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时分复用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1
作者 贺传峰 乔海庚 +1 位作者 于晋龙 戴居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5,共3页
OTDM(光时分复用 )利用光脉冲的合成技术 ,可以突破电子瓶颈的限制使通信系统的单信道速率达到数百Gbit/s,是当前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未来多媒体用户接入网中OTDM技术与DWDM技术相结合 (OTDM/DWDM) ,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获得... OTDM(光时分复用 )利用光脉冲的合成技术 ,可以突破电子瓶颈的限制使通信系统的单信道速率达到数百Gbit/s,是当前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未来多媒体用户接入网中OTDM技术与DWDM技术相结合 (OTDM/DWDM) ,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获得更高的通信速率及更多的用户数 ,是一项具有美好应用前景的技术。OTDM技术有优势也有挑战 ,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复用技术 OTDM 现状 光通信 DWDM 光码多址网络 城域网 接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低功耗数据总线FV-BI自适应编码
2
作者 王新胜 韩良 喻明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0-2325,共6页
对频率值(frequent value,FV)编码技术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总线反转(bus invert,BI)编码技术的优点提出了FV-BI自适应总线编码,利用时分复用技术解决了多套数据总线混合编码问题和需要两根额外数据线问题。基于基准测试程序、图片及... 对频率值(frequent value,FV)编码技术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总线反转(bus invert,BI)编码技术的优点提出了FV-BI自适应总线编码,利用时分复用技术解决了多套数据总线混合编码问题和需要两根额外数据线问题。基于基准测试程序、图片及音视频和随机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FV-BI自适应总线编码技术能降低22%-53%的开关活动,相比单独FV编码和BI编码技术开关活动降低2-4倍。利用Matlab软件和PrimePower软件,在0.18μm工艺下针对不同互连线长度进行行为级和sign-off级功耗估计,结果表明在接近10mm互连线长度下,FV-BI自适应编码技术能有效降低芯片功耗。最后完成了FV、BI和FV-BI自适应编码技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实现,利用Xpower软件分析其功耗,并进行FPGA板级测试,结果也证明了FV-BI编码技术降低功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值总线反转编码 低功耗 总线编码 时分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吸收光谱气体温度在线测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娄南征 李宁 翁春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9-1333,共5页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非接触式气体在线测量技术。通过直接扫描多条H2O特征谱线并结合最小二乘算法实现对开放环境气体温度的在线测量。利用HITRAN光谱数据库详细讨论了边界效应对气体温度浓度...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非接触式气体在线测量技术。通过直接扫描多条H2O特征谱线并结合最小二乘算法实现对开放环境气体温度的在线测量。利用HITRAN光谱数据库详细讨论了边界效应对气体温度浓度测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扫描多特征谱线并结合最小二乘算法可有效减小边界效应对开放环境气体温度测量的影响。实验中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同时扫描了7 444.36,7 185.60,7 182.95和7 447.48cm-1四条H2O特征谱线,对管式炉573~973K范围内不同工况下的气体温度进行了测量。吸收光谱测量结果与热电偶信号的最大温差小于52.4K,温度测量最大相对误差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温度灵敏度 温度分布测量 最小二乘法 时分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overSDH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在SDH设备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辉 李广成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应用于 SDH设备可实现带宽的按需分配 .文章提出将称为 MPover SDH的统计时分复用技术应用于常规 SDH设备 ,使之更适于传送城域网业务 .
