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未来理想社会
1
作者 陈志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在早期著作中 ,马克思不赞同当时流行的种种“共产主义”学说 ,他明确地把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看来 ,当时流行的种种共产主义只是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在早期著作中 ,马克思不赞同当时流行的种种“共产主义”学说 ,他明确地把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称之为“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看来 ,当时流行的种种共产主义只是社会主义原则的一个片面的实现 ,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中介、一个环节 ,它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肯定 ,不是最理想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早期著作 未来理想社会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早期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研读笔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29-33,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是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内容,表现为把抽象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具体化为物质生产活动并由此出发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自由自觉的劳动虽然不再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出发点,但它...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是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内容,表现为把抽象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具体化为物质生产活动并由此出发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自由自觉的劳动虽然不再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即是价值理想和目标,是关系到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早期思想体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但是不存在科学与不科学、正确与不正确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与其后来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需要我们从思想史整体角度来全面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著作 感性活动 自由自觉的劳动 抽象规定 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语法著作的复句学说
3
作者 谢晓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03-108,12,共7页
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大凡比较全面描写语法事实,比较全面论述语法单位的著述,都或详或略地描写论述了复句。就体例看,这些著述可分两类。一类不设专章节,把复句内容糅合进有关部分去描写论述。《口语文法》是廖庶谦依据自己对语法发... 在现代汉语语法学史上,大凡比较全面描写语法事实,比较全面论述语法单位的著述,都或详或略地描写论述了复句。就体例看,这些著述可分两类。一类不设专章节,把复句内容糅合进有关部分去描写论述。《口语文法》是廖庶谦依据自己对语法发生发展阶段的理解写成的。在他看来,不同类型的复句产生于不同阶段,“复句”必然不能自成章节。此外,还有一些著述由于作者认识上的原因,也把复句分散开来讲,如邹炽昌的《国语文法响导》。另一类(多数)设专章节描写论述。就描写论述的内容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复句 早期语法著作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中国文法 包孕句 语法学家 新著国语文法 现代语法 复合句 不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批判与思想方法转换
4
作者 李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面对欧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国家治理问题,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莱茵报》时期主要批判普鲁士官僚制度的治理缺陷,开始了对理性国家观的怀疑。经过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视野的时空拓展,以及在... 面对欧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国家治理问题,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莱茵报》时期主要批判普鲁士官僚制度的治理缺陷,开始了对理性国家观的怀疑。经过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视野的时空拓展,以及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确立的立场和方法,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批判由政治国家深入到市民社会领域,指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症结。马克思在不断深化的国家治理批判中,实现了向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转换,理解这一过程对于剖析当下推进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有重要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早期著作 国家治理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语
5
作者 杨庭硕 罗康隆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4期1-1,共1页
有机会在这里推荐周琼博士的力作是本栏目的荣幸。周琼博士目前任教于云南大学,是该校西南环境史研究所的骨干,其早期著作多次获得学术界的赞誉,本刊推出的《土司制度与民族生态环境之研究》一文更具特殊意义。学界对土司制度的研究... 有机会在这里推荐周琼博士的力作是本栏目的荣幸。周琼博士目前任教于云南大学,是该校西南环境史研究所的骨干,其早期著作多次获得学术界的赞誉,本刊推出的《土司制度与民族生态环境之研究》一文更具特殊意义。学界对土司制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纵观已有成果大多聚焦于对政治层面的探讨,而且是将土司制度作为一种过时的、需要淘汰的政治实体去加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土司制度 研究成果 云南大学 早期著作 生态环境 政治层面 政治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本期部分论文的评介——对《1843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初探》一文的评介
6
作者 高齐云 《江海学刊》 1982年第5期112-112,共1页
本期有部分文章,在寄来的时候,曾附有指导教师(或专家)的简短评介。还有个别文章,是我们寄请有关专家审阅时,专家写来的意见。这些评介性的意见,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特附载于下。如何理解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市民社会”的概... 本期有部分文章,在寄来的时候,曾附有指导教师(或专家)的简短评介。还有个别文章,是我们寄请有关专家审阅时,专家写来的意见。这些评介性的意见,对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特附载于下。如何理解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市民社会”的概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关键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这个问题的具体研究还比较少。苏联巴加图利亚在《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中,用所谓“代换”的方法,把“市民社会”的概念说成是相当于“经济基础”或“生产关系的总和”的概念。这样,实际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市民社会” 评介 概念 论文 指导教师 早期著作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二分问题”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指向
7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5-16,共2页
在本期《研究“二分问题”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指向》一文中,郝孚逸编审认为,研究“二分问题”是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概念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约束”的矛盾、也就是人的社会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矛盾,演化成分工... 在本期《研究“二分问题”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指向》一文中,郝孚逸编审认为,研究“二分问题”是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概念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约束”的矛盾、也就是人的社会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矛盾,演化成分工与分配的矛盾,找到了一条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向 人的生存 收入差距 唯物史观 早期著作 根本性 恩格斯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校专家——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专业于咏华教授
8
《学习论坛》 2005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于咏华.中共党员,1958年11月12日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1984年7月郑州大学哲学系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进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人学、马克思早期著作,2001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于咏华.中共党员,1958年11月12日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1984年7月郑州大学哲学系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进修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人学、马克思早期著作,2001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获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人学学会理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委党校 哲学专业 教授 2001年7月 专家 北京师范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1958年 1984年 哲学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 中共党员 学士学位 郑州大学 北京大学 早期著作 研究生班 行政学院 遂平县 河南省 哲学系 毕业 人学 进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