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发生率的影响
1
作者 孙建丽 张菲菲 郑利娜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后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9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68)在损伤24 h后实施...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后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9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68)在损伤24 h后实施气管切开术,观察组(n=52)患者在损伤24 h内实施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情况、住院情况、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以及血气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呼吸衰竭发生率、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清HMGB-1和esRAGE水平、Pa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控制率、出院时GCS评分、PaO_(2)和Sp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显著减少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卉 钱厚霖 +2 位作者 刁正文 杨敏 周述芝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ET组)和晚期气管切开组(LT组)。E...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ET组)和晚期气管切开组(LT组)。ET组患者在入院7 d内行气管切开术,LT组患者在入院7 d后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不同气管切开时间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与LT组比较,ET组患者入院时合并低氧血症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1.88%)低于LT组肺部感染发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LT组(P<0.05);ET组肌松剂使用率、呼吸衰竭比例明显低于LT组(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镇静剂使用率、出院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住院死亡率和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时低氧血症可作为重型脑外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的指标之一。重型脑外伤患者选择早期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可减少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但不能改善出院GOS评分和住院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重型脑外伤 治疗效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方锦才 孙玉琳 +3 位作者 杨欣刚 安海龙 刘海龙 仲晓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8期968-969,共2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事故及工伤逐年增加,颅脑外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2],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事故及工伤逐年增加,颅脑外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2],及时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改善缺氧,改善脑灌注压,防止肺部感染发生.现对本科收治作气管切开的30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气管切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 救治 颅脑损伤患者 经济发展 交通事故 颅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洪涛 王西青 李国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380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运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380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9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运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治疗后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2.11%、高碳酸血症发生率0及病死率0.5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7%、3.68%、4.7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开展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出血 早期气管切开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托溴铵雾化联合早期气管切开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芳 韩冰 +1 位作者 苏桂娟 崔莹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2216-2218,共3页
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雾化联合早期气管切开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56)。均... 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雾化联合早期气管切开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56)。均行对症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注射用糜蛋白酶+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早期气管切开,研究组接受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早期气管切开。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记录两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9.29%(22/56),低于对照组的59.18%(2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控制率为90.91%(20/22),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率为62.07%(18/29),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 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 2水平均升高,PaCO 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P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 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术后采用M胆碱受体阻断剂雾化联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肺部感染控制率,改善酸碱平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M胆碱受体阻断剂 早期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文宜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2期60-60,62,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45.47±7.1... 目的研究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45.47±7.16)岁,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方法治疗,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详细记录术后患者产生的并发症及病死情况,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与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气管切开7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海龙 张玉清 陶立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昏迷患者 重症颅脑损伤 重度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高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549-550,共2页
目的:对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对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4例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采用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早期气... 目的:对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对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4例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采用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对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 脑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内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柱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内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颅内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时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事...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颅内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颅内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时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1.41±2.06)d短于对照组的(28.57±3.13)d,生理机能评分(78.31±5.35)分、健康情况评分(81.25±4.51)分、社会功能评分(75.15±5.42)分、情感功能评分(78.24±5.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9.31±3.25)、(48.25±4.12)、(44.35±3.81)、(52.12±4.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出血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颅内出血 效果 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天禄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21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按照盲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34例)和常规组(34例)。常规组进行常...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按照盲选抽签法分为研究组(34例)和常规组(34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比常规组(82.35%)高(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常规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9.68±6.43)分]比研究组[(30.54±3.98)分]高(P<0.05)。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2.94%)比常规组(20.59%)低,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其神经功能,降低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早期气管切开 脑出血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红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发病24 h内)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发病24 h后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比... 目的研究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发病24 h内)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发病24 h后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球氧饱和度(CjvO_(2))、脑动脉-静脉氧浓度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jvO_(2)、CERO_(2)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DA-jvO_(2)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jvO_(2)(100.17±6.30)ml/L、CERO_(2)(43.78±5.46)%均高于对照组的(94.40±5.53)ml/L、(39.07±4.22)%,DA-jvO_(2)(49.92±2.57)ml/L低于对照组的(54.03±3.76)m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SE、GFAP、S100-β及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5.20±0.57)μg/L、GFAP(2.20±0.23)ng/L、S100-β(0.13±0.02)ng/ml及NIHSS评分(4.28±1.0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7.96±0.95)μg/L、(4.37±0.56)ng/L、(0.32±0.06)ng/ml、(7.38±1.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44%及死亡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1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应用于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改善,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出血 早期气管切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小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0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皋博爱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8例患者分为常规切开组(24例)和早期切... 目的 :探讨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如皋博爱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8例患者分为常规切开组(24例)和早期切开组(24例)。为这两组患者均应用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对早期切开组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对常规切开组患者进行常规气管切开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病情得到控制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结果 :早期切开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切开组患者,其病情得到控制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切开组患者,其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常规切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术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肺部感染、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残疾率和死亡率,缩短其病情得到控制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 肺部感染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夏晓华 倪春华 黄建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早...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早期经皮气管旋切(PDT)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PDT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改善其脑组织缺血、缺氧的表现,有效控制其病情,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脑出血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 经皮气管旋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锦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6期25-26,共2页
目的 :研究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江油市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 :研究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江油市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所致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 颅脑外伤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孝礼 岳林 卫正洪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0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有利于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 脑出血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气管切开结合振动排痰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窒息风险及肺部感染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小倩 李洛瑶 董海昆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54-956,1021,共4页
目的:研究超早期气管切开结合振动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我科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在颅脑损伤12-24 h内实施气管切开结合振动... 目的:研究超早期气管切开结合振动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我科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在颅脑损伤12-24 h内实施气管切开结合振动排痰,观察组49例在颅脑损伤12 h内实施气管切开结合振动排痰,对比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和气道窒息发生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_(2))、pH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第6 d两组Ⅱ、Ⅲ、Ⅳ度痰液黏稠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切开后第2、4、6 d日排痰量和第6 dⅠ度痰液黏稠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和气道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2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气管切开结合振动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排痰效果,降低肺部感染、气道窒息和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20%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重型颅脑损伤 血气分析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49例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对照组49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血氧饱和度(SaO_(2))均较高,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减轻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应用在重度颅脑损伤中对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爱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应用在重度颅脑损伤(STBI)中对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STBI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伤后<48 h实施气管切开,对照组伤后>48 h再实施气管切开。结果:研究组NIHSS分低于对照组,ADL评...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应用在重度颅脑损伤(STBI)中对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STBI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伤后<48 h实施气管切开,对照组伤后>48 h再实施气管切开。结果:研究组NIHSS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Fugl-Meyer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BI在早期应用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和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重度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临床体会
19
作者 黄仕光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79-80,共2页
从2001年2月至2011年2月,对我院收治29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采用气管切开及综合治疗,发现早期(伤后6h)施行气管切开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早期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及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季丽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及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0例患者均进行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在此期...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及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0例患者均进行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在此期间,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这2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其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有1例,出现痰痂的患者有1例,无1例患者出现气管套管脱出的情况,且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的气管切开术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出血 早期气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