关键词 城域网 同步数字系列 MPoverSDH 统计时分复用技术 SDH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高速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巩鑫 华灯鑫 +2 位作者 李仕春 辛文辉 胡辽林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以时分复用的低反射光纤Bragg光栅传感系统的高速解调系统为应用对象,研究了以电压比较器型峰值保持电路为核心的多点应变传感的高速采集系统。设计了脉宽低于5ns信号的电压比较器型峰值保持电路,以阻抗匹配原理优化电路参数及输出阻抗... 以时分复用的低反射光纤Bragg光栅传感系统的高速解调系统为应用对象,研究了以电压比较器型峰值保持电路为核心的多点应变传感的高速采集系统。设计了脉宽低于5ns信号的电压比较器型峰值保持电路,以阻抗匹配原理优化电路参数及输出阻抗,并结合宽带匹配放大电路,实现传感信号的高速采集系统。为验证高速采集系统有效性,开展了悬臂梁的光纤Bragg光栅应变传感实验,测试了传感系统应变与负载的非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峰值保持电路响应信号上升迅速且平滑,稳定时间约为15ns,线性相关度为0.999 2,线性度优于2%,悬臂梁的光纤Bragg光栅应变传感系统的误差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 时分复用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 高速峰值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复用技术谈 被引量:3
6
作者 邹自立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简要概述了光复用技术是非常有潜力且拥有广阔前景的先进技术 ;介绍了几种目前讨论得比较多的光复用技术 ,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技术各自的一些应用情况。
关键词 光波分复用技术 时分复用技术 光码分复用技术 光频分复用技术 光空分复用技术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谱线吸收光谱技术的脉冲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测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晓静 李宁 翁春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24-630,共7页
根据时-空守恒元算法得到的脉冲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分布结果,针对燃气流场分布进行了重建模型假设,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谱线吸收光谱技术的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燃气参数测试方法,并对重建模型偏差及计算方法误差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80mm口... 根据时-空守恒元算法得到的脉冲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分布结果,针对燃气流场分布进行了重建模型假设,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谱线吸收光谱技术的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燃气参数测试方法,并对重建模型偏差及计算方法误差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80mm口径无阀式气液两相连续脉冲爆轰发动机设计搭建了爆轰燃气管外流场测试系统,通过10kHz高频扫描四条H2O吸收谱线采用直接吸收法结合时分复用技术同时对爆轰燃气流场进行扫描测试,实现了脉冲爆轰发动机管外流场的在线监测,并通过多点同时测试首次对管外流场燃气温度分布进行了重建,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为拓展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爆轰领域全方面诊断提供了实验支撑,对推进爆轰机理研究、爆轰噪声影响因素及噪声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测试 光谱吸收率 时分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束高重复频率全光纤激光脉冲时间波形实时精密测量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党朋 王建军 +5 位作者 黄志华 田小程 林宏奂 张锐 朱娜 邓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多束高重复频率全光纤激光脉冲时间波形实时精密测量技术,针对分类成组的多束高重复频率全光纤激光系统不同测量功能需求,分别设计了1×8时分复用器、不同延时量的1×2时分复用器,实现了48路、144个1kH...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多束高重复频率全光纤激光脉冲时间波形实时精密测量技术,针对分类成组的多束高重复频率全光纤激光系统不同测量功能需求,分别设计了1×8时分复用器、不同延时量的1×2时分复用器,实现了48路、144个1kHz光纤激光整形脉冲时间波形宽度、上升沿、面积等关键参数的精密测量,同时实现了多束高重复频率全光纤脉冲激光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驱动器 光脉冲产生系统 时分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有效的小波变换VLSI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熊承义 田金文 +2 位作者 柳健 郑胜 侯建华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30,35,共3页
基于提升的小波变换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面积有效的5-3和9-7小波变换的VLSI实现结构。采用时分复用和嵌入式并行流水线技术优化设计结构,有效地减少了所用乘法器、加法器运算单元和寄存器单元数量,以及对存储器的访问次数,从而有效... 基于提升的小波变换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功率面积有效的5-3和9-7小波变换的VLSI实现结构。采用时分复用和嵌入式并行流水线技术优化设计结构,有效地减少了所用乘法器、加法器运算单元和寄存器单元数量,以及对存储器的访问次数,从而有效地减少系统占用面积和功耗。系统实现了每一个时钟产生一个输出,输入信号的细节分量和近似分量交替输出。该结构具有简单、规则,以及扩展性好的特点,非常适合于VLSI设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小波变换 时分复用技术 嵌入式流水线技术 V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网络中同步标准的进展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滟雷 张林 张贺 《中兴通讯技术》 2011年第6期43-45,50,共4页
如何解决同步信号地面链路传递问题,是目前分组传送网络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同步体系中的标准仅适用基于电路交叉技术的网络,并不适用于指导分组传送网络中面临的问题。目前虽已有运营商应用1588v2,满足移动回传网络中的时间同... 如何解决同步信号地面链路传递问题,是目前分组传送网络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同步体系中的标准仅适用基于电路交叉技术的网络,并不适用于指导分组传送网络中面临的问题。目前虽已有运营商应用1588v2,满足移动回传网络中的时间同步需求,但随着网络复杂性的逐步增强,以及对设备时间(时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亟待相关标准的出台及完善。文章对分组网络中的同步标准进行了讨论,并就当前包交换技术实现频率和时间同步的热点应用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包网络 时分复用技术 同步以太网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光纤传输系统
