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的朝阳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
1
作者 包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8期12-14,共3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河流洪水非线性特征十分明显,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精度,采用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对朝阳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朝阳地区中小河流模拟合格率总体可达到... 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河流洪水非线性特征十分明显,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精度,采用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对朝阳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朝阳地区中小河流模拟合格率总体可达到50%,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研究成果对于东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小河流洪水模拟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小河流 洪水模拟 非线性 时变增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增益模型在辽宁干旱半干旱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强 夏军 +2 位作者 佘敦先 王福东 孙玉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41,共7页
自然流域属于典型复杂开放的系统,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干旱半干旱流域尤其显著。因此,针对干旱半干旱流域降雨径流非线性问题,运用水文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TVGM)、GR4J模型、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及线性扰动模型对辽... 自然流域属于典型复杂开放的系统,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具有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干旱半干旱流域尤其显著。因此,针对干旱半干旱流域降雨径流非线性问题,运用水文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TVGM)、GR4J模型、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及线性扰动模型对辽宁省干旱半干旱流域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从2个精度衡量指标对4个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较为深入的对比分析,探究这4个模型在干旱半干旱流域降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干旱半干旱流域的水文模拟中,TVGM模型适用性最好、GR4J模型次之,两种线性模型适用性较差。TVGM模型引入时变增益因子,综合考虑了土壤湿度、降雨强度等产流的关键要素,其模拟和验证效果都比较理想,体现了该模型的特色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增益模型 GR4J模型 总径流线性响应模型 线性扰动模型 降雨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福东 蔡涛 +1 位作者 孙玉华 张利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分析改进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引入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以辽宁西部两个典型旱区中小河流为例,定量分析改进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度,并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 为分析改进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引入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以辽宁西部两个典型旱区中小河流为例,定量分析改进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度,并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洪水预报的精度。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可重点考虑雨强和前期土壤湿度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降雨产流的非线性关系,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精度上较改进前有较明显的改善,预报精度总体达到乙级标准。研究成果对于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洪水模拟 预报精度 北方旱区 中小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辽宁北部中小河流洪水模拟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祖辉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4期26-29,103,共5页
以辽宁北部某中小河流为研究实例,结合区域10场洪水资料,分析了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区域洪水模拟中的精度,并对比改进前后模型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由于考虑暴雨强度对洪水模拟的影响,相比于传统时变... 以辽宁北部某中小河流为研究实例,结合区域10场洪水资料,分析了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区域洪水模拟中的精度,并对比改进前后模型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由于考虑暴雨强度对洪水模拟的影响,相比于传统时变增益模型,洪峰误差合格率提高10%~30%,洪量误差合格率提高30%~50%,洪水模拟精度得到明显改善。研究成果对于辽宁北部中小河流洪水模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时变增益模型 洪水模拟 中小河流 精度对比 辽宁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辽宁地区山洪预警动态指标确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方旭 《水利技术监督》 2021年第2期81-85,共5页
文章结合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分析辽宁东部不同条件下的山洪预警临界雨量,从而对不同时段(1h、3h)山洪预警指标进行确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综合考虑前期影响雨量、雨强、降雨分布特点以及降雨累积量对山洪影响,通过建立不同暴雨时段的... 文章结合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分析辽宁东部不同条件下的山洪预警临界雨量,从而对不同时段(1h、3h)山洪预警指标进行确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综合考虑前期影响雨量、雨强、降雨分布特点以及降雨累积量对山洪影响,通过建立不同暴雨时段的临界雨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山洪临界雨量的动态计算,解决传统山洪预警指标确定不能考虑因素单一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山洪预警指标 动态临界雨量 辽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本溪中小河流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舒凌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文章以华尖子、二户来站水文站为实例,探讨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本溪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解决传统模型未能考虑雨强对洪峰影响,相比于改进前,改进后的模型洪水模拟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文章以华尖子、二户来站水文站为实例,探讨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本溪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解决传统模型未能考虑雨强对洪峰影响,相比于改进前,改进后的模型洪水模拟精度得到明显提升,研究成果对于本溪地区中小河流超标准洪水预报方案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超标准洪水 模型适用性分析 中小河流 本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辽宁西部旱区洪水预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涛 于岚岚 《人民珠江》 2018年第3期34-37,48,共5页
以辽宁西部旱区绕阳河流域为研究实例,结合区域内东白城子水文站1959—2016年实测水文数据,分析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辽宁西部旱区洪水预测的适用性,并对比该模型和辽宁非饱和模型在辽西旱区洪水预测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时变增... 以辽宁西部旱区绕阳河流域为研究实例,结合区域内东白城子水文站1959—2016年实测水文数据,分析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辽宁西部旱区洪水预测的适用性,并对比该模型和辽宁非饱和模型在辽西旱区洪水预测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可综合考虑降雨径流的非线性系统关系,洪水预测精度较辽宁非饱和模型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其中确定性系数提高0.20,洪峰和洪量误差合格率均提高37.5%,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更适用于辽西旱区的洪水预测。研究成果对于北方旱区防洪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辽宁非饱和模型 洪水模拟 预报精度对比 绕阳河流域 辽宁西部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辽西地区水文模拟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刘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辽西地区由于近些年来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流域下垫面条件尤其是土壤蓄水能力得到改善,传统单一线性产流模型已不太适应于辽西地区的水文模拟。为此引入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结合辽西地区叶柏寿和东白城子两个水文站实测场次洪水数据,对其... 辽西地区由于近些年来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流域下垫面条件尤其是土壤蓄水能力得到改善,传统单一线性产流模型已不太适应于辽西地区的水文模拟。为此引入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结合辽西地区叶柏寿和东白城子两个水文站实测场次洪水数据,对其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单一线性模型,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下两个水文站实测场次洪水预测合格率分别提高20%和30%。研究成果对于辽西地区洪水预报方案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水文模拟 适用性分析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的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钟奇 付晓雷 +3 位作者 蒋晓蕾 章雨晨 胡乐怡 章丽萍 《人民珠江》 2024年第3期18-29,108,共13页
