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递推规范变量分析的时变过程故障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商亮亮 刘建昌 +1 位作者 谭树彬 王国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3-1676,1682,共5页
由于规范变量分析(CVA)不适应过程的时变特性,容易把正常的过程改变识别为故障.因此,针对时变过程提出一种故障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指数权重滑动平均来更新过去观测矢量的协方差矩阵.递推CVA有较高的计算负荷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规范变量分析(CVA)不适应过程的时变特性,容易把正常的过程改变识别为故障.因此,针对时变过程提出一种故障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采用指数权重滑动平均来更新过去观测矢量的协方差矩阵.递推CVA有较高的计算负荷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引入一阶干扰理论来递推更新Hankel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VD).与普通奇异值分解相比,显著降低了递推算法的计算负荷.将提出的基于一阶干扰理论的递推规范变量分析(RCVA-FOP)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化工过程中.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不仅能有效适应过程的时变特性,而且可以有效检测到两种类型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阶干扰理论 规范变量分析 时变过程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河流域输沙时变过程的显著干扰点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恒峰 赵文武 +1 位作者 康慕谊 郭雯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81,88,共3页
用汛期水文数据代替年均数据,用汛期输沙量与汛期平均降水侵蚀力的比值代替年输沙量作为分析人为驱动干扰点的基础资料序列,运用斯波曼秩相关检验法和有序聚类分析法推估了延河输沙时变过程的显著干扰点。结果表明:①1970年为20世纪60... 用汛期水文数据代替年均数据,用汛期输沙量与汛期平均降水侵蚀力的比值代替年输沙量作为分析人为驱动干扰点的基础资料序列,运用斯波曼秩相关检验法和有序聚类分析法推估了延河输沙时变过程的显著干扰点。结果表明:①1970年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末人为驱动下延河流域输沙时变过程的显著干扰点;②黄土高原地区水沙变化研究中应以汛期降水、输沙数据代替年降水、输沙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显著干扰点 人为驱动 输沙时变过程 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滨轻轨桥墩主动托换体系时变过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卜建清 孙宁 郭奕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结合天津津滨轻轨桥墩托换工程的施工过程,分析了托换体系的"时变"行为及其对托换结构、轻轨桥梁以及轻轨车辆运营安全的影响,并介绍施工中为应对结构体系的"时变"行为而采取的主动措施。
关键词 津滨轻轨 桥墩 结构体系 主动托换 时变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无参时变过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桢 张静静 何曙光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432,共14页
为了提高时变生产过程的监控性能,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变控制图,能够根据生产过程的变化及时更新分类器模型和控制界限,并根据第二阶段的数据构建动态分类边界,以实现对时变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同时通过添加时间权重因子和停止... 为了提高时变生产过程的监控性能,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时变控制图,能够根据生产过程的变化及时更新分类器模型和控制界限,并根据第二阶段的数据构建动态分类边界,以实现对时变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同时通过添加时间权重因子和停止更新准则,实现对模型更新速度和更新区域的调节,使所提的时变控制图能够适应不同的时变模式.最后,通过模拟数据和青霉素发酵数据进行验证,验证所提的时变控制图性能优于传统控制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过程 过程控制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mma时变过程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的定价偏差纠正 被引量:3
5
作者 奚炜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本文针对Black Scholes期权定价的定价偏差,介绍了一种对该模型的改进模型,它是通过将gamma过程作为时变过程嵌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中的布朗运动来实现的。
关键词 波动率微笑 gamma时变过程 期权定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大时变时滞工业过程的鲁棒数字PII调节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翔 王文海 +1 位作者 熊斌 孙优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4-788,共5页
通过分析典型大时变时滞工业过程的特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 PI I鲁棒调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应用这种数字鲁棒控制器 ,闭环系统可具有大时变时滞鲁棒镇定性 ,且完全抑制定值负载干扰 .
