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的土壤水温效应及其生长发育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任瑞玉 何继红 +3 位作者 董孔军 刘天鹏 张磊 杨天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为了给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年降雨量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种植的土壤水分、地温效应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露地、普通地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3个处理,采用单因... 为了给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在年降雨量400 mm的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旱地谷子渗水地膜覆盖种植的土壤水分、地温效应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露地、普通地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3个处理,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测定各处理耕层含水量、温度,收获后记产。结果表明:渗水地膜的渗水作用使其比普通地膜能接纳更多的雨水(在抽穗期,渗水地膜下0~20、20~40、40~60 cm耕层的含水量分别为8.1%、10.3%、12.7%,而普通地膜为8.1%、9.3%、12.6%,在成熟期,渗水地膜覆盖0~20、20~40、40~60 cm耕层的含水量分别为7.4%、9.6%、10.7%,而普通地膜为5.8%、6.3%、9.1%,均是T1〉T2);渗水地膜和普通地膜都具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渗水地膜在温度较低时提高地温的效果更优于普通地膜(在谷子成熟期,当温度低于15℃时,T1〉T2),在温度较高时渗水地膜的微气孔张开,具有调温作用,使得在气温较高时渗水地膜覆盖下的地温明显低于普通地膜覆盖下的地温(在出苗期的12∶00和18∶00普通地膜下温度超过30℃时,T2、T1之间的差值明显增大);渗水地膜覆盖处理较普通地膜相比,具有改善谷子农艺性状的作用,且使谷子增产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水地膜 旱地谷子 土壤水分 地温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浪县旱地谷子膜侧条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向丽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58-59,共2页
谷子是庄浪县传统小秋作物之一,也是典型的抗旱救灾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00 hm2左右,占全县谷物总播面积的2.85%,主要分布在该县西南和北部干旱山区。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庄浪县谷子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但采用传统的露地撒播... 谷子是庄浪县传统小秋作物之一,也是典型的抗旱救灾作物,常年播种面积600 hm2左右,占全县谷物总播面积的2.85%,主要分布在该县西南和北部干旱山区。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庄浪县谷子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但采用传统的露地撒播法难以提高产量,经济效益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庄浪县 膜侧条播 技术 栽培 播种面积 市场需求量 抗旱救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旱地谷子留膜免耕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奇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72-72,F0003,共2页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全年日照时数2506.7 h,年均气温6.4℃,年降水量350 mm,年蒸发量1697 mm,相对湿度61%,无霜期136 d。现有耕地15.07万hm2,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38万hm2,被誉为“中国小杂粮之乡”[1~2]。随着农业产业结...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全年日照时数2506.7 h,年均气温6.4℃,年降水量350 mm,年蒸发量1697 mm,相对湿度61%,无霜期136 d。现有耕地15.07万hm2,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38万hm2,被誉为“中国小杂粮之乡”[1~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为了进一步挖掘谷子生产潜力,提高谷子产量,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1年进行了旱地谷子留膜免耕穴播栽培技术试验,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技术试验 穴播栽培 会宁县 免耕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县旱地谷子地膜覆盖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琳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1期52-52,共1页
静宁县地处甘肃东部,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如何提高有限降水的生产效率一直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谷子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成功的抗旱、增产新型技术,近两年在静宁县得到初步推广应用,平均产量达5250kg/hm2,增温、... 静宁县地处甘肃东部,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如何提高有限降水的生产效率一直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谷子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成功的抗旱、增产新型技术,近两年在静宁县得到初步推广应用,平均产量达5250kg/hm2,增温、集雨、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群众温饱、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 地膜覆盖 穴播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大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
5
作者 郭志利 孙常青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8期158-159,共2页
