车架安装点的Z向。采用CAE方法完成了主路径噪声传递函数的优化,通过尾门的结构优化降低噪声传递函数,使得3040 Hz的路噪降低了约4 dB。采用声音回放技术完成了CAE优化方案的主观评价,评价通过后再进行实车验证,提高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路噪 声品质 试验-仿真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声品质时域传递路径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小平 王洪波 梁炀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259,共7页
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和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各汽车公司加快了NVH开发进程,汽车声音的控制逐渐进入声品质控制阶段。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传递路径分析的瞬态声品质分析方法和流程。采用考虑奇异值截断的去卷积滤波器... 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和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各汽车公司加快了NVH开发进程,汽车声音的控制逐渐进入声品质控制阶段。创新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传递路径分析的瞬态声品质分析方法和流程。采用考虑奇异值截断的去卷积滤波器方法建立时域去卷积网络。构建了车内瞬态噪声合成模型,并在时频域上分解和分析了发动机的结构声贡献和空气声贡献。通过视听比较合成噪声和测量噪声,以评审团主观评价打分的形式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对合成噪声进行主观声品质评价,将车内噪声合成模型延伸至虚拟车内声品质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找到声品质贡献较大的路径,并且通过虚拟修改各路径传递函数值,来优化车内声品质,为制定车内声品质改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去卷积滤波器 声品质分析 车内噪声 合成噪声 声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的两相介质波动问题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李亮 杜修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8-1774,共7页
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具有条件稳定性。这类方法的稳定性可通过方法中动力反应时域递推计算格式传递矩阵传递因子的数值进行评估,传递因子的数值越小,方法的稳定性越好。针对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两种时域显式有... 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具有条件稳定性。这类方法的稳定性可通过方法中动力反应时域递推计算格式传递矩阵传递因子的数值进行评估,传递因子的数值越小,方法的稳定性越好。针对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两种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基于其动力反应时域递推计算格式的传递矩阵的性质,在两相介质体系物理参数取值不同的条件下,对两种方法稳定性性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系数的取值对两种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性质的差异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当渗透系数取值较大时,两种方法的稳定性性质没有明显的差异;当渗透系数的取值较小时,两种方法的稳定性性质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方法1的稳定性要优于方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两相介质 波动问题 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 稳定性 传递矩阵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消声器传递损失预测的三维时域计算方法 被引量:38
9
作者 徐航手 季振林 康钟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0,234,共4页
将三维时域计算方法应用于计算无流和有流条件下抗性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具体过程为:首先在消声器进口施加压力脉冲信号,然后通过三维非定常流体动力学计算获得消声器上游和下游的压力波动,最后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间域的入射压力信号和... 将三维时域计算方法应用于计算无流和有流条件下抗性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具体过程为:首先在消声器进口施加压力脉冲信号,然后通过三维非定常流体动力学计算获得消声器上游和下游的压力波动,最后由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时间域的入射压力信号和透射压力信号转化到频率域,从而计算得到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使用该方法计算了无流和有流条件下抗性消声器和穿孔管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抗性消声器 传递损失 三维时域计算方法 流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运行工况车轮轮心载荷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江华 孙健颖 李奥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4期145-149,共5页
针对直接获取车轮轮心六分力难度大的问题,对运行工况下车轮轮心六分力的识别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具有偏相关特性的路噪激励源由耦合的多参考问题分解为独立的单参考问题。结合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传递函数逆矩阵方法... 针对直接获取车轮轮心六分力难度大的问题,对运行工况下车轮轮心六分力的识别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具有偏相关特性的路噪激励源由耦合的多参考问题分解为独立的单参考问题。结合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传递函数逆矩阵方法与自由度转换技术,对车速为匀速60km/h工况下轮胎轮心六分力进行识别。所采用方法解决了在路噪CAE分析中获取载荷边界条件困难的问题;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开发车型路噪激励源的对标分析和目标值设定,并可在解决路噪问题时作为激励源分析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轮胎六分力 传递路径分析 逆矩阵方法 主成分分析 自由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rshall-Floyd算法的船舶结构噪声传递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向育佳 季振林 赵欣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9,97,共9页
