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收获计划”影响及广西的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黄耀东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4-99,共6页
"早期收获计划"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货物贸易领域的一块"试验田",是拥有18亿人口的中国—东盟大市场走向全面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①。具有众多国家一级口岸和二级口岸的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是&... "早期收获计划"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货物贸易领域的一块"试验田",是拥有18亿人口的中国—东盟大市场走向全面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①。具有众多国家一级口岸和二级口岸的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是"早期收获计划"最直接的受惠者和来自东盟冲击最直接的对象。兼有优势和挑战的广西在"早期收获计划"下现况如何?如何利用"早期收获计划",规避各种风险和劣势?这将是文章要着重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收获计划 中国—东盟大市场 风险 劣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靖 宋志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7-21,共5页
2002年11月4日,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早期收获计划 中国 农产品 农业影响 出口规模 出口产品 出口市场 产品竞争力 中国—东盟贸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强度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庄丽娟 郑旭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91,共10页
基于贸易强度视角分析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效应,运用ARIMA模型与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及出口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使东盟成为中国热带水果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与出口市场,区域... 基于贸易强度视角分析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效应,运用ARIMA模型与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及出口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使东盟成为中国热带水果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与出口市场,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互补性较强。CAFTA的建立能在短期内促进双方热带水果贸易流量增加,但长期作用不明显,自贸区外贸易转移效应短期内亦不突出。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双边直线距离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热带水果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未来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热带水果 贸易强度 早期收获计划 贸易转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对我国热作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莉 周峰 《中国热带农业》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初全面建成(以下简称自贸区)。东盟国家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资源丰富,是世界热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地区。在自贸区谈判中,热作产品成为东盟国家关注的重点,热作产业在自贸区建设... 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初全面建成(以下简称自贸区)。东盟国家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资源丰富,是世界热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地区。在自贸区谈判中,热作产品成为东盟国家关注的重点,热作产业在自贸区建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使自贸区建设尽快取得实效,双方于2004年初开始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绝大多数热作产品被包括在第一批降税清单中。经过几轮密集的降税,2006年绝大多数热作产品关税降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热作产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早期收获计划 亚热带地区 热作产品 东盟国家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