水文模型是径流模拟的重要手段,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选择和降水数据的质量对流域径流模拟都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CN05.1降水数据与站点线性插值降水数据,分析CN05.1降水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基于... 水文模型是径流模拟的重要手段,降水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的选择和降水数据的质量对流域径流模拟都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CN05.1降水数据与站点线性插值降水数据,分析CN05.1降水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基于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和CN05.1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的适用性。研究表明:(1)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多年月平均降水年内变化过程类似,空间分布相关性很高,R均值为0.90,CN05.1日降水与站点插值日降水相关性较高,RMSE均小于等于7.52 mm,R均大于等于0.81;(2)基于CN05.1降水和站点插值降水数据模拟了赣江流域新田等6个水文站1961—2009年的流量,模拟流量在多数大流量处大于实测流量,表明模型对于大流量的模拟存在高估现象;(3)无论是日径流还是月径流,基于CN05.1降水数据的径流模拟精度均较高,且月径流模拟要优于日径流。因此,基于DTVGM模型和CN05.1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05.1降水数据 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适用性评估 径流模拟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增益水文模型的实时预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慧媛 夏军 +1 位作者 邹磊 洪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2,共7页
近年来,洪水灾害事件频发,洪水预报是有效预防和抵御山洪灾害的重要非工程手段,为流域防洪预警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实时校正可以有效地改善洪水预报精度。以湖北省3个典型中小流域(高家堰、西河驿、渔洋关)为研究区,基于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近年来,洪水灾害事件频发,洪水预报是有效预防和抵御山洪灾害的重要非工程手段,为流域防洪预警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实时校正可以有效地改善洪水预报精度。以湖北省3个典型中小流域(高家堰、西河驿、渔洋关)为研究区,基于时变增益水文模型,采用具有可变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作为校正方法进行洪水预报实时校正研究。结果表明,未校正前,3个流域洪水预报所得纳什效率系数总体均值为0.78。实时校正后,3个流域各自的纳什效率系数均值均达0.90以上,峰现时间和洪峰流量预报合格率均达乙级及以上,预报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实时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江流域分布式日径流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渺林 李身渝 朱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3,共2页
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 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流量过程线与实测流量过程线吻合较好。模型可以提供各个空间网格上水文变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时变增益模型 径流 涪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上游白河流域洪水类型辨识与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凌峰 邹磊 +1 位作者 夏军 于家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1-650,共10页
构建多维度洪水行为特征指标刻画洪水过程,结合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和水文模型等方法,辨识并模拟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可分为矮胖型中等洪水、剧烈变化型大洪水、尖瘦型中等洪水和单峰突... 构建多维度洪水行为特征指标刻画洪水过程,结合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和水文模型等方法,辨识并模拟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白河流域主要洪水类型可分为矮胖型中等洪水、剧烈变化型大洪水、尖瘦型中等洪水和单峰突发性小洪水4类;洪水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干流以矮胖型中等洪水类型为主,支流以单峰突发性小洪水类型为主;时变增益水文模型能够准确捕捉不同类型洪水的行为特征,特别对尖瘦型中等洪水和单峰突发性小洪水的量级、涨落变化等特征模拟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区域化科学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洪水行为特征 洪水类型 时变增益水文模型 白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市中心城区下垫面变化及其径流响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蓝心 夏军 +1 位作者 佘敦先 胡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5-635,共11页
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区下垫面变化是影响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为例,解译并分析1987—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特征,利用城市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 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区下垫面变化是影响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为例,解译并分析1987—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特征,利用城市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径流特征。结果表明:1987—2018年九江市中心城区(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不透水面比例从0.49%上升为10.58%;典型年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从0.31增长到0.38;场次洪峰流量增加了10%。不透水面比例是研究区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下垫面类型及降雨条件的变化加剧了产汇流过程的时变性和复杂性,而绿地和水体的调蓄作用将抵消一部分由不透水面扩张引起的径流增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城市化 时变增益模型 下垫面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变化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樯 张翔 +1 位作者 柯航 佘敦先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6-38,47,共4页
为研究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变化趋势,采用全球气候模式未来降雨数据,导入时变增益模型模拟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结合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应用1957~2016年湖北省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对时变增益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选用BCC-CSM1-1... 为研究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变化趋势,采用全球气候模式未来降雨数据,导入时变增益模型模拟湖北省未来水资源量。结合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应用1957~2016年湖北省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对时变增益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并选用BCC-CSM1-1、BNU-ESM、FGOALS-g2三种全球气候模式,选取RCP2.6与RCP8.5两种典型浓度路径下的降雨数据,作为时变增益模型的输入。结果表明,三种气候模式下2050~2089年湖北省水资源量相对于2020~204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BCC-CSM1-1、BNU-ESM气候模式下RCP8.5浓度路径下的湖北省水资源量总体上低于RCP2.6浓度路径,FGOALS-g2气候模式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模式 时变增益模型 典型浓度路径 水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石桥地区山洪预警动态指标确定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限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第11期41-44,共4页
文章采用时变增益模型分析了大石桥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综合考虑降雨强度及其分布的情况下对山洪灾害的影响,根据不同时期降建立与之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了传统山洪预警指标的不能考虑单一因素... 文章采用时变增益模型分析了大石桥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综合考虑降雨强度及其分布的情况下对山洪灾害的影响,根据不同时期降建立与之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了传统山洪预警指标的不能考虑单一因素的局限性,为山洪预警指标的确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动态临界雨量 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山洪预警指标 大石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