结构振动是船舶主要的噪声源,传统测试方法难以有效分析结构噪声的传递路径。根据统计能量分析(SEA)理论中的振动子系统概念,利用赋权图方法分析结构噪声的传递规律。将相似模态群抽象成赋权图的顶点,结合能量平衡方程中SEA矩阵建立顶... 结构振动是船舶主要的噪声源,传统测试方法难以有效分析结构噪声的传递路径。根据统计能量分析(SEA)理论中的振动子系统概念,利用赋权图方法分析结构噪声的传递规律。将相似模态群抽象成赋权图的顶点,结合能量平衡方程中SEA矩阵建立顶点之间的邻接关系,采用路径效率方法和统计熵方法两种分析方法,将物理模型转化为最短路径问题的权值矩阵。通过Warshall-Floyd最短路径算法找出权值矩阵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前N条最短路径,得出任意空间位置的结构噪声源到目标舱室的前N条主要传递路径,对比能量传递路径在不同频带和不同振动模态群的差异,并分析各主要路径在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权重,揭示船舶结构噪声源传递的一般规律,为降低船舶结构噪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 路径效率方法(PEM) 统计熵方法(SEM) Warshall-Floyd算法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低频路噪问题的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伟丰 王文彬 周浩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3期142-146,共5页
针对某车型低频路噪大问题,建立时域弱耦合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识别出后纵臂为主要传递路径。对车身进行模态测试分析,后侧围部位在问题频率存在呼吸模态。通过优化后纵臂衬套隔振及抑制车身板件振幅,有效降低车... 针对某车型低频路噪大问题,建立时域弱耦合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进行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识别出后纵臂为主要传递路径。对车身进行模态测试分析,后侧围部位在问题频率存在呼吸模态。通过优化后纵臂衬套隔振及抑制车身板件振幅,有效降低车内路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路噪 低频噪声 时域传递路径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织物热湿耦合方程的控制体-时域递归展开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凤志 李毅 曹业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3,共5页
为求解织物热湿传递耦合方程,给出了一种基于控制体积法和时域递归展开的求解织物热湿传递耦合方程的算法。首先,在时域对方程变量和参数进行级数展开,然后使用控制体积法对方程空间域进行离散,从而化连续性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为一系列... 为求解织物热湿传递耦合方程,给出了一种基于控制体积法和时域递归展开的求解织物热湿传递耦合方程的算法。首先,在时域对方程变量和参数进行级数展开,然后使用控制体积法对方程空间域进行离散,从而化连续性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为一系列的递归形式的线性代数方程组。文中给出了问题的求解步骤和算例。结论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具有不依赖时间步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分析 热湿传递 递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分离统一理论—时域频域分离一致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济顺 张洛平 洪迈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得误差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 ,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以往对误差分离技术的研究 ,大多是针对具体误差的在线测量和分离的实现或是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而对各种误差分离技术之间的关系及不同误差...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得误差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 ,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以往对误差分离技术的研究 ,大多是针对具体误差的在线测量和分离的实现或是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而对各种误差分离技术之间的关系及不同误差分离技术的共同点比如时域、频域分离方法的异同等研究不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作较为详尽的分析 ,并从分离方法的传递特性入手 ,阐明误差分离技术时域和频域分离方法本质上的一致性 ,不同之处仅在于表达方式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分离 分离方法 传递特性 一致性 时域分离 时频分离 形状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介质波动问题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亮 杜修力 +1 位作者 李立云 翟威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22,227,共6页
基于动力反应递推计算格式传递矩阵的性质,进行了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定义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稳定性判别指标——传递因子;研究了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时间步长、空间步距和渗透系数取值的... 基于动力反应递推计算格式传递矩阵的性质,进行了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定义了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稳定性判别指标——传递因子;研究了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时间步长、空间步距和渗透系数取值的作用规律;给出了方法稳定性的实用判别准则。研究结果表明:时间步长、空间步距和渗透系数取值都对饱和两相介质波动问题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的稳定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步长的增大,方法的稳定性降低;随着空间步距的增大,方法的稳定性增加;当渗透系数取值增大时,方法的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两相介质 波动问题 时域显式有限元方法 稳定性 传递矩阵 判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与自适小波阈值组合降噪在OPAX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克 张晓冬 李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2-198,共7页
针对如何从降噪的角度去提高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X)方法的分析精度,提出运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与自适小波阈值相结合的降噪方法。采用样本熵将分解后信号的本征模态分量划分为噪声、含噪和信号分量。剔除噪声分量,将不... 针对如何从降噪的角度去提高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X)方法的分析精度,提出运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与自适小波阈值相结合的降噪方法。采用样本熵将分解后信号的本征模态分量划分为噪声、含噪和信号分量。剔除噪声分量,将不同含噪分量的样本熵归一化后作为调参参数并应用于新构造的小波阈值函数,通过含噪情况调整阈值函数来提高降噪效果,并将降噪后的含噪分量跟信号分量一同重构得到完整信号,运用仿真计算验证上述方法能最大程度保留原始信号的完整性。应用到OPAX模型中,对其工况数据(时域振动信号)进行降噪,与其他降噪方法一同对比发动机二阶情况下目标点的计算的合成响应与实测响应,发现CEEMD与自适小波阈值组合降噪改进的OPAX方法吻合程度较高,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X)方法 样本熵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 自适小波阈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PA声源级估计的被动声呐探测距离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鑫 徐荣武 +2 位作者 程果 李瑞彪 余文晶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20,133,共8页