11
作者 王恒运 郝宝童 何巨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31,35,共5页
 在信息传输的各个领域中,光纤作为传输信号媒介的应用得以迅速发展。光纤的音频多路数字化传输也是光纤领域目前开发的热点课题之一,它充分利用光纤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使音频信号的传输更有效、更可靠。本文利用串行信号的时分复...  在信息传输的各个领域中,光纤作为传输信号媒介的应用得以迅速发展。光纤的音频多路数字化传输也是光纤领域目前开发的热点课题之一,它充分利用光纤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使音频信号的传输更有效、更可靠。本文利用串行信号的时分复用技术,完成了多路音频数字化信号的光纤传输。提出信号传输中,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复用及解复用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音频信号 数字化光纤传输系统 串行信号 光纤通信 音频编码 时分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全光网络的发展
12
作者 吕雅利 林金桐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0-272,共3页
运用排队论的知识 ,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了在排队时光时分复用技术 (OTDM)较波分复用技术(WDM)在逗留时间上更具有优势 ,指出未来全光网的建设应该走 OTDM和 WDM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时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技术 全光网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质量的多通道I^2S与TDM128音频信号转换接口电路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骏雄 江先阳 常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95-198,218,共5页
音频数据在传输中会采用多种不同的格式,为了应用方便,这些不同格式需要统一桥接到一些应用广泛的标准接口上。一般来说,由于物理接口的限制,这种转换无法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只能通过价格昂贵且具有很多冗余功能的芯片实现。为了更加经... 音频数据在传输中会采用多种不同的格式,为了应用方便,这些不同格式需要统一桥接到一些应用广泛的标准接口上。一般来说,由于物理接口的限制,这种转换无法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只能通过价格昂贵且具有很多冗余功能的芯片实现。为了更加经济而有效的实现这一工程问题,针对应用广泛的I2S接口,设计了一种多通道的I2S与TDM128音频信号的转换接口,该接口转换芯片占用资源少同时支持多个通道数据的传输,能满足实际的产品需要,在一块低成本的FPGA上进行了实物测试,并转化为了商用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信号 I^2S格式 时分复用技术 多通道 转换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CW车载雷达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林 黄述康 +2 位作者 钱璐 汪学刚 田晋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1-805,共5页
LFMCW车载雷达采用MIMO虚拟孔径方法提高角度估计性能,通常将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和解速度模糊分成两帧信号处理,这样会降低雷达数据率。该文提出一种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采用TDM方式发射不同时宽、带宽相同的锯齿波信号。在一... LFMCW车载雷达采用MIMO虚拟孔径方法提高角度估计性能,通常将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和解速度模糊分成两帧信号处理,这样会降低雷达数据率。该文提出一种解速度模糊测角新方法,采用TDM方式发射不同时宽、带宽相同的锯齿波信号。在一帧信号内先解速度模糊,再进行相位补偿,最后进行MIMO雷达虚拟孔径角度估计。通过仿真和理论分析,该方法能进行高精度角度估计,减少了信号处理时间,提高了雷达数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估计 多输入多输出 时分复用技术 解速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式微光学陀螺不同调制方式下背向反射噪声分析
15
作者 林伊 汪逸群 马慧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9-187,共9页
建立了基于反射式光波导环形谐振腔的谐振式微光学陀螺背向反射噪声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背向反射噪声强度项和干涉项在系统互易和非互易时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调制方式下,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系统中背向反射噪声的抑制情况,研究表明,分频调... 建立了基于反射式光波导环形谐振腔的谐振式微光学陀螺背向反射噪声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背向反射噪声强度项和干涉项在系统互易和非互易时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调制方式下,谐振式微光学陀螺系统中背向反射噪声的抑制情况,研究表明,分频调制下载波抑制的方式可将背向反射噪声抑制到极限灵敏度以下,同频调制下背向反射噪声受限于光开关/脉冲调制器的信道串扰。分别搭建了分频调制和同频调制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分频调制下陀螺输出稳定,同频调制下由于未对背向反射噪声强度项进行抑制,引入了10°/s量级的噪声,验证了理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谐振式微光学陀螺 背向反射噪声 调制解调技术 时分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MIMO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国英 覃锡忠 +2 位作者 贾振红 牛红梅 王哲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2,99,共8页
针对无线通信能耗较高的问题,基于多用户认知多输入多输出(MIMO)网络系统并利用时分复用-码分多址(TDM-CDMA)技术,提出一种"最佳时间&多用户共享"方法,以此来对次用户组并行分配时间资源。通过TDM-CDMA技术建立具有并行... 针对无线通信能耗较高的问题,基于多用户认知多输入多输出(MIMO)网络系统并利用时分复用-码分多址(TDM-CDMA)技术,提出一种"最佳时间&多用户共享"方法,以此来对次用户组并行分配时间资源。通过TDM-CDMA技术建立具有并行时间分配的多用户认知MIMO通信系统数学模型,该模型是非凸问题,利用注水算法和SDP松弛将该非凸问题转化为关于时间的凸优化问题后,运用贪婪算法求解此凸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时间资源进行最小初始化分配和最佳时间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利用传统TDMA技术串行分配时间资源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降低认知MIMO网络系统中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多输入多输出网络 资源分配 能耗 贪婪算法 时分复用-码分多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