谷子和大豆均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通过我们在国家(寿阳)旱农试区“八五”以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谷豆条带种植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率,获得较高籽粒产量和效益;同时,覆膜穴播谷子和膜际条播大豆也具有显著的增产... 谷子和大豆均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通过我们在国家(寿阳)旱农试区“八五”以来的研究结果显示,谷豆条带种植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率,获得较高籽粒产量和效益;同时,覆膜穴播谷子和膜际条播大豆也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近年来我们将谷豆条带种植技术、谷子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大豆膜际条播栽培技术进一步研究集成,形成旱地谷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模式,显著地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谷子和大豆的产量及效益,并在寿阳为代表的旱农类型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穴播栽培 旱地谷子 种植技术 大豆 条带 北方旱农地区 籽粒产量 膜际条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韵晓茹 卢成达 +2 位作者 李阳 孙迪 郭志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21-22,4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对不同覆盖处理和平地裸播谷子进行出苗率、株高、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覆盖方式均... [目的]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对不同覆盖处理和平地裸播谷子进行出苗率、株高、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覆盖方式均能在不同程度提高旱作谷子农艺性状和光合生理指标;覆盖白色地膜可明显加快谷子发育进程,缩短生育期;覆盖黑色地膜可以最大幅度提升谷子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投比。[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谷子不同覆盖方式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白膜覆盖 黑膜覆盖 秸秆覆盖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全膜双垄侧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牛芬菊 张雷 +3 位作者 李小燕 魏方红 豆国兰 陈政仁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42-43,共2页
谷子是半干旱区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稳产等特点。榆中县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水资源极缺,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十年九旱,冬春季降水量更少,春季降水多以10mm以下的微量甚至无效降水为主,对改善土壤墒情意义不大,... 谷子是半干旱区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稳产等特点。榆中县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水资源极缺,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十年九旱,冬春季降水量更少,春季降水多以10mm以下的微量甚至无效降水为主,对改善土壤墒情意义不大,春季干旱常常影响谷子的播种和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春季降水量 技术 栽培 年降水量 杂粮作物 半干旱区 自然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旱地谷子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金冰秋 康延柱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1期35-36,共2页
旱地地膜谷子栽培技术是一项集抗旱、增产为一体的新技术。北方旱农地区无霜期为110~150天,凡海拔2200m以下、≥10℃的活动积温在2000℃左右、年降水400mm左右地区的旱川地、山坡梯田和不保灌水的川地均可种植。
关键词 北方旱农地区 穴播栽培 旱地谷子 技术 地膜覆盖 地膜谷子 活动积温 无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川县旱地谷子膜侧沟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志雄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丰产栽培模式 优化栽培技术 膜侧沟播 旱地谷子 张家川县 干旱年份 膜侧种植 无灌溉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县山旱地谷子全程机械化渗水地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尚武平 杜成有 冯建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93-95,共3页
佳县实施山旱地谷子全程机械化渗水地膜栽培技术,经过三年示范,总结形成了谷子生产一整套省工、省力、低成本、抗旱保墒、保全苗、减轻杂草为害的技术规程等模式,改变了谷子的传统种植方法,实现了山旱地谷子高产稳产增收。结果表明示范... 佳县实施山旱地谷子全程机械化渗水地膜栽培技术,经过三年示范,总结形成了谷子生产一整套省工、省力、低成本、抗旱保墒、保全苗、减轻杂草为害的技术规程等模式,改变了谷子的传统种植方法,实现了山旱地谷子高产稳产增收。结果表明示范区较传统种植方法省工80%,增产1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种植机械化 渗水地膜 技术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丹县旱地谷子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忠琴 马文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6期70-71,共2页
根据谷子的生长特点,结合山丹县的自然条件,分析了在山丹县发展旱地谷子产业的前景,同时介绍了在山丹县进行旱地谷子栽培的技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旱地谷子 发展前景 栽培技术 甘肃山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田文 戎录平 冯秀芳 《河北农业》 2009年第6期13-13,共1页
井陉县地处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属太行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谷子由于较耐旱,适宜在岗坡次地种植,成为我县的传统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在3.8万亩左右。近年来,井陉县农业畜牧局技术人员不断摸索,研究... 井陉县地处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属太行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谷子由于较耐旱,适宜在岗坡次地种植,成为我县的传统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在3.8万亩左右。近年来,井陉县农业畜牧局技术人员不断摸索,研究出了一套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其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旱地谷子 半干旱地 种植面积 西部山区 石家庄市 年降水量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膜侧栽培技术研究
