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流量过程线与实测流量过程线吻合较好。模型可以提供各个空间网格上水文变量的分布。展开更多
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区下垫面变化是影响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为例,解译并分析1987—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特征,利用城市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区下垫面变化是影响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为例,解译并分析1987—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特征,利用城市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径流特征。结果表明:1987—2018年九江市中心城区(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不透水面比例从0.49%上升为10.58%;典型年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从0.31增长到0.38;场次洪峰流量增加了10%。不透水面比例是研究区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下垫面类型及降雨条件的变化加剧了产汇流过程的时变性和复杂性,而绿地和水体的调蓄作用将抵消一部分由不透水面扩张引起的径流增大效应。展开更多
文摘以长江上游支流涪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时变增益日径流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简记为DTVGM)。对涪江流域的概况,模型的构成,河网的提取、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介绍。利用1981年和1998年的实测资料检验模型,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模拟流量过程线与实测流量过程线吻合较好。模型可以提供各个空间网格上水文变量的分布。
文摘在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地区下垫面变化是影响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以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为例,解译并分析1987—2018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特征,利用城市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径流特征。结果表明:1987—2018年九江市中心城区(浔阳区、濂溪区、柴桑区)不透水面比例从0.49%上升为10.58%;典型年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从0.31增长到0.38;场次洪峰流量增加了10%。不透水面比例是研究区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下垫面类型及降雨条件的变化加剧了产汇流过程的时变性和复杂性,而绿地和水体的调蓄作用将抵消一部分由不透水面扩张引起的径流增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