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变客流下灵活编组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协同优化
1
作者 许乃萱 宋瑞 +3 位作者 何世伟 丛铭 赵日鑫 何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3-2065,共13页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全日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差异较大,特别是市郊线路,其向心客流潮汐式波动变化尤为明显。为缓解潮汐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对灵活编组模式下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计划协同优化问题展开研... 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全日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差异较大,特别是市郊线路,其向心客流潮汐式波动变化尤为明显。为缓解潮汐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不匹配的问题,对灵活编组模式下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计划协同优化问题展开研究。以两端均设有车辆段的轨道交通市郊线路为研究对象,以最小化乘客候车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为目标,基于列车到发时刻约束、时变客流约束、灵活编组约束与车底周转约束,构建时变客流下灵活编组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计划协同优化模型。考虑时变的客流需求与不成对运输组织特点,设计了上下行方向乘客到达、上下车与列车到站、列车发车的计算机仿真流程,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的仿真方法、贪婪策略和带有启发式求解策略的微进化与NSGA-II相结合的混合求解算法,得到的Pareto解集能为决策者提供不同决策倾向下的多种优化方案。最后,以某轨道交通市郊线路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实际运营方案,所提出的灵活编组动态发车方案能同时降低24.24%的乘客候车时间、减少23.80%的企业运营费用。在有效缓解大客流方向乘客拥挤现象的同时减少小客流方向的运力资源浪费,且需要投入的车底数量更少。双方向运输能力与客流需求的匹配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实现乘客与运营企业双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时刻表 微进化算法 时变客流 灵活编组 车底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LSTM混合模型的城际高速铁路时变客流预测 被引量:9
2
作者 苏焕银 彭舒婷 +1 位作者 曾琼芳 代慧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0-1210,共11页
城际高速铁路1周内每天不同出发时段的旅客需求体现出较为稳定的波动规律特征,依据该特征,设计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VMD-LSTM)混合模型对城际高速铁路的O-D对客流进行预测,获得1周内每天各时段的旅客需求。首先,依据广珠城... 城际高速铁路1周内每天不同出发时段的旅客需求体现出较为稳定的波动规律特征,依据该特征,设计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VMD-LSTM)混合模型对城际高速铁路的O-D对客流进行预测,获得1周内每天各时段的旅客需求。首先,依据广珠城际高速铁路的历史售票数据分析旅客出行需求的时间分布特征(时变特征),获取非平稳的客流时间序列;然后,采用VMD方法将非平稳的客流时间序列分解为若干个平稳的客流时间子序列,提取客流的波动特征,设计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分解后的客流时间子序列进行预测。设置不同的模型参数,选取广珠城际高速铁路的6个典型O-D对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1)VMD-LSTM混合模型的隐藏神经元个数和迭代次数的有效增加可以降低预测误差,但是当两者增加到一定量时,误差反而会有增大的趋势,对预测效果影响较大。2)相比于单一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的预测误差明显降低,说明混合预测模型比单一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3)VMD-LSTM混合模型获得的各时段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分布特征整体一致,说明混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旅客出行需求的时变特征。4)VMD-LSTM混合模型的MAPE预测误差可控制在10%左右,对于时变特征较为规则的O-D对客流,整体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高速铁路 时变客流 VMD方法 LSTM神经网络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旅客满意度的高铁列车停站方案与运行图协同优化研究
3
作者 赵鸿运 杨信丰 王东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97-2909,共13页
为了提高运行图与客流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加强列车停站方案与运行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停站方案与运行图进行协同优化,对提高铁路服务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从旅客出行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考虑不同出行时段的旅客出行需求,从出行达成和出行舒适... 为了提高运行图与客流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加强列车停站方案与运行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停站方案与运行图进行协同优化,对提高铁路服务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从旅客出行满意度的角度出发,考虑不同出行时段的旅客出行需求,从出行达成和出行舒适2方面构造出旅客出行满意度函数。以列车总旅行时间最短、停站次数最少以及旅客出行满意度最大为目标,考虑列车停站、运行与客流3方面的约束,构建了列车停站方案与运行图协同优化模型,并以旅客出行满意为目标完成客流分配,从而实现客流分配、停站方案与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一体化优化。基于模型特点,构建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针对停站方案与运行图2方面的变量设计粒子位置向量,同时嵌套客流分配策略将旅客出行需求分配到具体的列车上。以京沪高铁为背景进行验证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结果与现行运行图相比,列车总停站次数减少了19次,列车总旅行时间共降低501 min(降低2.88%),同时旅客出行平均满意度达到88.2%,列车停站、运行线分布以及客座率与实际客流分布更加匹配。提出的协同优化模型不仅可以降低运行成本,还能够有效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提高旅客出行满意度,可为高速铁路运营部门进行列车停站方案与运行图的一体化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站方案 列车运行图 协同优化 时变客流 旅客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模块化公交服务优化研究