13
作者 贾大环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9,共1页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抗旱性强,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而成为旱作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50~60年代,谷子种植面积较大,曾占整个粮食作物6%.到90年代后期,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优良品种缺乏,产量低而不稳;...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抗旱性强,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而成为旱作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50~60年代,谷子种植面积较大,曾占整个粮食作物6%.到90年代后期,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优良品种缺乏,产量低而不稳;二是旱灾频繁,栽培技术滞后,谷子的增产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三是鸟雀、病虫危害严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膜侧栽培技术 整地 施肥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谷子有效增产十二法
14
作者 单冰燕 《河北农业》 2011年第6期13-14,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水国,平均每人和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的1/4和3/4,而北方缺水更为严重,例如,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和亩均水资源仅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和1/9。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华北地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贫水国,平均每人和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的1/4和3/4,而北方缺水更为严重,例如,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和亩均水资源仅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和1/9。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华北地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因此,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谷子等抗旱作物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人均水资源 种植结构 抗旱作物 华北地区 持续发展 种植面积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平市6666.7hm^2旱地谷子推广标准化种植
15
作者 申义 《当代农机》 2016年第4期10-10,共1页
3月28日,由山西省原平市农业局、市农机局和四维农机公司共同组织的旱地谷子标准化集水覆膜栽培技术现场培训会在苏龙口镇西松彰村举行.培训会吸引了附近中阳、沿沟等乡镇及邻近代县的100名种粮户及农机户参加.在培训会上,西松彰村谷子... 3月28日,由山西省原平市农业局、市农机局和四维农机公司共同组织的旱地谷子标准化集水覆膜栽培技术现场培训会在苏龙口镇西松彰村举行.培训会吸引了附近中阳、沿沟等乡镇及邻近代县的100名种粮户及农机户参加.在培训会上,西松彰村谷子种植合作社技术人员申计明系统地讲授了旱地谷子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这一培训标志着原平市6666.7hm^2旱地谷子标准化种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栽培技术 旱地谷子 原平市 种植 现场培训 覆膜栽培技术 农机公司 技术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集雨补灌对黄土旱区谷子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小林 纪晓玲 +1 位作者 张静 张雄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0-16,共7页
为揭示利用有限人工集雨进行关键生育期补灌对旱地谷子耗水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试验以‘长生07’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4个密度梯度(9万·hm^(-2)、13. 5万·hm^(-2)、18万·hm^(-2)、22. 5万株·hm^(-2)),... 为揭示利用有限人工集雨进行关键生育期补灌对旱地谷子耗水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试验以‘长生07’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4个密度梯度(9万·hm^(-2)、13. 5万·hm^(-2)、18万·hm^(-2)、22. 5万株·hm^(-2)),3个灌水处理(不补灌、孕穗期补灌和开花期补灌)的交互试验,采用半膜覆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表明:①生育期补灌显著提升4个密度下谷子单穗重(19. 6%)和穗粒重(9. 7%);孕穗期补灌显著增加谷子穗长、单穗重、穗粒重和千粒重; 4个密度下孕穗期补灌产量构成因素的增幅为11. 8%~13. 8%;②随密度的增加谷子耗水量逐渐增加;生育期补灌显著增加谷子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耗水;孕穗期补灌显著增加谷子全生育期耗水量;③谷子籽粒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孕穗期补灌4个密度水平谷子产量平均显著增加16. 8%,孕穗期补灌产量增加显著且稳定;④随着密度的增加,谷子WUE不断提升; 4个密度水平下,孕穗期补灌WUE平均显著增加15. 6%;密度为22. 5万株·hm^(-2)和孕穗期补灌下谷子产量和WUE分别较同密度不补灌提高16. 9%和16. 7%。自然降雨的有效聚集和孕穗期调配补灌显著增加谷子单穗重和穗粒重,是旱地谷子产量和WUE的显著稳定提升的生物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集雨补灌 种植密度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芬菊 张雷 +3 位作者 李小燕 李德仁 豆国兰 陈政仁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57-58,共2页