关键词 时变时滞工业过程 鲁棒数学PII调节控制 干扰抑制 大时滞系统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延迟过程与油松毛虫种群动态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湛东 屠泉洪 夏乃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0-94,共5页
本文以时变延迟过程为基本模式,建立了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根据室内条件下饲养所得幼虫各龄期的有效积温,在模型中的温度为旬平均温度.模型中包括了自然死亡率,天敌捕食率对于种群变化的影响,反映了个体发育的差异对于群体结构... 本文以时变延迟过程为基本模式,建立了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根据室内条件下饲养所得幼虫各龄期的有效积温,在模型中的温度为旬平均温度.模型中包括了自然死亡率,天敌捕食率对于种群变化的影响,反映了个体发育的差异对于群体结构的影响.模型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相符,显示了较强的预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延迟过程 油松毛虫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时变参数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及其在热水网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世明 杜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热水网加热器温度控制对象是一个典型的随机时变系统 ,为了考虑该过程的随机时变特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基本思想是把动态矩阵控制的预测模型参数分解为固定部分和时变部分。固定部分通过在工作点附近进行多次现场试验... 热水网加热器温度控制对象是一个典型的随机时变系统 ,为了考虑该过程的随机时变特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基本思想是把动态矩阵控制的预测模型参数分解为固定部分和时变部分。固定部分通过在工作点附近进行多次现场试验并结合经验分析确定 ,而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时变部分则通过在线辨识确定。这样获得的模型参数既有高的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网 温度控制 随机时变过程 动态矩阵控制 在线辨识 集中供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核PCA及其在非线性过程自适应监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谢磊 王树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76-1782,共7页
PCA、PLS作为常用的多变量统计监控算法,一般适用于线性、定常的过程。针对实际工业过程的时变、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递归核PCA(RKPCA)方法用于非线性过程的自适应监控。RKPCA算法通过将递归奇异值分解推广到核空间,给出了核形式描述... PCA、PLS作为常用的多变量统计监控算法,一般适用于线性、定常的过程。针对实际工业过程的时变、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递归核PCA(RKPCA)方法用于非线性过程的自适应监控。RKPCA算法通过将递归奇异值分解推广到核空间,给出了核形式描述的递归KPCA算法,运算复杂度比KPCA明显降低,保证非线性监控模型能够在线更新。在Alstom工业燃气发生装置上的自适应监控表明,所提出的RKPCA算法能够及时跟踪非线性过程的时变特征,保证了监控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非线性过程 故障检测 递归核主元分析 自适应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混合分数布朗运动下带交易费用的亚式期权定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毅 郭精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5-1146,共12页
考虑到经典的Black-Scholes(B-S)期权定价模型不能描述金融资产价格常值周期性、长相依性等特征,因此采用时变混合分数布朗运动描述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并且对亚式期权定价时也考虑了交易费用.运用自融资Delta对冲策略得出了在离散情形... 考虑到经典的Black-Scholes(B-S)期权定价模型不能描述金融资产价格常值周期性、长相依性等特征,因此采用时变混合分数布朗运动描述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并且对亚式期权定价时也考虑了交易费用.运用自融资Delta对冲策略得出了在离散情形下几何平均亚式看涨期权价格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以及几何平均亚式看涨、看跌期权的定价公式,并分析了定价模型中的参数对期权价格的影响.最后,选取万科股票的日收盘价对建立的定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定价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式期权 时变过程 混合分数布朗运动 交易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Markov过程的最大绝对值过程概率密度求解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建兵 律梦泽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37-1447,共11页
随机过程或随机系统响应的最大绝对值概率分布往往是科学与工程中关心的重要挑战性问题.本文从理论与数值上进行了Markov过程的时变最大绝对值过程及其概率分布研究.文中,通过引入扩展状态向量,构造了最大绝对值-状态量联合向量过程,由... 随机过程或随机系统响应的最大绝对值概率分布往往是科学与工程中关心的重要挑战性问题.本文从理论与数值上进行了Markov过程的时变最大绝对值过程及其概率分布研究.文中,通过引入扩展状态向量,构造了最大绝对值-状态量联合向量过程,由此将不具有Markov性的最大值过程转化为具有Markov性的向量随机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大绝对值-状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联合向量过程的转移概率密度函数.进而,结合Chapman-Kolmogorov方程和路径积分方法,提出了最大绝对值概率密度函数求解的数值方法.由此,可以得到Markov过程最大绝对值过程的时变概率密度函数,可进一步用于结构动力可靠度分析等.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有望推广到更一般随机系统的极值分布估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极值过程 动力可靠度 MARKOV过程 路径积分 最大绝对值-状态量联合向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参数分时段调节型LSSVM的在线过程辨识方法
