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为“心学”: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与时代分期
1
作者
祁志祥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3,共12页
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可分为先秦萌芽阶段、汉代奠基阶段、魏晋南北朝繁荣阶段、隋唐宋元发展阶段、明清总结阶段五个时期。先秦的“文”或“文章”“文学”指文明道德,与散文最接近的概念是“文辞”或“言”“辞”。儒家的“言...
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可分为先秦萌芽阶段、汉代奠基阶段、魏晋南北朝繁荣阶段、隋唐宋元发展阶段、明清总结阶段五个时期。先秦的“文”或“文章”“文学”指文明道德,与散文最接近的概念是“文辞”或“言”“辞”。儒家的“言志”论与道家的“言意”论是这个时期散文理论的代表学说。汉时“文”或“文章”“文学”出现了指称有文采的辞赋作品的新义,散文理论集中表现为美文学的辞赋批评和史传散文批评。道德美与文采美是汉代散文美学的两大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理论出现巨大繁荣。人们一方面继承了汉代辞赋批评对散文辞采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在玄学适性风潮的影响下以“缘情”为“文之经”。唐宋出现了回复汉代古文的运动,强调“文以载道”与自由散句,对抗六朝散文创作重文轻质的骈俪倾向。明清是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综合时期。明道、抒情的文学观念得到兼容,“文”为“心学”的民族特色得到抉发,“文学”是“文字著作”的涵义得到明确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为“心学”
散文美学
历史演变
时代分期
达意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为“心学”: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与时代分期
1
作者
祁志祥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3,共12页
文摘
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可分为先秦萌芽阶段、汉代奠基阶段、魏晋南北朝繁荣阶段、隋唐宋元发展阶段、明清总结阶段五个时期。先秦的“文”或“文章”“文学”指文明道德,与散文最接近的概念是“文辞”或“言”“辞”。儒家的“言志”论与道家的“言意”论是这个时期散文理论的代表学说。汉时“文”或“文章”“文学”出现了指称有文采的辞赋作品的新义,散文理论集中表现为美文学的辞赋批评和史传散文批评。道德美与文采美是汉代散文美学的两大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理论出现巨大繁荣。人们一方面继承了汉代辞赋批评对散文辞采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在玄学适性风潮的影响下以“缘情”为“文之经”。唐宋出现了回复汉代古文的运动,强调“文以载道”与自由散句,对抗六朝散文创作重文轻质的骈俪倾向。明清是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综合时期。明道、抒情的文学观念得到兼容,“文”为“心学”的民族特色得到抉发,“文学”是“文字著作”的涵义得到明确界定。
关键词
“文”为“心学”
散文美学
历史演变
时代分期
达意载道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为“心学”: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与时代分期
祁志祥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