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音乐”与“纯诗”:存在主义诗学上的建构与升华——兼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通约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经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6,163,共6页
追求"纯诗"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共同创作取向。而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则是存在主义诗学不可或缺的主题话语,一方面在存在主义话语体系中音乐(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音乐是本原性的...
追求"纯诗"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共同创作取向。而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则是存在主义诗学不可或缺的主题话语,一方面在存在主义话语体系中音乐(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音乐是本原性的艺术"因而最逼近象征诗歌的艺术特质。法国象征主义诗潮和中国早期象征诗派都在存在主义诗学的价值层面进行自觉的实践和理论的建构,将"音乐性"或"音乐精神"视为"纯诗"的艺术内核和美学本质,亦即,"纯诗"中的"音乐"境界不仅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也是象征主义诗艺的至高理念。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语境和艺术背景又使得两者的象征诗作呈现出某些创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
主义
诗
歌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
诗
学
早期象征诗派
法国
象征
主义
诗
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墟美学”上的象征化诗歌——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存在主义创作倾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经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54,共5页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之间的对应性关系不仅建立在象征诗艺上,更体现在存在主义哲学观上。本雅明的"废墟美学"说是对早期象征派诗作最为确切的话语表述:一方面,早期象征诗派创作是在古典式象征"废墟"...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之间的对应性关系不仅建立在象征诗艺上,更体现在存在主义哲学观上。本雅明的"废墟美学"说是对早期象征派诗作最为确切的话语表述:一方面,早期象征诗派创作是在古典式象征"废墟"中的重构;另一方面,只有在现代人有关存在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或象征。就早期象征诗派的存在主义诗作而言,可分为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恶之花"和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的"花之恶"两类,两者都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唯美传统和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结合起来,以建立一种充分依托艺术把握或美学体验的心灵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象征诗派
废墟美学
恶之花
花之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与“纯诗”:存在主义诗学上的建构与升华——兼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通约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经建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6,163,共6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批准号:1011246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略>(批准号:10A084)
文摘
追求"纯诗"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共同创作取向。而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则是存在主义诗学不可或缺的主题话语,一方面在存在主义话语体系中音乐(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的原动力,另一方面"音乐是本原性的艺术"因而最逼近象征诗歌的艺术特质。法国象征主义诗潮和中国早期象征诗派都在存在主义诗学的价值层面进行自觉的实践和理论的建构,将"音乐性"或"音乐精神"视为"纯诗"的艺术内核和美学本质,亦即,"纯诗"中的"音乐"境界不仅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也是象征主义诗艺的至高理念。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语境和艺术背景又使得两者的象征诗作呈现出某些创作差异。
关键词
象征
主义
诗
歌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
诗
学
早期象征诗派
法国
象征
主义
诗
潮
Keywords
Symbolic Poems
Existentialism Existentialism Poetics
Early Symbolic Poem
French Symbolism Poetr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墟美学”上的象征化诗歌——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存在主义创作倾向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经建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54,共5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项目编号:1011246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略"(项目编号:10A08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之间的对应性关系不仅建立在象征诗艺上,更体现在存在主义哲学观上。本雅明的"废墟美学"说是对早期象征派诗作最为确切的话语表述:一方面,早期象征诗派创作是在古典式象征"废墟"中的重构;另一方面,只有在现代人有关存在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或象征。就早期象征诗派的存在主义诗作而言,可分为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恶之花"和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的"花之恶"两类,两者都将中国传统艺术的唯美传统和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结合起来,以建立一种充分依托艺术把握或美学体验的心灵现实。
关键词
早期象征诗派
废墟美学
恶之花
花之恶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音乐”与“纯诗”:存在主义诗学上的建构与升华——兼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通约性
杨经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废墟美学”上的象征化诗歌——论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存在主义创作倾向
杨经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