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早熟晚粳稻品种2年多点播期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海根 姚坚 +3 位作者 陆玉其 袁名安 钟志明 边永高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804-807,共4页
选用5个特早熟晚粳稻品种,进行2年多点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品种、试点、播期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极显著,对齐穗期的效应与此相仿;产量以平湖点最高,金华点最低,随播期延迟产量下降明显,年度间水稻品种产量较稳定;齐穗期以金华最早,随试... 选用5个特早熟晚粳稻品种,进行2年多点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品种、试点、播期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极显著,对齐穗期的效应与此相仿;产量以平湖点最高,金华点最低,随播期延迟产量下降明显,年度间水稻品种产量较稳定;齐穗期以金华最早,随试点北移及播期推迟齐穗期延迟,稳定性趋差;品种以秀水519、丙08-508表现产量高、齐穗期早,稳定性好,其最晚播期,金华为7月30日,平湖、鄞州为7月28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品种 2年多点试验 播期 产量 齐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泰兴市早熟晚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2
作者 梁秀梅 杨卫建 +2 位作者 罗敏 向玲洁 栾书荣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6期37-40,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泰兴市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通过选用10个早熟晚粳稻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丰产性、抗倒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武香粳168在泰兴地区的种植表现极佳,产量位居第1,具有... 为筛选出适宜泰兴市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通过选用10个早熟晚粳稻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丰产性、抗倒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武香粳168在泰兴地区的种植表现极佳,产量位居第1,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新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粳103早熟晚粳稻
3
作者 苏种 《农家致富》 2018年第9期22-22,共1页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70013。由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好,穗型中等,叶色淡绿,叶姿较挺,后期熟相好。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每亩有效穗21.3万,每穗... 审定编号:苏审稻20170013。由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群体整齐度好,穗型中等,叶色淡绿,叶姿较挺,后期熟相好。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 :每亩有效穗21.3万,每穗实粒数127.8粒,结实率95.05%,千粒重28.1克,株高95.9厘米,全生育期159.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江苏里下河地区 农业科学研究所 群体整齐度 每穗实粒数 粳稻品种 全生育期 分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晚粳稻镇稻18示范试验研究
4
作者 唐景斌 《种子科技》 2015年第6期49-51,共3页
南京市高淳区种子站于2013年、2014年对镇稻18早熟晚粳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以武运粳23号为对照品种,综合评价其品种利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镇稻18平均穗数多、穗型较大、结实率和粒重较高、实收产量高、田间抗病性较好、米质优,... 南京市高淳区种子站于2013年、2014年对镇稻18早熟晚粳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并以武运粳23号为对照品种,综合评价其品种利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镇稻18平均穗数多、穗型较大、结实率和粒重较高、实收产量高、田间抗病性较好、米质优,建议加大推广力度,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镇稻18 示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系“97冬繁2”的直播栽培技术
5
作者 施标 万常照 +4 位作者 陆家安 侯根宝 张建明 范洪良 蔡炳祥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97冬繁2品种 直播栽培 生育前期 生育中期 生育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邦辉 徐晓杰 +4 位作者 徐玉峰 徐洁芬 石世杰 张庆 张岳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对机插秧和机直播2种播栽方式下的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进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武运粳30号单位面积穗数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呈... 对机插秧和机直播2种播栽方式下的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进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武运粳30号单位面积穗数明显增加、每穗颖花数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抽穗前和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抽穗后氮素累积量和抽穗后氮素累积比例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下降,施氮量对武运粳30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机插秧和机直播处理间表现趋势基本相同。武运粳30号机插秧和机直播处理在施氮量为270 kg·hm^-2时的产量水平最高,根据氮肥效应方程计算得出的氮肥适宜用量分别为290和283.3 kg·hm^-2。建议在大田生产中施氮量控制在270-2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武运粳30号 氮肥 栽插方法 产量 氮肥吸收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扬粳4038
7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新品种 优质高产 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里下河地区 品种权保护 肥力条件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晚粳“86优8号”示范园区栽培技术
8
作者 吴忠明 胡蓉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86优8号” 示范园区 栽培技术 生育指标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粳甬优8号直播栽培技术
9
作者 李产祥 贾世燕 《种子科技》 2009年第4期43-43,共1页
由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杂交晚粳新品种甬优8号是密穗型母本与长穗型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原名E24。该品种全生育期150天左右,属早熟晚粳稻;抗病、耐寒。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抗倒能力和穗期耐高温较强,并且较... 由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杂交晚粳新品种甬优8号是密穗型母本与长穗型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原名E24。该品种全生育期150天左右,属早熟晚粳稻;抗病、耐寒。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抗倒能力和穗期耐高温较强,并且较耐条纹叶枯病;米质优,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该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单晚),2007年通过湖北省审定(连晚),2008年通过浙江省引种认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2008年我区引种120kg,采用精量直播技术,亩播种量控制在0.7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直播栽培技术 早熟晚粳稻 抗白叶枯病 条纹叶枯病 新品种 杂交一代 全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粳稻新品种“宁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李莲 张丽林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南京农业大学 推荐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粳稻新品种“宁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华书 张丽林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31-32,共2页
“宁粳1号”(原名WOOI)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被列为国家超级水稻品种、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和农业部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我市2004~2006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 “宁粳1号”(原名WOOI)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被列为国家超级水稻品种、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和农业部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我市2004~2006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好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及里下河南部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特性 特征 南京农业大学 推荐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优良食味粳稻添“新丁”
