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九江市早籼稻品种筛选试验
1
作者 李坤 刘中来 +2 位作者 余轩 王宵 潘世文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九江市的高产、稳产早籼稻品种,以中早35作为对照品种,对2个常规稻品种和7个杂交稻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中早49产量8.04t/hm^(2),比CK高4.41%;千粒重28.2g,比CK高0.8g;生育期119d,比CK短1d;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 为筛选出适合九江市的高产、稳产早籼稻品种,以中早35作为对照品种,对2个常规稻品种和7个杂交稻品种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中早49产量8.04t/hm^(2),比CK高4.41%;千粒重28.2g,比CK高0.8g;生育期119d,比CK短1d;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均未发生。锦两优718产量7.97t/hm^(2),比CK高3.51%;分蘖率320.5%,比CK高79.6个百分点;结实率87.3%,比CK高5.8个百分点;生育期117d,比CK短3d;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稻曲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均未发生,仅纹枯病为轻发生。中早49、锦两优718表现均突出,丰产、稳产性强,建议在九江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品种 筛选试验 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早籼稻品种浙早33的选育
2
作者 俞法明 张志红 +4 位作者 朱国富 翟荣荣 叶靖 巫明明 杨曙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76-779,共4页
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是早籼稻稻米品质中较为关键的指标,而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稻米品质类型在早籼稻育种材料中出现频率较低。浙早3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于2023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是早籼稻稻米品质中较为关键的指标,而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稻米品质类型在早籼稻育种材料中出现频率较低。浙早3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于2023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常规早籼稻品种。浙早33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熟期和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稻米适合粮食加工用途,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分别为29.3%、83.5 cm,属高直链淀粉含量-软胶稠度稻米品质类型。文章介绍了浙早33的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品种特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含量 胶稠度 早籼 浙早33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早籼稻灌浆期生理变化与垩白形成的关系
3
作者 许金科 谢琴 +4 位作者 魏曼琳 彭仟 苏益 萧浪涛 蔺万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126,共8页
为探究高温条件下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以高垩白性状湘早籼24号(X24)及其来源亲本湘早籼11号(X11,高垩白性状)和湘早籼7号(X7,低垩白性状)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抽穗后第6天移入温室,进行为期15 d的高温处理(27~42℃),以常温处理(23... 为探究高温条件下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以高垩白性状湘早籼24号(X24)及其来源亲本湘早籼11号(X11,高垩白性状)和湘早籼7号(X7,低垩白性状)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抽穗后第6天移入温室,进行为期15 d的高温处理(27~42℃),以常温处理(23~37℃)作为对照,研究灌浆期高温条件下剑叶净光合速率、籽粒灌浆速率、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X7、X11和X24的稻米垩白度比常温对照处理的分别增加了2.53、4.82、6.66个百分点;高温造成X11和X24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抽穗后第8、12、16天显著低于常温对照的,而X7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抽穗后第16天反而高于常温对照的;高温条件下水稻在抽穗后第8天灌浆速率加快,并在抽穗后第12天达到最大值,较常温处理的提前了4~8 d;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表明,X11和X24籽粒淀粉合成相关基因Os SSIIIa、Os AGPSL2和GBSSI在抽穗后第12、16天的表达显著下调,导致籽粒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及垩白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高温胁迫 垩白 生理特性 淀粉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专用早籼稻金早645的选育与应用
4
作者 邓飞 王孔俭 +3 位作者 陆爱国 周建霞 鲍艳红 朱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851-1855,共5页
金早645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金华三才种业公司以金早09与Z73-34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专用常规早籼稻,2021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年通过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引种备案并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 金早645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金华三才种业公司以金早09与Z73-34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专用常规早籼稻,2021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年通过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引种备案并获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024年被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该品种在2019—2023年浙江省、江西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示范种植中表现出群体整齐、分蘖力强、抗稻瘟病、抗倒性强、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较好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金早645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早籼糯稻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5
