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共早期领导人与大革命失败前的“二七”纪念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良明
黄飞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8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收集、整理与研究”(11&ZD07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二七惨案发生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惨案发生后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先后发表一系列纪念二七惨案的文章。文章剖析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镇压京汉劳工运动的原因,充分肯定了"二七"在中国革命运动史上的价值,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经验教训,并号召继承"二七"先烈的革命精神。这对推动当时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现今,在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重温这些重要著述,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领导人
遗著
“二七”纪念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K261.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教育思想
- 2
-
-
作者
詹真荣
张晶
-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党政研究》
2016年第3期62-69,共8页
-
基金
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话语权建构视阈下的国外中国道路研究评析"(14YJC710045)
-
文摘
中共早期领导人教育思想是我党早期领导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在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教育弊端进行尖锐批判以及对中国新教育发展进行构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本文主要以1920年春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共领导人和中共中央文献关于教育的论述为基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探索中共早期领导人关于国民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
关键词
中共早期领导人
教育思想
中国共产党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体育思想与实践阐释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刘为坤
律海涛
何叙
鲁梦梦
-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休闲学院
-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8,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知识分子体育思想理性认知的百年逻辑演变1919-2019”(19BTY111)。
-
文摘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体育思想与实践,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的基础。时值建党百年之际,从本体论、认知论及方法论层面诠释党早期领导人体育思想极具历史意义。党早期领导人的体育思想与实践表明:本体论层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实现了对本土体育要素与精神的整合,完成了体育作为促进人全面发展手段的主体性构建;认知论层面,阐明了体育之于个人、社会及国家三重维度的价值——“身心皆适”“体育为民”和“动以卫国”;方法论层面,表明了其体育思想与实践的精髓在于对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思想底色的确立、对以“国族构建”为目标的体育革命的实践、对以“科学发展”为理念的体育道路的探索。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领导人
体育思想
体育实践
体育发展道路
-
Keyword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arly leaders
sports ideology
sports practice
path of sports development
-
分类号
G8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报刊编辑出版活动与理念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周昊宇
汪启明
-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9-53,共5页
-
基金
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四川新华)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优质阅读内容资源库建设”(R114521H01001)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创办进步报刊、建设党的舆论阵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中共早期领导人创办、编辑和负责的进步刊物,对其编辑出版活动实践进行研究发现,党的报刊编辑理念一脉相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内容上注重质量,在传播上倡导创新,同时也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与发展。百年寻根,回顾与总结中共早期领导人编辑出版进步报刊的实践经验及其精神理念,有利于继续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领导人
进步报刊
编辑思想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中共建党前后《人道报》对中国革命的报道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肖琦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86,共5页
-
文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经由日本、苏俄和法国三个渠道。在这三个渠道中,学界对五四运动前日本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及对中国之影响、十月革命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均有广泛的讨论。对法国渠道的讨论则主要聚焦于中共早期领导人,尤其是周恩来、蔡和森等人在法勤工俭学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接受及斗争实践。法国共产党机关报《人道报》(L’Humanité)是周恩来、蔡和森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在法勤工俭学期间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法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媒介。[HT6]①[HT]《人道报》对中国革命有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反映出法国共产党——一个与中共几乎同时创立且曾经同为共产国际支部的政党怎样的发展历程?百年沧海变桑田,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艰辛。
-
关键词
法国共产党
建党初期
中共早期领导人
勤工俭学
共产国际
早期传播
斗争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李达:党的一大会议召集人
- 6
-
-
作者
黄晗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21年第10期12-12,共1页
-
文摘
李达,1890年出生于湖南永州,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立志报国的李达,在日本留学时选择攻读理科,力图实业救国、科技救国。五四运动爆发后,李达开始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先后发表了《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还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
关键词
实业救国
主要创始人
李达
湖南永州
会议召集人
党的一大
五四运动
早期领导人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