12
《农家致富》 2018年第22期19-19,共1页
日前,江苏明天种业和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举办优良食味水稻“南粳3908”新品发布会。据介绍,该品种是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王才林研究团队联合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食味品质和适宜种植区域与“南粳5055”相同,但比“南... 日前,江苏明天种业和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举办优良食味水稻“南粳3908”新品发布会。据介绍,该品种是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王才林研究团队联合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食味品质和适宜种植区域与“南粳5055”相同,但比“南粳5055”穗型大、千粒重高、省肥、抗性好,易种好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江苏 适宜种植区域 新品发布会 粮食作物 联合选育 食味品质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新品种“常农粳4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菊英 端木银熙 +4 位作者 钟卫国 盛金元 苏月红 郑君 季向东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7-27,17,共2页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2004年2月 优质 早熟晚粳稻 武运粳7号 1996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高产稳产性 江苏省 配组选育 生产试验 综合表现 肥力条件 示范应用 农科所 常熟市 苏州市 抗性强 区试 稻区 苏南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运粳3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洁芬 朱邦辉 张庆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110,共2页
武运粳31号系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运2608(淮稻9号×武运粳23号)作母本,繁103(武运粳7号×宁粳3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经8代系谱选择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在3年中间试验和示范试种中,表现出穗型大、产量潜力高、米粒... 武运粳31号系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运2608(淮稻9号×武运粳23号)作母本,繁103(武运粳7号×宁粳3号)作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经8代系谱选择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在3年中间试验和示范试种中,表现出穗型大、产量潜力高、米粒外观佳、适口性好、熟期适宜、容易栽培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武运粳3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系)品比试验简报 被引量:7
15
作者 缪发华 张华书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40-41,共2页
为筛选适宜江苏省姜堰市种植的早熟晚粳稻品种,于2010年进行了早熟晚粳稻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扬粳4227"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且其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姜堰市张甸镇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水稻新品种 品种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武运粳23号的推广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志明 沈明 梅琴专 《中国种业》 2011年第5期75-76,共2页
武运粳23号(原名运2645)系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14)。2... 武运粳23号(原名运2645)系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014)。2010年全市常规粳稻面积1.3万hm^2,其中武运粳23号达到0.9万hm^2,占全市常规粳稻面积的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业科学研究所 应用 早熟晚粳稻 高产稳产 增产潜力 综合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启动
17
作者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5期12-12,共1页
日前,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申报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通知》,明确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总量5000万公斤。其中,用于救灾的种子1000万公斤。根据通知,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分为救灾和备荒两类。救灾储备种子主要... 日前,农业农村部下发《关于申报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通知》,明确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总量5000万公斤。其中,用于救灾的种子1000万公斤。根据通知,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分为救灾和备荒两类。救灾储备种子主要包括适宜灾后补种改种的常规稻(包括早籼稻和早熟晚粳稻)、马铃薯、大豆、杂粮杂豆等短生育期品种种子;备荒储备种子主要包括生产需求量大的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杂交品种和玉米水稻亲本种子、马铃薯原原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本种子 储备 灾备 杂交品种 早熟晚粳稻 马铃薯 救灾 早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镇稻11号
18
《农家致富》 2013年第16期19-19,共1页
镇稻11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3万.每穗实粒数122粒.结实率92... 镇稻11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穗型较大,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后期熟色好,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3万.每穗实粒数122粒.结实率92.3%.千粒重26.5克,株高100厘米.全生育期16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水稻 农业科学研究所 早熟晚粳稻 每穗实粒数 丘陵地区 全生育期 分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米越光518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上)
19
作者 陈贤伟 《农家致富》 2023年第23期22-23,共2页
越光518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与江苏越千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是江苏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光身稻优质软米品种。该品种在江苏省沿江稻区和苏南地区试种,表现出植株光滑少毛、综合抗性强、米质外观优... 越光518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与江苏越千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是江苏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光身稻优质软米品种。该品种在江苏省沿江稻区和苏南地区试种,表现出植株光滑少毛、综合抗性强、米质外观优、食味品质好、产量稳定、适应性广等优点。现将其品种的优质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发展 综合抗性 沿江稻区 光身稻 武进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软米 早熟晚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稻10号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20
作者 高金成 张继本 +2 位作者 张选怀 袁敖根 项忠兰 《农业装备技术》 2007年第6期40-41,共2页
镇稻10号是镇江市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0。经镇江市几年示范试验,一般产量650kg/667m^2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5%以上,具有700k... 镇稻10号是镇江市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0。经镇江市几年示范试验,一般产量650kg/667m^2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5%以上,具有700kg以上的超高产潜力。熟期与武运粳7号(9746)相仿,适宜于沿江、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超高产潜力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武运粳7号 技术 优质高产 示范试验 肥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