4
作者 张积昱 唐春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9,共8页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自动驾驶模块化公交在公共交通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它可通过车辆间的自由组合/分离操作,实现公交容量的灵活设计,以适应客流时空分布不均的需求。然而既有的全程式服务模式,难以充分...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自动驾驶模块化公交在公共交通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它可通过车辆间的自由组合/分离操作,实现公交容量的灵活设计,以适应客流时空分布不均的需求。然而既有的全程式服务模式,难以充分发挥模块化公交的灵活运营特性以高效满足乘客的差异化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面向自动驾驶模块化公交的新服务模式,该模式充分结合模块化公交车的自由组合/分离特性以及跳站策略的差异化服务优势,实现公交线路供给的高效化、差异化服务设计。首先采用离散时间建模方法和拓展的Newell理论,以乘客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自动驾驶模块化公交跳站服务优化模型,实现发车间隔、发车编组及跳站计划的同时优化;其中,通过对Newell理论进行拓展,使其由计算单个站点的乘客等待时间和在途时间,拓展为从整个系统角度高效计算乘客等待时间和在途时间,极大地降低了建模的复杂度。其次,以丹东市公交110路线路为例,给出优化后的运营方案,并在平峰和高峰时段与传统固定容量公交服务模式和模块化公交全程式服务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模块化公交跳站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系统总成本,节约3.34%~24.65%,其中,乘客等待时间成本和在途时间成本分别节约7.49%~48.52%和2.31%~6.28%;此外,在高峰时段,模块化公交发车频率较平峰时段更加密集,且倾向于采用低容量编组和跳站服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工程 模块化公交 跳站策略 时变客流 容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D时变需求的城轨列车运行计划优化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史峰 涂纤 赵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面向城轨客流时变需求,在给定乘客服务水平的限制下,耦合出行需求与列车始发时间,优化城轨线路列车运行计划,使得列车对数和列车车底数最小化。以具有单一尽头车场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问题为研究背景,将该问题分解为列车时刻表优化子问... 面向城轨客流时变需求,在给定乘客服务水平的限制下,耦合出行需求与列车始发时间,优化城轨线路列车运行计划,使得列车对数和列车车底数最小化。以具有单一尽头车场的列车运行计划优化问题为研究背景,将该问题分解为列车时刻表优化子问题和列车周转方案优化子问题。针对列车时刻表优化子问题,提出基于时刻表的客流分配方法,构建相应的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并设计列车时刻表双向关联序列化优化算法;针对列车周转方案优化子问题,建立相应的列车周转方案优化指派模型,同时设计求解该模型的匈牙利算法。算例分析表明:本优化产生的列车运行计划,在满足乘客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列车运行成本,依次使得列车对数、列车车底数最少,证明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行计划 客流时变需求 客流分配 乘客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换乘协调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凡 王清永 +3 位作者 刘颖 宣树达 王智慧 代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178,共11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扩大,车站数量增加,线间关联愈加密切。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客流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及列车运行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提出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城市轨道交...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扩大,车站数量增加,线间关联愈加密切。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客流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及列车运行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提出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换乘优化方法。基于乘客出行选择行为对路径广义出行费用进行计算,建立基于时空出行网络的客流分配模型;依据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节点重要度的因素,提出网络内各区间及线路重要度的计算方法,基于线网内各节点、区间及线路的差异,构建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协调优化模型;以成都地铁局部网络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调优化模型将网络内站点、区间及线路3个层面的匹配度总共提升了34.58%,有效地提高了线网运输计划的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节点重要度排序 时变客流需求匹配 换乘衔接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