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述成都早期无政府主义组织的革命活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管文虎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7-75,共9页
-
文摘
无政府主义思潮先于马克思主义传入巴蜀,自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在成都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都早期无政府主义者主要信仰和推崇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和他的《互助论》。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户主义思想体系,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形成的,他主张革命胜利后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要归全社会所有,同时立即实行按需分配。《互助论》是一本以互助合作来解释生物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书。
-
关键词
早期无政府主义
巴金
无政府主义者
成都
革命活动
无政府共产主义
四川
月报
团中央
安那其主义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初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沈骏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45-55,共11页
-
文摘
无政府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十九世纪上半叶出现于欧洲.它最早的提倡者是德国的施蒂纳(1806—1856),其主要代表人物则是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俄国的巴枯宁(1814—1876)和克鲁泡特金(1842—1921).他们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力和权威,认为国家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幻想在一天之内完全消灭任何形式的国家而建立一个“无命令、无权利、无服从、无制裁、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间有着根本的分歧。列宁曾明确地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区别是在于:(1)马克思主义者的目的是完全消灭国家,但他们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革命把阶级消灭之后,在导向国家消亡的社会主义建立起来之后,这个目的才能实现;无政府主义者则希望在一天之内完全消灭国家。
-
关键词
中国无政府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
无政府主义者
社会主义思潮
早期无政府主义
孙中山
刘师复
工人运动
辛亥革命
革命党人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刘师培无政府主义思想活动述评
- 3
-
-
作者
翟文奇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25-28,共4页
-
文摘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股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20世纪初年,中国传播无政府主义也成为一种时尚。1903年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兴起,出现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浪头,这对当时的政治生活、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刘师培就是当时热衷于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活动评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打算谈谈自己的看法。
-
关键词
早期无政府主义
近代中国
世纪初
小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想
无政府主义者
政治思潮
述评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早期江亢虎的“三无主义”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汪佩伟
李炤曾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5-9,40,共6页
-
文摘
早期江亢虎的“三无主义”研究汪佩伟,李炤曾在对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研究中,人们一般较多地注目于刘师培、张继、何震等《天义》报派,以及张静江、李石曾、吴敬恒等《新世纪》杂志派,但对江亢虎的早期“三无主义”思想很少论及。实际上,江亢虎的以破除家庭为中...
-
关键词
江亢虎
中国无政府主义
早期无政府主义
《大同书》
家庭主义
新世纪
康有为
婚姻家庭制度
“大同”思想
无宗教
-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八七年总目录
被引量:1
- 5
-
-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93-96,共4页
-
-
关键词
社科版
总目录
四川师范大学
廖平
晚唐杂文
联系范畴
早期无政府主义
戊戍维新运动
初唐“四杰”
反义同词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本刊一九八一年总目录
- 6
-
-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123-124,共2页
-
-
关键词
辛亥革命前后
总目录
鲁迅
报告文学
初探
马克思恩格斯
辩证思维规律
早期无政府主义
湘鄂西
否定之否定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