12
作者 周欣然 滕召胜 易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0-665,共6页
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在线辨识时变非线性过程时,设定其核参数较困难,设定的核参数不能适应过程变化而进行自动调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参数分时段调节型LSSVM的在线过程辨识... 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在线辨识时变非线性过程时,设定其核参数较困难,设定的核参数不能适应过程变化而进行自动调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参数分时段调节型LSSVM的在线过程辨识方法。该方法利用了三个LSSVM,并将整个建模预测时期分为启动阶段和若干个工作周期。初始阶段末和每个工作周期末选定预测误差和最小的LSSVM,作为后续工作周期的工作LSSVM,同时根据启发式规则为另两个LSSVM设定核参数,它们作为后续工作周期的比较LSSVM。该方法设定核参数相对容易,而且核参数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数字仿真显示,从统计角度而言,所提方法比传统方法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过程辨识 时变非线性过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核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偏LSSVM的抗噪在线过程建模方法
13
作者 周欣然 滕召胜 蒋星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226-229,共4页
当动态过程的输出含有测量噪声时,直接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过程建模预测效果较差,为了提高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偏LSSVM的抗噪在线过程建模方法。该方法在每一预测步期间对过程输出测量值进行误差判断,若输... 当动态过程的输出含有测量噪声时,直接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过程建模预测效果较差,为了提高LSSVM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偏LSSVM的抗噪在线过程建模方法。该方法在每一预测步期间对过程输出测量值进行误差判断,若输出测量值与预测值相差较大,就对测量值予以修正,然后用修正值构成样本在线建模,从而减少噪声影响。数字仿真显示,当过程输出测量值混有高斯白噪声时,该文方法比直接LSSVM和现有的加权LSSVM的预测精度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过程建模 抗噪 时变非线性过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窗递归稀疏主成分分析的工业过程故障监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金平 王杰 +3 位作者 唐朝晖 贺俊宾 谢永芳 马天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95-1803,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滑窗递归稀疏主成分分析方法,用于时变工业过程的在线故障监测.首先,通过滑窗提取正常过程数据空间的特征信息,并对当前窗口数据块矩阵进行稀疏主成分分析,构建稀疏主成分分析故障监测模型;然后,根据相邻窗口的相似... 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滑窗递归稀疏主成分分析方法,用于时变工业过程的在线故障监测.首先,通过滑窗提取正常过程数据空间的特征信息,并对当前窗口数据块矩阵进行稀疏主成分分析,构建稀疏主成分分析故障监测模型;然后,根据相邻窗口的相似度实时调整遗忘因子以自适应更新滑窗大小,使得所建立的稀疏主成分故障监测模型可以有效追踪复杂的时变过程;最后,通过递归更新滑窗稀疏载荷矩阵来动态更新故障监测模型.非线性数值仿真系统与田纳西-伊斯曼过程的故障监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率,适应于长流程时变工业过程在线故障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工业过程 故障监测 滑动窗口 递归稀疏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PCA的某型发射机自适应监测新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靖杰 赵建军 +1 位作者 于仕财 杨利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3-828,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数据块更新的递归主元分析(recursiv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方法,对具有慢时变和多变量等特性的某型舰空导弹武器雷达发射机工作过程进行自适应监测。该方法在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中引入低秩奇异值...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数据块更新的递归主元分析(recursiv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方法,对具有慢时变和多变量等特性的某型舰空导弹武器雷达发射机工作过程进行自适应监测。该方法在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中引入低秩奇异值分解递归方法,实现负荷矩阵和特征值矩阵的递归计算;制定了均值、方差的更新策略;给出一种基于指数加权的控制限递归算法以提高RPCA的健壮性。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自适应地跟踪过程时变并实时监测故障,同时有效地降低误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主元分析 时变过程 自适应监测 低秩奇异值分解 指数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递归PCA方法对某型发射机的自适应监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靖杰 赵建军 +1 位作者 彭军 于仕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2,共6页