作者 周幸愿 钱国壬 宋幼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11-13,共3页
为了加快早籼糯稻新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早籼糯稻新品种,选择了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10个早籼糯稻新品种(系)(越糯1802、越糯2138、越糯2148、越糯2207、越糯2214、越糯2222、越糯2235、越糯2238、越糯2245和越糯... 为了加快早籼糯稻新品种更新换代,筛选出高产、优质的早籼糯稻新品种,选择了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10个早籼糯稻新品种(系)(越糯1802、越糯2138、越糯2148、越糯2207、越糯2214、越糯2222、越糯2235、越糯2238、越糯2245和越糯6号)在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五和村基地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越糯1802、越糯2222和越糯2214这3个品种(系)表现较为突出,全生育期分别为106、108、108 d,产量分别为8120.30、8007.52、7984.96 kg/hm^(2),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6%、1.7%和1.9%(均为一等),是较适宜早季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早籼糯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糯稻 新品种(系) 生育期 产量 农艺性状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新品系中早88号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周诚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09-212,共4页
中早88号由安徽华硕五谷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46、台早16-40为亲本联合选育而来,在安徽省等地的早籼稻试验中综合表现较佳。本文结合宣城地区的实际,对中早88号的选育经过进行总结,简要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秧、... 中早88号由安徽华硕五谷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46、台早16-40为亲本联合选育而来,在安徽省等地的早籼稻试验中综合表现较佳。本文结合宣城地区的实际,对中早88号的选育经过进行总结,简要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从培育壮秧、整地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中早88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早籼稻新品种在金华地区的比较
7
作者 鲍苗青 杜佳 陈鹏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99-801,共3页
以中组101等11个早籼稻新品种为对象,在金华地区开展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嘉创92的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645.0 kg,其次是甬籼980,667 m^(2)产量为641.7 kg;生育期分别比对照短3、5 d,在生产上可作为双季稻种植大户前茬中熟早籼稻搭... 以中组101等11个早籼稻新品种为对象,在金华地区开展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嘉创92的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645.0 kg,其次是甬籼980,667 m^(2)产量为641.7 kg;生育期分别比对照短3、5 d,在生产上可作为双季稻种植大户前茬中熟早籼稻搭配品种。研究为嘉创92、甬籼980品种在金华地区试种引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早籼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早籼2430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彦长 吴爽 +3 位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王德正 李成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871-8871,共1页
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早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早籼 抗病 早籼2430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早籼浙103的选育与应用
9
作者 俞法明 吴伟 +3 位作者 金庆生 王玉祥 程渭树 严文潮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浙 10 3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中熟早籼新品种 ,具有株型紧凑 ,剑叶短而挺立 ,分蘖力中等 ,穗大粒多 ,青秆黄熟 ,中抗稻瘟病 ,米质较好 ,产量高等特点。 2 0 0 4年 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宜在浙江省衢州、温州等同... 浙 10 3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中熟早籼新品种 ,具有株型紧凑 ,剑叶短而挺立 ,分蘖力中等 ,穗大粒多 ,青秆黄熟 ,中抗稻瘟病 ,米质较好 ,产量高等特点。 2 0 0 4年 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宜在浙江省衢州、温州等同类型生态地区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种植。栽培技术为种子精选与消毒 ,适时稀播、培育适龄壮秧 ,匀株密植、插足基本苗 ,合理肥水管理 ,注意病虫害防治 ,防止后期倒伏 ,适时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早籼 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4年9月 应用 浙江省农科院 病虫害防治 中熟早籼 抗稻瘟病 生态地区 种子精选 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适时收获 新品种 分蘖力 产量高 基本苗 株型 剑叶 大粒 米质 稀播 壮秧 密植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期温度对早籼米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能 沈波 +1 位作者 罗玉坤 李太贵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稻米品质由碾磨、外观、蒸煮、营养等四方面组成.通常早釉米质较差,在外观上表现为至白率高、坚白大、透明度低,在食味上表现为米饭蓬松粘性差,由于早釉稻常在生长后期遇高沮逼熟。
