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岩溶山区旱坡耕地梯化的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范厚明 龙国 聂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59,共4页
1997~ 1999年 3年时间 ,在田间生产条件下 ,研究贵州岩溶山区旱坡耕地梯化的环境效应 ,结果表明 :可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展 ;为大于 2 5度的旱坡耕地退耕还林 ,准备了较好的立地条件 ;提高小于 2 5度旱坡耕地的粮食作物产量近 2 0 ... 1997~ 1999年 3年时间 ,在田间生产条件下 ,研究贵州岩溶山区旱坡耕地梯化的环境效应 ,结果表明 :可防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展 ;为大于 2 5度的旱坡耕地退耕还林 ,准备了较好的立地条件 ;提高小于 2 5度旱坡耕地的粮食作物产量近 2 0 % ,为陡坡耕地顺利退耕提供物质保障 ;本旱坡耕地梯化技术 ,操作简便、易行 ,投资少 ,见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耕地 农业生态环境 梯化技术 岩溶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旱坡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太明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贵州 旱坡耕地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旱坡耕地综合治理 探索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
3
作者 冉茂文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6年第10期13-15,共3页
贵州省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在巩固坝区开发成果的基础上,工作的重心要向旱坡耕地治理转移,努力探索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 贵州省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在巩固坝区开发成果的基础上,工作的重心要向旱坡耕地治理转移,努力探索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坡耕地治理 旱坡耕地 山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坡耕地梯改综合措施效果浅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海军 叶国彬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3期57-58,共2页
农业生产的基础是耕地,耕地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贵州山地丘陵区的耕地中,旱坡耕地占有较大的比例,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992-2004年,利用WFP5181项目资金,开展了旱坡耕地梯化改造,结合综合措施,以增大土... 农业生产的基础是耕地,耕地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贵州山地丘陵区的耕地中,旱坡耕地占有较大的比例,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1992-2004年,利用WFP5181项目资金,开展了旱坡耕地梯化改造,结合综合措施,以增大土壤接纳降雨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对表土层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逐步培肥土壤,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结合定位监测,探索其改土和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耕地 梯化改造 综合措施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坡耕地生物栅篱梯化护埂技术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傅谨华 蒋志毅 +2 位作者 陈曦 张万芝 王永贵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4期38-40,共3页
通过四年 8°,15°旱坡耕地上试验生物研究栅篱梯化护埂。结果表明 :生物栅篱梯化护埂 ,能有效遏制旱坡地水土养分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 ,增产、增收的效果。8°坡生物栅篱梯化护埂比未梯化对照 ,减少径流 79.6 % ,... 通过四年 8°,15°旱坡耕地上试验生物研究栅篱梯化护埂。结果表明 :生物栅篱梯化护埂 ,能有效遏制旱坡地水土养分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 ,增产、增收的效果。8°坡生物栅篱梯化护埂比未梯化对照 ,减少径流 79.6 % ,减少土侵蚀 93 .6 % ,减少养分流失 91.7% ,产量提高 17.1%~2 1.3 %。 15°坡生物栅篱梯化护埂 ,比未梯化对照减少径流74.6 % ,减少土壤侵蚀 96 .6 % ,减少养分流失 94.6 %。产量提高 14.8%~ 2 2 .7%。尤以生物梯化护埂 ,配套横坡聚垄耕作效果最佳 ,比对照减少径流 95 995 .8m3/ (km2 ·年 ) ,减少81% ,减少土壤侵蚀 2 798.7t/ (km2 ·年 ) ,减少 98.4% ,减少养分流失 96 .9% ,土壤含水量提高 7.4% ,平均增加蓄水42m3/ 6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耕地 生物栅篱梯化 地表径流 土壤侵蚀 护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养分平衡和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迪信 唐华彬 +3 位作者 朱青 李裕荣 李登美 梁大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72-75,共4页
