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旱坡地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研究——Ⅰ.连年免耕和深松覆盖对冬小麦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育红 蔡典雄 +5 位作者 姚宇卿 王小彬 吕军杰 李俊红 丁志强 张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1,共5页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1999-2006年),在豫西旱区坡耕地上进行了不同保护耕作冬小麦生育及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随着实施年限增加,均有增产效果。深松覆盖稳产、增产效果好于免耕覆盖。与传统耕作比,深松覆...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1999-2006年),在豫西旱区坡耕地上进行了不同保护耕作冬小麦生育及产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随着实施年限增加,均有增产效果。深松覆盖稳产、增产效果好于免耕覆盖。与传统耕作比,深松覆盖增产幅度为4.88%~20.90%,平均增产8.77%。免耕覆盖在实施初表现出显著减产,但免耕覆盖在生育期内干旱及夏休闲干旱年份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平均增产3.70%。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下冬小麦前期生长发育迟缓,株高降低、主茎叶龄、单株分蘖、次生根数和叶面积减少,根重和生物量减轻;拔节后,冬小麦生长发育快,各项指标(除单株分蘖)逐渐赶上并超过传统耕作。从灌浆特性分析,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能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延缓后期灌浆速率下降,延长灌浆时间,进而提高小麦的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长期定位试验 旱区坡耕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