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克秀和安泰生在早稻机插秧秧田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项水兰 李志民 +1 位作者 余玉东 邱水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3期70-71,共2页
立克秀是一种种子包衣处理剂,安泰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试验表明,在早稻机插秧秧田中采用立克秀拌种和苗床喷施安泰生能显著提高水稻秧苗抗低温能力,具有防治烂秧及壮秧效果。
关键词 立克秀 安泰生 早稻机插育秧 成秧率 壮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早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减量增效栽培技术示范 被引量:1
2
作者 盛井高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8期38-39,共2页
通过开展双季早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减量增效栽培技术示范,探求该技术在池州市贵池区早稻上减少面源污染、提高氮素利用率、优化群体结构和节本增效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早稻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在总养分减少15%的条件下,基肥... 通过开展双季早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减量增效栽培技术示范,探求该技术在池州市贵池区早稻上减少面源污染、提高氮素利用率、优化群体结构和节本增效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早稻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在总养分减少15%的条件下,基肥侧深比人工施肥增收947.65元/hm^(2),增效明显。通过示范,说明侧深施肥配施控释肥较常规人工施肥不仅节肥增效,减少了面源污染,有利于建设生态农业,实现绿色发展,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机插 侧深施肥 减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机插无土水培育秧与有土育秧对比试验
3
作者 邱晓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86-88,共3页
通过水稻机插"无土水培育秧"与"有土育秧"的对比试验,探索水稻机器插秧的最佳方法,为大面积推广水稻机器插秧奠定基础。
关键词 无土水培育秧 有土育秧 早稻机插 对比试验 南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澧阳平原早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4
作者 马建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5期236-238,共3页
介绍了早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包括营养土的准备、秧田的耕整、浸种催芽、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分析了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常见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早稻机插 育秧技术 存在的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早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吕伟生 曾勇军 +6 位作者 石庆华 潘晓华 黄山 商庆银 谭雪明 李木英 胡水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7-436,共10页
为精确定量机插早稻适宜的群体起点,合理利用分蘖成穗,以4个早稻(株两优30、株两优189、中嘉早17和嘉早311)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机插早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结果表明,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第... 为精确定量机插早稻适宜的群体起点,合理利用分蘖成穗,以4个早稻(株两优30、株两优189、中嘉早17和嘉早311)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机插早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结果表明,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第5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较少,以1/3、2/3、1/4为主,但均不能成穗;单株分蘖成穗数杂交稻约3.1个,常规稻约2.2个;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产量高,对总产量贡献大。早稻在三叶期左右移栽,杂交稻移栽分蘖缺位叶龄(bn)为1.7~1.8,校正系数(a)为-1.2^-1.1,有效分蘖发生率(r)为0.75左右;常规稻bn为2.5~2.7,a为-1.3^-1.1,r为0.7左右。生产中机插早稻应在保证足够基本苗的基础上,争取分蘖早生多发,充分发挥优势叶位的分蘖成穗优势,并合理利用动摇分蘖成穗,以获取较多的有效穗而实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分蘖特性 成穗规律 基本苗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机插早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旭辉 杨祥田 +3 位作者 丁璇 陈君 陈伟 戴夏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48-249,共2页
对锦海基质、中锦基质、、淮农基质和山黄泥床土进行早稻机插秧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育苗采用基质比黄泥土更具高产潜力,采用锦海基质的水稻产量最高,为7.438 t.hm-2。
关键词 早稻机插 基质育苗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早稻秧苗期施肥对秧苗素质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文英 金国强 +4 位作者 郑洪福 陈小忠 徐攀峰 沈桂法 徐云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91-92,共2页
以中嘉早17为材料,塑料硬盘育秧,进行机插早稻秧苗期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秧苗期不施肥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差,根系盘结力小,成秧率低,难以机插,其余3个处理中以施基肥加追肥2次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较好,秧苗粗壮,成秧率高;机插移栽后,... 以中嘉早17为材料,塑料硬盘育秧,进行机插早稻秧苗期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秧苗期不施肥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差,根系盘结力小,成秧率低,难以机插,其余3个处理中以施基肥加追肥2次处理的秧苗综合素质较好,秧苗粗壮,成秧率高;机插移栽后,以秧苗期施基肥加追肥1次处理的分蘖数较多,有效穗较多,实际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秧苗期 施肥 秧苗素质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秧基质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子峰 杨祥田 马义虎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18-820,共3页
研究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食用菌渣+1/2黄土和商品基质进行育秧能培育出更适于机插的优质壮秧,且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的黄泥育秧,而采用泥浆育秧的秧苗综合素质较差且产量最低。