在贵州省罗甸县坡耕地上布置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9年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旱坡耕地上 ,水土流失是造成坡地地力下降、养分损失 ,的主要原因。未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坡地种植 ,因水土流失... 在贵州省罗甸县坡耕地上布置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几种水土保持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9年的测试结果表明 ,在旱坡耕地上 ,水土流失是造成坡地地力下降、养分损失 ,的主要原因。未采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坡地种植 ,因水土流失产生的全氮、全磷、有效钾损失 ,分别占总养分消耗量的 5 3.0 % ,6 7.6 %和 19.0 % ,相当于施入土壤的氮素化肥 ,施入的有机和无机磷素 ,有机质的损失与施入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相当 ,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有效钾含量趋于下降 ,全磷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 ,这些土壤养分可维持平衡或在土壤中逐步积累 ,试验中的植物篱水保处理 ,9年玉米产量平均增产 8.6 % ,并趋于逐年上升。长期的试验证明 ,采用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可提高地力 ,增加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旱坡耕地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中丘陵区旱作保土抗旱高产技术配套模式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世全 庞学勇 +3 位作者 张世熔 夏建国 陈远学 向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20-24,107,共6页
1997~ 1999年在四川省中江县旱坡耕地实施以“目”字型种植法为核心的保土抗旱高产技术配套模式 ,玉米连续 3年获得高产。试验结果表明 :该模式具有集雨蓄水抗旱、拦洪保土及地膜保水增温等综合增产效益。集雨蓄水抗旱对玉米增产的贡献... 1997~ 1999年在四川省中江县旱坡耕地实施以“目”字型种植法为核心的保土抗旱高产技术配套模式 ,玉米连续 3年获得高产。试验结果表明 :该模式具有集雨蓄水抗旱、拦洪保土及地膜保水增温等综合增产效益。集雨蓄水抗旱对玉米增产的贡献为 12 %~ 19% ,地膜保水增温效应的贡献为 15 %以上 ,高低秆作物带状间套和平衡施肥等配套技术对增产也有显著贡献。“目”字型种植可使旱坡地减少地表径流 78%和泥土流失量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中丘陵 旱坡耕地 保土抗 “目”字型种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旱坡地水土流失状况及其整治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腾兵 解德蕴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80-286,共7页
在分析贵州山区旱坡耕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旱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的基础上 ,指出导致贵州山区旱坡耕地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5个方面 ,其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土壤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最根本的原因。提出了整治旱坡耕地... 在分析贵州山区旱坡耕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旱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的基础上 ,指出导致贵州山区旱坡耕地水土流失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 5个方面 ,其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土壤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最根本的原因。提出了整治旱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如 :控制人口数量 ,调整农业结构 ,推广水保耕作技术 ,改造中低产田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耕地 土壤侵蚀 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 整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篱逐步梯化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尹迪信 唐华彬 +3 位作者 朱青 李裕荣 李登美 梁大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依据 1992年以来在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的长期水保试验基地 9年的定位观测 ,证明植物篱 (绿篱 )逐步梯化技术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 ,能使土壤侵蚀由传统的年均 43.2 t/ hm2迅速下降到 4t/ hm2 ,能增加水分年均保蓄量 36 0 m3/ hm2 ,使作... 依据 1992年以来在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的长期水保试验基地 9年的定位观测 ,证明植物篱 (绿篱 )逐步梯化技术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 ,能使土壤侵蚀由传统的年均 43.2 t/ hm2迅速下降到 4t/ hm2 ,能增加水分年均保蓄量 36 0 m3/ hm2 ,使作物产量逐年增加。试验还表明 ,自然翻耕使坡度年均下降 1.1°,形成 17.1~ 2 0 .0 cm 高的梯埂。此项技术省时省资省劳 ,易操作易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坡耕地 水土保持 植物篱 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综合开发图片展
10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8年第7期32-33,共2页
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以上,旱坡耕地占整个耕地面积的70%以上。农业综合开发按照“统筹规划,择优扶持,突出重点,强化科技,注重... 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以上,旱坡耕地占整个耕地面积的70%以上。农业综合开发按照“统筹规划,择优扶持,突出重点,强化科技,注重效益,富裕农民”的指导思想,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特色之路。既注重坝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又加强旱坡耕地综合治理,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图片 中低产田改造 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经济发展 旱坡耕地 高原山地 地貌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