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艳军
王华荣
+1 位作者
李富利
于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11-2315,共5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电图改变分为NSTE-ACS和STE-ACS组,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就诊症状、是否表现为胸痛、从发病到就诊时间(院前时间)、从就诊到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溶栓等治疗的时间(急诊时间)、28 d是否死亡,如果死亡则记录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生存时间);记录患者来急诊即接受的检查的结果,包括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YO\CTNI)、D-二聚体、NT-proBNP、LVEF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同时建立Cox回归模型,并绘制生存曲线,以分析NT-proBNP和LVEF对心梗后早期预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对NSTE-ACS和STE-ACS组分析发现,NSTE-ACS组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比例低于后者(33.6%vs.70.1%,P=0.003),院前时间长于后者(67.92±116.89 vs.30.65±55.59,P=0.006),CTNI(4.37±12.53 vs.9.62±18.00,P=0.011)和LVEF(53.51±14.51 vs.56.26±12.30,P=0.019)低于后者,NT-proBNP高于后者(2 288.37±4 612.10 vs.1 506.84±1 722.51,P=0.038),而病死率高于前者(15.3%vs.6.8%,P=0.036)。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提示LVEF与28 d病死率负相关(B=-0.097,P=0.022),ROC曲线下面积0.783,NT-pro BNP与LVEF进行拟合后绘制ROC曲线下面积0.901,提示评价效果优于单一因素。且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3,P=0.001),Cox回归模型生存曲线提示LVEF(B=0.401,P=0.045)越大,生存时间越长,NT-proBNP(B=0.00,P=0.931)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对症状不典型的NSTE-ACS患者的危险程度作出评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原
左心室射血分数
症状不典型
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早期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艳军
王华荣
李富利
于健
机构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11-2315,共5页
基金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08276101D-20D)
文摘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电图改变分为NSTE-ACS和STE-ACS组,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就诊症状、是否表现为胸痛、从发病到就诊时间(院前时间)、从就诊到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溶栓等治疗的时间(急诊时间)、28 d是否死亡,如果死亡则记录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生存时间);记录患者来急诊即接受的检查的结果,包括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YO\CTNI)、D-二聚体、NT-proBNP、LVEF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同时建立Cox回归模型,并绘制生存曲线,以分析NT-proBNP和LVEF对心梗后早期预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对NSTE-ACS和STE-ACS组分析发现,NSTE-ACS组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比例低于后者(33.6%vs.70.1%,P=0.003),院前时间长于后者(67.92±116.89 vs.30.65±55.59,P=0.006),CTNI(4.37±12.53 vs.9.62±18.00,P=0.011)和LVEF(53.51±14.51 vs.56.26±12.30,P=0.019)低于后者,NT-proBNP高于后者(2 288.37±4 612.10 vs.1 506.84±1 722.51,P=0.038),而病死率高于前者(15.3%vs.6.8%,P=0.036)。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提示LVEF与28 d病死率负相关(B=-0.097,P=0.022),ROC曲线下面积0.783,NT-pro BNP与LVEF进行拟合后绘制ROC曲线下面积0.901,提示评价效果优于单一因素。且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3,P=0.001),Cox回归模型生存曲线提示LVEF(B=0.401,P=0.045)越大,生存时间越长,NT-proBNP(B=0.00,P=0.931)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对症状不典型的NSTE-ACS患者的危险程度作出评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N末端脑钠肽原
左心室射血分数
症状不典型
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早期预后评估
Keywords
LVEF
NT.proBNP
untypical
NSTE.ACS
early prognosis assessment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赵艳军
王华荣
李富利
于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