谷子为榆中县旱作区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抗病、耐瘠薄、稳产等特点。但榆中县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一般春季降水在10mm以下,干旱缺水对谷子的播种和出苗影响较大。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石头沟旱作农业示范点... 谷子为榆中县旱作区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抗病、耐瘠薄、稳产等特点。但榆中县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一般春季降水在10mm以下,干旱缺水对谷子的播种和出苗影响较大。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石头沟旱作农业示范点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栽培试验,3a平均产量达7125kg/hm^2,较膜侧种植3a平均产量5040kg/hm^2增产2085kg/hm^2,增收13344元/hm^2(6.4元/kg),较当地常规露地种植3a平均产量3675kg/hm^2增产3420kg/hm^2,增收21888元/hm^2(6.4元/kg),增产效果明显。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旱地谷子 膜侧种植 穴播栽培 双垄沟 半干旱地 榆中县 杂粮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区土壤C/N调控对谷子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纪棨云 安月圆 +2 位作者 纪晓玲 张雄 王小林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1-6,共6页
为明确土壤C、N配施调控旱地谷子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关联机制,研究以晋谷21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处理小区面积30 m^(2)),设置不同C/N调控处理:CK(N 21.7 kg/hm^(2));A(N 21.7 kg/hm^(2),C 6.7 kg/hm^(2));B(N 32.7 kg... 为明确土壤C、N配施调控旱地谷子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关联机制,研究以晋谷21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处理小区面积30 m^(2)),设置不同C/N调控处理:CK(N 21.7 kg/hm^(2));A(N 21.7 kg/hm^(2),C 6.7 kg/hm^(2));B(N 32.7 kg/hm^(2),C 6.7 kg/hm^(2));C(N 43.3 kg/hm^(2),C 6.7 kg/hm^(2));D(N 54.3 kg/hm^(2),C 6.7 kg/hm^(2)),N为含量为46%的尿素,C为玉米秸秆生物炭,系统调查了谷子根系形态指标体系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土壤CN合理配施可以有效增加谷子的产量,增产效果以处理C最为显著,较CK处理显著增加44.9%;(2)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充足或过量的N会抑制根系伸长下扎,但有助于根系的横向生长和体积膨大,处理B对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提升4.75%、13.92%、17.02%。(3)同等生物炭施用水平下,增施氮肥会减少土壤含水量,其中B处理较CK处理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降低4.2%;(4)增加氮素的施用可以有效促进谷子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的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干物质的积累,与CK处理相比,A、B、C三个处理抽穗期和灌浆期谷子根系的干物质都显著性增加,增幅分别为28.13%、35.93%和24.75%,灌浆期增幅分别为36.83%、46.35%、49.52%;(5)配施生物炭可有效调控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温度随作物生育期和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CK相比,B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电导率19.5%,D处理显著提升了3%的土壤温度,对根系形态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合理的CN配施调控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水肥环境,优化根系空间分布格局和功能,实现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C/N调控 根系形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杂谷”香飘万里——记科技特派员赵治海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静 刘俊兴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谷子俗称小米,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作物,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源头,在我国有8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俗话所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的粮草就是指谷子。“我们团队坚持40多年研究杂交谷子,取得突破,育成系列谷子杂交种‘张杂谷’,使谷子产量... 谷子俗称小米,是起源于我国的传统作物,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源头,在我国有8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俗话所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的粮草就是指谷子。“我们团队坚持40多年研究杂交谷子,取得突破,育成系列谷子杂交种‘张杂谷’,使谷子产量大幅度提高,北方旱地谷子亩产从2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以上,并在河北张家口市创下亩产810公斤的高产记录。”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治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记录 栽培历史 杂交谷子 张杂谷 农业科学院 旱地谷子 农耕文明 香飘万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杂谷”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全军 奚玉银 +3 位作者 付永斌 常树文 马泽思 吕宪福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19期13-15,共3页
“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新品种,具有高产、耐旱、节水、省工、优质、适宜机械化栽培等特点,在华北、西北、东北14个省(区、市)大面积推广应用1000多万亩。2011年起,在蔚县开展谷子艺机一体化技术研究,示范成功了谷子除草剂使用技... “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新品种,具有高产、耐旱、节水、省工、优质、适宜机械化栽培等特点,在华北、西北、东北14个省(区、市)大面积推广应用1000多万亩。2011年起,在蔚县开展谷子艺机一体化技术研究,示范成功了谷子除草剂使用技术,摸清了旱地谷子播种保苗规律,研制成功了小颗粒谷物旱地精播机,引进示范了渗水地膜及其配套的全膜覆土沟播机、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和谷粒烘干机等系列谷子生产机械,实现了张杂谷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张杂谷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机械 机械化技术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生产全程机械化 旱地谷子 渗水地膜 机械化栽培 大面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