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杂学旁搜”到“观于远近”
1
作者 吴调公 《文史哲》 1985年第3期55-58,共4页
想起《红楼梦》里说过贾宝玉是“杂学旁搜”,我不由联想起我青少年时代,也很有点这种味道。“杂学”而又是“旁搜”,不免有一点读书零乱或者是缺少有目的地汲取和剔除知识的意味;然而从一个初初治学的人说来,不懂得治学方法,光从兴趣出... 想起《红楼梦》里说过贾宝玉是“杂学旁搜”,我不由联想起我青少年时代,也很有点这种味道。“杂学”而又是“旁搜”,不免有一点读书零乱或者是缺少有目的地汲取和剔除知识的意味;然而从一个初初治学的人说来,不懂得治学方法,光从兴趣出发,乱翻乱看,齐头并进,主次不分,缓急不辨,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从“乱”到“不乱”,从无计划到有计划,有个千山万水的过程。回头一看时,对走过的弯路,就有清醒的认识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还比不走弯路或不大走弯路的人,更能从教训中获得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学 治学方法 李商隐 贾宝玉 红楼梦 文学史 时代折光 文学理论批评史 思想史 晚唐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散文之美学观照
2
作者 万陆 《学术界》 1987年第3期77-83,共7页
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明清散文不仅是它不可或缺的区段,而且由于明清两代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又一次质的巨大转折的时期,不论是从散文的时代折光去窥探其反映的时代,或是从历史的搏动去捕捉散文反馈的社会裂变的信息,其意义都远非平... 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明清散文不仅是它不可或缺的区段,而且由于明清两代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又一次质的巨大转折的时期,不论是从散文的时代折光去窥探其反映的时代,或是从历史的搏动去捕捉散文反馈的社会裂变的信息,其意义都远非平常时期可比。本文试图既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稀释出促使明清散文产生裂变的因子,又把散文当作一种艺术体式将它放在整个艺术流变的长河中去探寻其发展的轨迹,透过关学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散文 资本主义萌芽 美学观 古代散文 袁宏道 明清两代 时代折光 艺术流变 社会历史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朴·纯真:郭枫诗歌断想
3
作者 寇立光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4期107-108,共2页
室内窗明几净,水仙吐着幽香,案头摆放着郭枫先生从台北寄来的两本诗集《第一次信仰》和《海之歌》,从那精美的装帧和充盈着浓郁风情的封面油画和散发油墨香的字里行间,可以悟出作为炎黄子孙的郭枫先生对祖国、人民、土地和民族文化无限... 室内窗明几净,水仙吐着幽香,案头摆放着郭枫先生从台北寄来的两本诗集《第一次信仰》和《海之歌》,从那精美的装帧和充盈着浓郁风情的封面油画和散发油墨香的字里行间,可以悟出作为炎黄子孙的郭枫先生对祖国、人民、土地和民族文化无限眷恋的情愫,以及对美好人生的执着渴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室内窗 幽香 罂粟 散文 时代折光 组曲 台湾 诗的手法 古代山水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