关键词 籼稻 品质 温度 早籼 灌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胚乳充实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垩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陈能 李太贵 罗玉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关键词 早籼 胚乳 垩白 温度 灌浆速度 籽粒粒形 可溶性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制剂的添加对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江波 薛海燕 +1 位作者 邹玉玲 余响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7,共3页
对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的添加对酒精发酵没有明显效果。糖化酶最佳添加量为225U/g原料,最佳料液比为1:3.5,30℃发酵120h,酒精度达9.0%(v/v),残总糖为1.20%,淀粉出酒率达... 对早籼稻谷生料发酵生产酒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的添加对酒精发酵没有明显效果。糖化酶最佳添加量为225U/g原料,最佳料液比为1:3.5,30℃发酵120h,酒精度达9.0%(v/v),残总糖为1.20%,淀粉出酒率达5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生料 早籼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早籼稻糙米营养物质可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瑞国 麻益良 +4 位作者 毛学英 董泽敏 郑艺梅 马立保 和希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3-27,共5页
采用鸡真代谢能法(TME)[1,2]和猪代谢试验,以玉米为对照,在代谢水平上,研究湖北早籼稻糙米的蛋白质、17种氨基酸、无氮浸出物、粗脂肪和能量的可利用性。TME法研究结果,糙米和玉米的干物质、粗蛋白、17种氨基酸、粗脂肪、无氮浸... 采用鸡真代谢能法(TME)[1,2]和猪代谢试验,以玉米为对照,在代谢水平上,研究湖北早籼稻糙米的蛋白质、17种氨基酸、无氮浸出物、粗脂肪和能量的可利用性。TME法研究结果,糙米和玉米的干物质、粗蛋白、17种氨基酸、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及能量的真利用率依次分别为94.38%和81.98%,50.93%和50.51%,77.19%和77.69%,94.12%和83.79%,96.94%和95.14%,81.88%和80.61%,真代谢为13.70MJ·kg-1和13.50MJkg-1。猪代谢试验研究结果,糙米和玉米上述指标的表观代谢率依次分别为93.08%和80.65%,65.03%和59.89%,76.99%和71.55%,90.58%和74.60%,96.73%和87.26%,80.93%和79.25%,表观代谢能为13.56MJ·kg-1和13.27MJ·kg-1。以上结果除干物质和粗脂肪的可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均较接近。研究表明糙米的营养物质可利用特性与玉米的相当,或略显优势。其结果为糙米代替玉米作为优质的能量饲料提供了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糙米 TME法 利用率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γ射线辐射对早籼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俞法明 金庆生 +3 位作者 周丽泉 陈永萍 刘庆龙 严文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29-333,共5页
分别用100,200,250,300,400,500 Gy等6种剂量和250 Gy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射1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早籼稻品种(系)的种子和糙米。结果表明:低剂量(小于300 Gy)辐射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高剂量(300~500 Gy)辐射对发芽率和... 分别用100,200,250,300,400,500 Gy等6种剂量和250 Gy剂量的137Cs-γ射线辐射15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早籼稻品种(系)的种子和糙米。结果表明:低剂量(小于300 Gy)辐射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高剂量(300~500 Gy)辐射对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0 Gy剂量辐射对糙米的发芽力的抑制作用比种子强;不同品种间千粒重、直链淀粉含量种子经250 Gy剂量辐射后发芽力和幼苗生长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γ射线 辐射 早籼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早籼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良珠 陈木莲 +1 位作者 吴元奇 吴景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采用播期调节方法对华南稻区11个主栽早籼稻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早籼稻米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一样;综合6播期稻米品质性状达优质稻谷国标的概率,胶稠度的达标率最高,垩白度表现最差,三级达... 采用播期调节方法对华南稻区11个主栽早籼稻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早籼稻米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一样;综合6播期稻米品质性状达优质稻谷国标的概率,胶稠度的达标率最高,垩白度表现最差,三级达标率为0;不同品质性状对播期变化所表现的变异程度不一致,垩白度、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的变异最大,其次是胶稠度和整精米率,长宽比的变异度最小;主成分分析中,包含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的第一主成分因子对稻米品质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43.81%,其次是胶稠度和碱消值,与前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稻米品质 变异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早籼稻品种苗期耐冷性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5
