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均流场的湍流边界层内壁面压力脉动功率谱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孙新蕾 潘治 +1 位作者 和卫平 杨路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4-179,193,共7页
针对湍流边界层内壁面压力脉动功率谱的计算问题,该文结合Grasso修订的TNO-Blake解析模型、RAN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时均流场解,发展一种脉动压力计算方法,近壁面附近采用RANS数值解,对于壁面附近湍流各向异性特性,流向和... 针对湍流边界层内壁面压力脉动功率谱的计算问题,该文结合Grasso修订的TNO-Blake解析模型、RAN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时均流场解,发展一种脉动压力计算方法,近壁面附近采用RANS数值解,对于壁面附近湍流各向异性特性,流向和横向异性模型参数采用Stalnov推荐数值,法向异性模型参数采用试验参数,对某平板上一点处的压力脉动功率谱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湍流能谱模型、迁移速度等影响,并与Goody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文计算方法合理可行,能快速获取壁面压力脉动功率谱,可为工程装备设计的振动噪声分析提供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均流场 湍流边界层 压力脉动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旋流分离器内气相时均流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秀敏 金向红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1,37,共4页
采用多普勒激光测速仪对轴流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内气相时均流场进行了测量研究,考察了导叶导角和流量变化对时均流场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在分离空间,切向速度分布呈现典型的Rankin涡结构,切向速度沿轴向衰减不明显,轴向速度由外围的下... 采用多普勒激光测速仪对轴流式气-液旋流分离器内气相时均流场进行了测量研究,考察了导叶导角和流量变化对时均流场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在分离空间,切向速度分布呈现典型的Rankin涡结构,切向速度沿轴向衰减不明显,轴向速度由外围的下行流与内部的上行流构成,轴向速度随轴向向下而衰减。最大切向速度面与轴向LZVV面呈现与筒体相似的管锥形。对环形空间和集液槽内时均流场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环形空间与集液槽内切向速度分布趋势与分离空间内相似,集液槽内旋流强度远低于分离空间,最大轴向速度位置靠近轴心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 气-液旋流分离器 多普勒激光测速仪 时均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双圆柱时均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山 陈少松 +1 位作者 魏恺 徐一航 《气体物理》 2021年第5期62-66,共5页
对Re=12000,间距比L/D=1.167,2.333,3.500和4.667的串列双圆柱后方速度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分析串列双圆柱后方不同剖面处的速度分布规律和湍流度分布规律.并通过流函数理论模型对小间距比串列双圆柱后方流场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 对Re=12000,间距比L/D=1.167,2.333,3.500和4.667的串列双圆柱后方速度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分析串列双圆柱后方不同剖面处的速度分布规律和湍流度分布规律.并通过流函数理论模型对小间距比串列双圆柱后方流场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单圆柱相比,当串列双圆柱间距比较小时,后方圆柱的自由剪切层明显向内偏移.随着间距比的变大,由于前方圆柱的尾流对后方圆柱的干扰,后方圆柱的自由剪切层变得越来越模糊.对于间距比较大的串列双圆柱,其对后方流场的扰动较强,致使后方流场湍流强度和最大速度衰减量较大.通过流函数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在小间距比条件下,串列双圆柱由于两个圆柱的相互干扰,使得圆柱后方涡相互靠近,并且后方涡向外倾斜的角度也减小,从而导致了自由剪切层向内侧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串列双圆柱绕流 流函数理论 自由剪切层 时均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来流条件对单体建筑绕流时均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天霄 谢海英 +1 位作者 杨怡 郑祖耀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2年第4期218-223,共6页
数值模拟了6种进口条件下单体建筑物模型附近的时均流场,模拟值与风洞试验值基本吻合,进口时均流参数对速度模拟值的影响较大,进口紊流参数对速度模拟值的影响则较小;当进口时均速度按照试验情况设置但紊流参数不同时,速度模拟值在建筑... 数值模拟了6种进口条件下单体建筑物模型附近的时均流场,模拟值与风洞试验值基本吻合,进口时均流参数对速度模拟值的影响较大,进口紊流参数对速度模拟值的影响则较小;当进口时均速度按照试验情况设置但紊流参数不同时,速度模拟值在建筑物前方和顶部几乎无差别,但在建筑物后方,其差别开始显现,且进口紊流参数按近地面情况或试验值设置时的模拟结果相对较好。由于标准k-ε紊流模型对来流动能的耗散模拟过大,导致速度模拟值比试验值略偏小,人为增加近地面动能的进口条件能有效改善上述情况,在依据进口流量确定的进口速度条件下,建筑物附近的速度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建筑 数值模拟 进口条件 时均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平板半岛尾流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东方 李玉梁 陈嘉范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9,共5页
对于尾流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岛屿型绕流体在展向非常长的情况,但是在天然环境和水利工程中出现的多为水深相对很浅的流动,并且很多是绕半岛形建筑物的流动。由于底部摩阻和壁面边界的限制,浅水域中的半岛尾流有着一些特殊的流动规律。笔... 对于尾流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岛屿型绕流体在展向非常长的情况,但是在天然环境和水利工程中出现的多为水深相对很浅的流动,并且很多是绕半岛形建筑物的流动。由于底部摩阻和壁面边界的限制,浅水域中的半岛尾流有着一些特殊的流动规律。笔者采用数字粒子图像测速(DPIV)技术,在长30m、宽3.5m、高1m的水槽中比较系统地测量了浅水中绕平板半岛的尾流区流场,分析了大尺度旋涡的运动规律,得到了控制尾流流动形式的稳定性参数的临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半岛浅水尾流 粒子图像测速 实验研究 尾流稳定性参数 时均流场 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扩间隙比对单通道扩压器内流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榕 李亚忠 +4 位作者 邱玥 李尚 刘志荣 鲍锋 朱睿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4-581,共8页
为了研究突扩间隙比与扩压器内流动力特性的影响关系,采用水流模拟流动显示及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流场测速试验方法,对不同突扩间隙比的内流瞬态流场、时均流场、雷诺切应力等关键流场信息所表征的扩压器内流动力特性进行... 为了研究突扩间隙比与扩压器内流动力特性的影响关系,采用水流模拟流动显示及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流场测速试验方法,对不同突扩间隙比的内流瞬态流场、时均流场、雷诺切应力等关键流场信息所表征的扩压器内流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扩间隙比为1.6~1.7时,静压恢复系数与总压损失系数比值达到最大,此时扩压性能最优;扩压器突扩间隙比为1.64时,主流从前置扩压器流出时由于强剪切作用卷起扩散涡,为维持突扩区域空间内流动稳定性,进而诱导出消耗涡;总压损失变化是突扩区消耗涡、回流扰动及火焰筒前缘背压反流共同作用的结果,雷诺切应力与总压损失系数成正比;扩压器出口速度分布对于突扩间隙比变化的不敏感性体现出较好的内流流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压器 突扩间隙比 时均流场 雷诺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