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应用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策略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江薇薇 李月 孙素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策略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行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1...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策略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行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试验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策略,试验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EGDS策略。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PICU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20)。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P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EGDS策略在PICU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儿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PICU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策略 机械通气 镇静 儿科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2
作者 卞红 刘海英 +2 位作者 俞萍 孙芹 朱晔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期间入院的5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镇痛、镇静及ICU常规肢体活动护理,干... 目的:分析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期间入院的5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镇痛、镇静及ICU常规肢体活动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镇静剂用量、舒适度、谵妄发生率、肌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一次性成功拔管率。结果:干预组患者镇静剂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肌力、一次性成功拔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可减少镇静剂使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一次性成功拔管率,降低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住院天数,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SH理念 镇静策略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护理应用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廖阿丽 陈美容 刘功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9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镇痛镇静(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护理应用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 目的探究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镇痛镇静(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护理应用于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支持,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短,镇痛镇静药物使用次数较少,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均<0.05)。出院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均比入院时高,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比入院时低(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呼吸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均更优(P均<0.05)。结论基于eCASH理念的最小化镇静策略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护理能够改善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其恢复时间,降低其氧化应激反应,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舒适化镇痛镇静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活动干预联合目标导向型镇静策略在机械通气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伍峻仪 吴娜 +1 位作者 彭玲英 朱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评价ICU机械通气肿瘤患者给予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和目标导向型镇静策略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ICU病房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24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和... 目的评价ICU机械通气肿瘤患者给予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和目标导向型镇静策略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ICU病房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24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和标准镇静策略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和目标导向型镇静策略干预。采用RASS镇静程度评估表评估患者48 h内镇静程度,比较两组预后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48 h浅镇静达标率(56.45%)明显高于对照组(37.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谵妄发生率(11.29%)、ICU获得性衰弱率(22.58%)、物理约束率(20.97%)和气管插管拔管率(8.06%)均低于对照组,MRC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7 d内拔管率(85.48%)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和目标导向型镇静策略联合干预,有助于ICU机械通气肿瘤患者尽早达到浅镇静目标,降低谵妄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多元化活动护理 目标导向镇静 ICU机械通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7
5
作者 徐建宁 汪国建 冯洁惠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0月收治ICU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2例采用EGDS策略;对照组34例采用标准化镇静策略。比较...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策略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0月收治ICU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76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2例采用EGDS策略;对照组34例采用标准化镇静策略。比较两组48h内浅镇静达标率、谵妄发生率及ICU住院日。结果干预组48h内浅镇静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谵妄发生率及ICU住院日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EGDS策略相对安全、可行,较标准化镇静策略能更有效使ICU机械通气患者达到早期浅镇静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镇静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标准化镇静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张春林 张朝贵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9期95-95,9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治疗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AE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治疗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AE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及机械通气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入住ICU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率、VAP发生率和院内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镇静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能减少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序贯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洪州 邓丽娟 +1 位作者 汤秦 程森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8期74-7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5月于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标准镇静方案)和观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5月于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标准镇静方案)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每组各45例,镇静目标RASS评分为-2~1分,首剂负荷及维持剂量均按照说明书进行。比较两组达到理想镇静水平时间、患者唤醒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达到理想镇静水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后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机械通气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定24 h时血浆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施行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是可行的,镇静效果满意,可缩短ICU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早期目标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