[目的]基于水下结构体自身振动数据及被动声呐方程,提出对自身被探测状态及最大被探测距离评估的方法,以解决水下结构体难以快速估计声源级和评估被探测状态的问题。[方法]采用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并结合水下目标自噪声数据对自身声... [目的]基于水下结构体自身振动数据及被动声呐方程,提出对自身被探测状态及最大被探测距离评估的方法,以解决水下结构体难以快速估计声源级和评估被探测状态的问题。[方法]采用传递路径分析(OTPA)方法并结合水下目标自噪声数据对自身声源级进行实时预报,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和主分量分析方法(PCA)消除测量数据串扰导致的误差,以及结合声波水下传播特性和传播环境,在探测模型中对当前环境下水下结构体的被探测状态和最大被探测距离进行评估。[结果]所提探测模型经湖上试验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水下结构体声源级的平均估计误差小于2 dB,被探测状态及最大被探测距离的评估值在绝大部分频段内与实测结果吻合。[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掌握水下结构体自身声隐身态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级估计 最大被探测距离 声呐方程 声呐探测模型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工程机械驾驶室振动试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智恩 刘帅 +2 位作者 薛卡 张达 倪翔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6期187-192,共6页
针对某型工程机械驾驶室振动过大问题,利用OPAX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工程样机具体结构特点建立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在定置稳态工况下测试其工况数据和频响函数,基于OPAX方法进行工况载荷识别以及路径贡献量分析。最后,识别出引起驾驶... 针对某型工程机械驾驶室振动过大问题,利用OPAX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工程样机具体结构特点建立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在定置稳态工况下测试其工况数据和频响函数,基于OPAX方法进行工况载荷识别以及路径贡献量分析。最后,识别出引起驾驶室振动的主要传递路径并提出改进方案,有效降低驾驶室振动响应,可为驾驶室减振设计提供参考,对于OPAX方法在同类型工程机械振动分析方面的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工程机械 传递路径分析 OPAX方法 路径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ener状态去卷滤波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自立 孙书利 郭金柱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08-512,共5页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基于ARMA新息模型提出了一类带多重观测滞后和带滑动平均 (MA)有色观测噪声系统的Wiener状态去卷滤波器 .它具有渐近稳定性和ARMA递推形式 ,可统一处理滤波、平滑和预报问题 ,且可用于解决带ARMA有色观测噪...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基于ARMA新息模型提出了一类带多重观测滞后和带滑动平均 (MA)有色观测噪声系统的Wiener状态去卷滤波器 .它具有渐近稳定性和ARMA递推形式 ,可统一处理滤波、平滑和预报问题 ,且可用于解决带ARMA有色观测噪声系统状态估计和信号Wiener滤波与反卷积问题 .二个仿真例子说明了其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反卷积 信号处理 WIENER滤波器 时域方法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of Material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Pulse in Time-domain 被引量:1
20
作者 WEI Ming CUI Ming CHEN Xia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58-2364,共7页
To characterize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SE) of materials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pulse(EMP) that cannot be adequately evaluated by traditional test methods,a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of SE is proposed.Using homemad... To characterize th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SE) of materials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pulse(EMP) that cannot be adequately evaluated by traditional test methods,a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of SE is proposed.Using homemade broadband coaxial fixture,the SE of a metal fabric material against square-pulse an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EMP is tested in the time domain.The peak SE calculated from the test results matches well with that obtained theoretically.Based on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theory,we propose the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of SE,which takes the square pulse and human body model ESD EMP data obtained in the tests as training data and takes the machine model as verification data,as well as a second-order expression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Using the transfer function model,the waveforms of the shield-penetrated square-pulse EMP and the ESD EMP are actually predict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identification,this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shielded waveform of EMP provides a reliable way for evaluating SE of materials against E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屏蔽效能 时域建模 材料 传递函数模型 系统辨识理论 测试方法 静电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