关键词 育秧基质 早稻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机插早稻营养基质对比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蒋达钜 戴利民 +3 位作者 谢云飞 周相平 梁盛 李晓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3期141-142,共2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机插秧的秧苗素质,从而提高机械栽插水稻的产量,于2012年在丘陵山区进行了营养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常规育秧,营养基质育秧的产量为447.69kg/667m2,比常规育秧增收28.34kg/66...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机插秧的秧苗素质,从而提高机械栽插水稻的产量,于2012年在丘陵山区进行了营养基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基质育秧秧苗素质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常规育秧,营养基质育秧的产量为447.69kg/667m2,比常规育秧增收28.34kg/667m2,增幅6.76%。因此丘陵山区机插早稻能有效地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早播、早插、早生、早发,实现早稻增产增效的目的,并适合在泰和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营养基质育秧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中早39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孝元 王旭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期178-179,共2页
经过近几年的早稻生产试验总结,中早39可塑性强,通过早播、控肥、控水可提早成熟,促高产,有利于双季稻连作种植;而早稻机插秧技术在本地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没有一套完整的早稻机插秧促早熟栽培技术,由此我们对此项技术与生产实际进... 经过近几年的早稻生产试验总结,中早39可塑性强,通过早播、控肥、控水可提早成熟,促高产,有利于双季稻连作种植;而早稻机插秧技术在本地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没有一套完整的早稻机插秧促早熟栽培技术,由此我们对此项技术与生产实际进行结合,提出适合本地的一套早稻机插促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早39 早稻机插 早熟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秧剂或复合肥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少杰 陆惠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04-305,共2页
以甬籼69为材料,研究了壮秧剂或复合肥不同用量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稻机插秧培育中,使用适宜用量的水稻壮秧剂或复合肥都可提高秧苗素质,促使秧苗个体发育良好,利于移栽后及时返青。其中,以壮秧剂20g·盘-1的... 以甬籼69为材料,研究了壮秧剂或复合肥不同用量对机插早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早稻机插秧培育中,使用适宜用量的水稻壮秧剂或复合肥都可提高秧苗素质,促使秧苗个体发育良好,利于移栽后及时返青。其中,以壮秧剂20g·盘-1的用量所培育的秧苗素质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壮秧剂 复合肥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对机插早稻嘉育253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联赛 吴春赞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47-648,共2页
对机插早稻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机插早稻成熟期影响不大,随着播种期推迟,早稻的各个发育阶段相应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机插早稻有效分蘖期随播种期推迟而呈缩短趋势,有效分蘖数降低,造成有效穗数不足;总粒数、实粒... 对机插早稻进行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机插早稻成熟期影响不大,随着播种期推迟,早稻的各个发育阶段相应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机插早稻有效分蘖期随播种期推迟而呈缩短趋势,有效分蘖数降低,造成有效穗数不足;总粒数、实粒数随播种期推迟呈增加趋势,结实率、千粒重不同处理间差别不大;产量以4月1日播种的最高,在苍南机插早稻的适宜播种期以3月中旬下至4月上旬初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早稻 生育期 产量 苍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机插早稻中早39、中嘉早17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小盈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632-634,共3页
通过中早39与中嘉早17不同播期对机插早稻的秧苗素质、苗蘖动态及产量的研究可知,早稻提早播种及早插能降低移栽对秧苗的损伤,加快栽后缓苗生长,促进低节位分蘖,增加分蘖能力,延长稻苗大田营养生长期。试验表明,适宜平阳县早稻机插播种... 通过中早39与中嘉早17不同播期对机插早稻的秧苗素质、苗蘖动态及产量的研究可知,早稻提早播种及早插能降低移栽对秧苗的损伤,加快栽后缓苗生长,促进低节位分蘖,增加分蘖能力,延长稻苗大田营养生长期。试验表明,适宜平阳县早稻机插播种期为3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早稻 中早39 中嘉早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早稻不同播种期和秧龄试验
14
作者 陈少杰 陆惠斌 《上海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49-49,共1页
针对余姚市近年来不断扩大的机插水稻状况,从播种期和秧龄角度研究了机插早稻增产潜力,结果发现,播种期为4月4日、秧龄20d处理的机插稻表现最优、产量最高。
关键词 早稻 播种期 秧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早稻基质育秧试验简报
15
作者 楼再鸣 高兴友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54-54,共1页
为探索基质育秧在水稻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价值,解决目前机插早稻的育秧难题,特进行了水稻基质育秧与纯泥土育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秧具有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有效穗数增加、易形成大穗等优势,且增产、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 基质育秧 早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常规早籼稻的适宜群体起点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春赞 林华 +1 位作者 赖联赛 赵佩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48-50,共3页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机插早籼稻产量提高主要依靠单位面积有效穗的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温州地区常规早籼稻品种机插的群体起点以27万穴/hm2(30 cm×12 cm)、每穴5.4本、基本苗数137万/h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穴数 本数 基本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欢等药剂防除恶性杂草矮慈姑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国伟 顾大江 +1 位作者 陆军良 郑银康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1003-1003,1008,共2页
针对部分水稻田矮慈姑发生量大,上升趋势明显的状况,通过使用不同剂量谷欢、稻杰和韩秋好,研究防除矮慈姑的最佳药剂及使用剂量。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矮慈姑的防效依次为谷欢>稻杰>韩秋好。生产上建议在矮慈姑2~3叶期用药,667 m... 针对部分水稻田矮慈姑发生量大,上升趋势明显的状况,通过使用不同剂量谷欢、稻杰和韩秋好,研究防除矮慈姑的最佳药剂及使用剂量。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矮慈姑的防效依次为谷欢>稻杰>韩秋好。生产上建议在矮慈姑2~3叶期用药,667 m2用谷欢100 mL;若草龄较大,则宜适当增加用药量。施药时需排干田间水,并于药后24 h灌薄水,保持5~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草 早稻机插 矮慈姑 谷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