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变摩擦因数对弧齿锥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时龙 冯治恒 +1 位作者 雷松 萧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建立了弧齿锥齿轮多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深入分析了时变摩擦因数对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齿轮啮合混合润滑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齿面啮合区域每个网格点的瞬时摩擦因数。与摩擦因数经验公式法相比,该模型能更准确地预... 建立了弧齿锥齿轮多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深入分析了时变摩擦因数对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齿轮啮合混合润滑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齿面啮合区域每个网格点的瞬时摩擦因数。与摩擦因数经验公式法相比,该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摩擦因数。对比了时变摩擦因数、常数摩擦因数和不考虑摩擦力三种情况下的动态啮合力和传递误差。研究结果表明,时变摩擦因数对弧齿锥齿轮的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时变摩擦因数 混合弹流润滑 非线性动力学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摩擦因数对齿面接触强度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学飞 李纪强 +3 位作者 陈卓 李志远 王征兵 刘忠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5,共8页
传统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中并未充分考虑齿面间摩擦力的影响,然而研究表明:齿面摩擦力是影响齿面接触应力的重要因素。研究摩擦因数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对齿轮强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在齿面接触... 传统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中并未充分考虑齿面间摩擦力的影响,然而研究表明:齿面摩擦力是影响齿面接触应力的重要因素。研究摩擦因数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对齿轮强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第四强度理论,在齿面接触应力的计算中引入摩擦因数,对比分析了定摩擦因数、时变摩擦因数对法向载荷和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和齿面接触疲劳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定摩擦因数,时变摩擦因数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当缺乏润滑时,齿面接触应力的计算中不能忽略摩擦因数的作用,且主动轮齿面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单齿对接触的最低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摩擦因数 接触应力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因数时变的节点外啮合齿轮系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鲍和云 张亚运 +1 位作者 朱如鹏 陆风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5-821,共7页
以外啮合节点后啮合单级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时变齿面摩擦、载荷在啮合区动态分配以及齿侧间隙的影响。采用能量法计算了时变啮合刚度。基于弹流润滑(Elasto-hydrodynamic ... 以外啮合节点后啮合单级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时变啮合刚度、时变齿面摩擦、载荷在啮合区动态分配以及齿侧间隙的影响。采用能量法计算了时变啮合刚度。基于弹流润滑(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理论计算了时变摩擦因数,与库伦摩擦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齿轮副非线性振动方程,同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得到了系统的时域动态响应和相图,并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理论 时变摩擦因数 时变啮合刚度 非线性模型 间隙 节点外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