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维新思想与传统儒学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仁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01-105,100,共6页
关键词 早期维新思想家 封建专制主义 民本主义 传统儒学 郑观应 封建专制制度 洋务派 政治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维新派思想家对公司理论的宣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0-95,共6页
19世纪中后期,正当中国公司制度建设被“官督商办公司”引入歧途,国人对“公司”二字日趋反感之时,早期维新派思想家开始了对科学的公司理论的积极宣传。笔者认为,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宣传,不仅为中国公司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世纪中后期,正当中国公司制度建设被“官督商办公司”引入歧途,国人对“公司”二字日趋反感之时,早期维新派思想家开始了对科学的公司理论的积极宣传。笔者认为,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宣传,不仅为中国公司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增进了国人对公司的理性认识,而且促进了清政府官员对民办公司态度的转变,为20世纪中国社会公司意识的全面高涨和公司经济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理论 早期维新思想家 公司意识 官督商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早期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分离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剑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2期60-65,共6页
【正】 作者曾在《关于洋务思想体系及其评价》一文中提出: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历史作用都必须受到时代和条件的制约。当19世纪6、70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界面临着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时代条件下,以“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洋务思想起过解放思想... 【正】 作者曾在《关于洋务思想体系及其评价》一文中提出: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历史作用都必须受到时代和条件的制约。当19世纪6、70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界面临着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时代条件下,以“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洋务思想起过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当8、90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界面临的已不再是要不要学西方而是究竟向西方学习什么的时代条件下,洋务思想坚持反对对中国封建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从而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性,成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运动继续向前推进的反动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思想家 早期维新思想家 学习西方 中体西用 中国社会 向西方学习 中法战争 洋务派 资产阶级 进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健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29-32,共4页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朱健华鸦片战争以暴力的形式,将中国的历史推入近代社会,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迫逐渐向外部世界打开,而外交问题亦随之提上了日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跳出“夷夏之防”的圈子,从全新的角度思考近代外交问题,学...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朱健华鸦片战争以暴力的形式,将中国的历史推入近代社会,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迫逐渐向外部世界打开,而外交问题亦随之提上了日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跳出“夷夏之防”的圈子,从全新的角度思考近代外交问题,学习近代外交知识,也提出了一些近代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外交思想 王韬 洋务运动 外交活动 变法自强 早期维新思想家 知识分子 《循环日报》 西方列强 西方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韬的社会伦理思想探析
5
作者 鞠方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王韬(1828—1897),是近代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史学家。关于王韬的政治思想,史学思想,学者们已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论述,然而对于他的社会伦理思想,还很少有人给以充分的重视和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对王韬社会伦理思想的... 王韬(1828—1897),是近代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史学家。关于王韬的政治思想,史学思想,学者们已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和论述,然而对于他的社会伦理思想,还很少有人给以充分的重视和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对王韬社会伦理思想的内容,其形成的社会基础、意义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伦理思想 王韬 男女平等 男女并重 思想探析 一夫多妻制 康有为 洋务运动 早期维新思想家 妇女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体西用”与中国近代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魏立安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中体西用”不仅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也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和维新派的理论武器。二者有承袭关系,但也有本质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中体西用”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最终推翻封建统治打开了缺口,而且为推动中国... “中体西用”不仅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也是早期维新思想家和维新派的理论武器。二者有承袭关系,但也有本质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中体西用”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开了社会风气之先,为最终推翻封建统治打开了缺口,而且为推动中国思思文化、政治、经济近代化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缓慢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体西用 近代化 洋务派 早期维新思想家维新 张之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
7
作者 梁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43-144,共2页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梁波偶见侯宜杰先生《清末立宪运动史》,随便翻阅,竟不能释手。细细读来,启示良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史学界对立宪派研究不够,且大部持否定态度。至六、七十年代,台...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梁波偶见侯宜杰先生《清末立宪运动史》,随便翻阅,竟不能释手。细细读来,启示良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史学界对立宪派研究不够,且大部持否定态度。至六、七十年代,台湾同行在这一领域率先推出一批颇具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改革 清末立宪 二十世纪初 立宪运动 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派 运动史 历史地位 早期维新思想家 革命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