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视频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威兵 张刚林 冯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72-1575,共4页
为了传输目标定位和视频等宽带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GPS/TD-SCDMA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分析了新一代无线车辆监控系统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统总体组成框架、工作流程图、数据传输协议,并对车载移动监控终端的硬件进行了选型设... 为了传输目标定位和视频等宽带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GPS/TD-SCDMA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方法。分析了新一代无线车辆监控系统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统总体组成框架、工作流程图、数据传输协议,并对车载移动监控终端的硬件进行了选型设计,给出了系统各组成部件的软件实现方式,为了避开国际专利陷阱,视频编解码方案选用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AVS标准。对搭建的原型试验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供高分辨率动态视频监控,并能进行精确车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监控 全球定位系统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先进音视频编解码 视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LTE系统切换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俊 彭木根 王文博 《中兴通讯技术》 2011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章介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TD-LTE)中的无线资源管理(RRM)的关键技术,及TD-LTE系统的切换流程和协议设计。针对TD-LTE系统现存的一些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滞后差值(HOM)和触发时间(TTT)的切换算法,研究了在切换中HOM和TT... 文章介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TD-LTE)中的无线资源管理(RRM)的关键技术,及TD-LTE系统的切换流程和协议设计。针对TD-LTE系统现存的一些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滞后差值(HOM)和触发时间(TTT)的切换算法,研究了在切换中HOM和TTT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动态仿真结果表明随着HOM和TTT的增长,在系统吞吐量没有明显下降的基础上,总切换次数有了大幅度的减少,降低了系统信令的交互频率,节省了系统资源并提高了切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资源管理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长期演进 频分双工长期演进 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系统中基于上行参数的下行波束赋形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康绍莉 裘正定 李世鹤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71,共5页
在TD-SCDMA系统中,我们在基站发送端进行波束赋形来提高下行链路的性能。以最优准则-最大信干噪比特征分解算法为例,我们分析基于上行参数进行下行赋形的基本原理,模拟了不同环境下赋形算法的性能,并与全向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TD-SCDMA系统 上行参数 下行波束 赋形算法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 最大信干噪比 信道响应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增强和演进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木根 李勇 王文博 《中兴通讯技术》 2007年第2期32-38,共7页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即将全面商用化。TD-SCDMA未来的增强和演进是目前热点问题之一,各种方案不断提出,但还没有一个结合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根据采用的关...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即将全面商用化。TD-SCDMA未来的增强和演进是目前热点问题之一,各种方案不断提出,但还没有一个结合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根据采用的关键核心技术不同,文章提出了TD-SCDMA增强和演进的4阶段论:第一阶段为当前的TD-SCDMA阶段;第二阶段是TD-SCDMA短期演进,即HSxPA阶段(包括HSDPA、HSUPA和HSPA演进);第三阶段是长期演进阶段;最后一阶段是基于TD-SCDMA的时分双工(TDD)超3G(B3G)或者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阶段。详细描述了演进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新技术在演进过程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高速数据分组接入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长期演进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偏置射频功率放大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松柏 游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分析了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响应特性与栅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的关系,以及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的矢量幅度误差(EVM)和邻信道功率抑制比(ACPR)。并基于MW4IC2230设计了工作于2GHz频段,输出33dBm的TD-SCDMA三载波射频功率放大器,以验证该关... 分析了功率放大器输入输出响应特性与栅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的关系,以及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的矢量幅度误差(EVM)和邻信道功率抑制比(ACPR)。并基于MW4IC2230设计了工作于2GHz频段,输出33dBm的TD-SCDMA三载波射频功率放大器,以验证该关系。当动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为1ms时,功率放大器输出EVM为2.5%,ACPR为?43dB。根据TD-SCDMA物理信道特点,提出对偏置电路的控制可以比传输信号起始时刻提前,当该提前量为1.5μs、动态偏置电路时间常数为1ms时,功率放大器输出EVM为1.8%,ACPR为?45dB,满足TD-SCDMA系统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信道功率抑制比 动态偏置 矢量幅度误差 射频功率放大器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TCN的TD-SCDMA终端RRM一致性测试结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学宏 姜军 张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62,共6页
RRM一致性测试是3G终端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终端的研发和认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TD-SCDMA终端RRM一致性测试项,提出了一种基于TTCN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实现框架,并介绍了其内部结构和各个部分功能。这个结构已经用于实际的TD-... RRM一致性测试是3G终端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终端的研发和认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TD-SCDMA终端RRM一致性测试项,提出了一种基于TTCN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实现框架,并介绍了其内部结构和各个部分功能。这个结构已经用于实际的TD-SCDMA终端RRM一致性测试设备的研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 树表结合表示法 RRM一致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系统中基于线性预测的内环功率控制
7
作者 李鹏 李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51-53,共3页
针对TD-SCDMA系统的特点,基于其系统中内环功率控制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预测参数的内环功率控制算法,结合开环、外环功率控制,对不同信道条件、不同控制输入参数的内环功率控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适当补偿路径损耗和... 针对TD-SCDMA系统的特点,基于其系统中内环功率控制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预测参数的内环功率控制算法,结合开环、外环功率控制,对不同信道条件、不同控制输入参数的内环功率控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适当补偿路径损耗和慢衰落,对系统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 功率控制 信干比 开环 内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系统中接纳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肖登坤 张其善 李世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36-1538,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两种接纳控制算法 ,并通过仿真比较了它们在接纳成功率 ,掉话率和服务质量等的性能 .综合各种因素从中选择了一种用在当前开发的系统中 .
关键词 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 接纳控制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a在TD-SCDMA网络测试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代贝 雒江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5-266,270,共3页
传统网络测试仪采用xml或ini配置文件实现消息过滤功能,针对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网络测试仪需要支持复杂组合逻辑条件的消息过滤功能,采用Lua脚本语言,通过在宿主程序中调用Lua函数和向Lua脚本注册C函数来实现该功能。测试... 传统网络测试仪采用xml或ini配置文件实现消息过滤功能,针对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网络测试仪需要支持复杂组合逻辑条件的消息过滤功能,采用Lua脚本语言,通过在宿主程序中调用Lua函数和向Lua脚本注册C函数来实现该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方案较好地满足了仪表的功能需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a脚本语言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 HSUPA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金玲 《中兴通讯技术》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上行增强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上行性能,显著提高上行分组数据的峰值传输速率,以及提高上行分组数据的总体吞吐量,同时减少传输延迟。为了改善上行性能,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主要考虑的技术包括自适应调...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上行增强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上行性能,显著提高上行分组数据的峰值传输速率,以及提高上行分组数据的总体吞吐量,同时减少传输延迟。为了改善上行性能,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主要考虑的技术包括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混合自动重传(HARQ)、节点B(NodeB)快速调度,以及用户终端(UE)如何共享上行信道资源,同时包括增加增强的媒体访问控制(MAC-e/es)实体,对协议进行增强和优化。对上述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后,结果表明可以显著改善系统性能(包括峰值速率、吞吐量和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 自适应调制编码 混合自动重传 快速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