16
作者 武志峰 曾研华 +4 位作者 谭雪明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吴自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5,173,共6页
直播早稻易遭受低温危害,造成烂秧死苗。为降低低温冷害对直播早稻生产的威胁,以18个江西推广的早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苗期低温(5.0℃)处理,筛选适合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早籼稻耐冷性品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后,不同生长指标较正常温度... 直播早稻易遭受低温危害,造成烂秧死苗。为降低低温冷害对直播早稻生产的威胁,以18个江西推广的早籼稻品种为材料,进行苗期低温(5.0℃)处理,筛选适合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早籼稻耐冷性品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后,不同生长指标较正常温度(CK)均有所下降,其中存活率、地上部干重、根数、根系体积、叶面积的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依次为根系体积>存活率≥倒三叶叶面积>根数>倒一叶叶面积≥倒二叶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因子分析表明,存活率及地上部干重最能代表早稻幼苗对低温的响应状况,可作为苗期耐冷性鉴定的评价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获得耐冷性较强的早稻品种6个,中等耐冷性品种6个,耐冷性较弱品种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低温 直播 苗期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少军 梁庆平 +3 位作者 吴献强 蒋益敏 李梅 奉志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11024-11025,共2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西近几年来早籼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状况。[方法]以大面积推广利用及新组配的10个早籼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研究早籼三系杂交水稻稻米的品质性状。[结果]参试组合的蛋白质含量和精米长度的达标率最高;精米率、整精米...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西近几年来早籼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状况。[方法]以大面积推广利用及新组配的10个早籼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研究早籼三系杂交水稻稻米的品质性状。[结果]参试组合的蛋白质含量和精米长度的达标率最高;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性状的达标率为0;参试组合的大多数品质性状表现一般,无一组合的全部品质指标能达到部颁食用优质米2级标准。[结论]该研究为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现有水稻品种(组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杂交稻 品质性状 水稻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永友 吕和平 +4 位作者 宛晓萍 周兵 孙茂虎 方先和 陈周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215-7218,共4页
[目的]探索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的早籼稻超高产栽培N、P、K肥料效应,解决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精确定量施肥技术问题。[方法]在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实施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3414)试验,拟合建立产量3元1次和1... [目的]探索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的早籼稻超高产栽培N、P、K肥料效应,解决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精确定量施肥技术问题。[方法]在庐江地区主要高产水稻土壤上实施早籼稻超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3414)试验,拟合建立产量3元1次和1元2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各养分肥料利用率的3元2次和1元2次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各养分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与产量水平间的1元2次回归方程等19套函数模型,并对3种常见施肥量推荐方法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土壤的最佳产量为9279.6 kg/hm2,对应的N、P2O5、K2O施量分别为159.4、72.8、165.6 kg/hm2,当季养分利用率为49.3%、16.5%和30.3%。[结论]该研究为优化N、P、K肥施用量,建立该类土壤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超高产栽培 肥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守海 罗彦长 +3 位作者 王德正 李成荃 吴爽 杜士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422-425,共4页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3℃ ,不育期 34d以上 ,主茎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低温敏核不育系 选育 399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S904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敬德 吴跃进 +1 位作者 汪秀峰 许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2期97-98,共2页
概述了早籼S904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试种实绩及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早籼 S9042 籼稻 选择育种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