针对现有监测手段对时变过程易产生误警且对微弱故障监测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递归主元分析方法,对时变过程实现自适应监测。以数据块为单位更新主元模型,采用低秩奇异值分解方法完成相关矩阵的递归分解,实现负荷矩阵和特征值矩... 针对现有监测手段对时变过程易产生误警且对微弱故障监测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递归主元分析方法,对时变过程实现自适应监测。以数据块为单位更新主元模型,采用低秩奇异值分解方法完成相关矩阵的递归分解,实现负荷矩阵和特征值矩阵的递归计算,并制定了数据块大小的选取策略和均值、方差的更新策略。同时,引入指数加权思想实现了控制限的递归更新。通过将该方法与其他监测方法应用于某型雷达发射机工作过程的监测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自适应地跟踪过程时变并实时监测故障,降低了误警率;同时,自适应的控制限对微弱故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效地避免了漏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主元分析 时变过程 自适应监测 低秩奇异值分解 指数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平方可积鞅的Chung重对数律(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明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0-257,共8页
设X=(Xt,t0)为局部平方可积鞅,且Xo=0,<X,X>t为其二阶可料变差.利用连续半鞅的强逼近结果,我们证明了在较弱的条件下,X的Chung重对数律成立。
关键词 平方可积鞅 强逼近 时变过程 CHUNG重对数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衍生品气温预测模型探索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涛涛 韩笑笑 +1 位作者 陶祥兴 季彦颋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3-558,共6页
针对随机误差项不满足正态性假设且低精度模型会导致期权定价错误被放大的问题,首先在OU过程描述气温变化的基础上采用时变的均值回复速度修正气温波动项的变化;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通过与时间序列和随机过程方法构建的多个模型作对比... 针对随机误差项不满足正态性假设且低精度模型会导致期权定价错误被放大的问题,首先在OU过程描述气温变化的基础上采用时变的均值回复速度修正气温波动项的变化;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通过与时间序列和随机过程方法构建的多个模型作对比,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采用风险中性定价法对期权合约定价。结果显示:修正后的模型不仅在杭州市气温数据集上的表现优于其他模型,而且随机误差项通过了正态性检验,同时也证实了精度越高的气温预测模型越能有效改善期权定价错误被放大的问题,从而减小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Ornstein-Uhlenbeck过程 正态性假设 期权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耦合连续时间随机游走模型的控制方程
19
作者 张云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9,共8页
应用耦合连续时间随机游走模型构造出一类特殊的时变Levy过程,研究了这类过程的控制方程并分别讨论了当时间过程为三种不同的逆从属过程时的控制方程以及各阶矩的情况.
关键词 耦合连续时间随机游走模型 时变Levy过程 控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 of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 of water in cement paste by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佘安明 姚武 袁万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1109-1114,共6页
The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s a nondestructive and noninvasive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 in cement paste with different water-to-cement ratio (w/c r... The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s a nondestructive and noninvasive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 distribution and content in cement paste with different water-to-cement ratio (w/c ratio) during early and later hydration stages. From the water distribution spectrum deduced from relaxation time distribution in past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water fills in the capillary pores at initial period, and then diffuses to the mesopores and gel pores in hydration products with the hydration proceeding. The decrease of peak area in water distribution spectrum reflect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hysically bound water to chemically bound water.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laxation time and pore size, the relative content changes of water in various states and constrain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pores were also measur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formation of pore system and the original water-to-cement ratio in the paste. Consequently,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capillary water is dropped to less than 2% in the paste with low w/c ratio of 0.3 when being hydrated for 1 d, while the contents are still 16% and 36% in the pastes with w/c ratios of 0.4 and 0.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water DISTRIBUTION water-to-cement ratio POR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