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受早期扰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潘慧敏 左建航 宋嵘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1-3136,共6页
为研究粗骨料尺寸对混凝土受早期扰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的不同将试验分为5组,通过振动台对凝结硬化期的混凝土施加扰动,研究了粗骨料最大粒径存在差异时,混凝土力学性能受扰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扰动使各组混凝土... 为研究粗骨料尺寸对混凝土受早期扰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的不同将试验分为5组,通过振动台对凝结硬化期的混凝土施加扰动,研究了粗骨料最大粒径存在差异时,混凝土力学性能受扰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扰动使各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较基准混凝土下降,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同,受扰混凝土强度的降低程度也不同。粗骨料最大粒径为16 mm时,扰动使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18.5%,抗折强度降低30.0%,混凝土受扰损伤因子最大,达到了11.7%,对扰动的影响最敏感;粗骨料最大粒径为20 mm时,受扰混凝土抗压强度仅下降4.9%,抗折强度下降9.2%,受扰损伤因子最小,仅为2.4%,对早期扰动的敏感度最低。SEM分析和压汞测试结果均显示混凝土受扰后裂缝和孔隙增多,粗骨料最大粒径16 mm的混凝土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受扰动的影响最大,佐证了扰动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粗骨料最大粒径 早期扰动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扰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后的受荷损伤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潘慧敏 王树伟 赵庆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0,共8页
基于损伤力学原理,考虑初凝至终凝期间早期扰动和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造成的损伤,推导混凝土受压状态下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方程。通过侵蚀后的早期不同时刻受扰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及声发射采集结果分析,研究早期扰动对受侵蚀混... 基于损伤力学原理,考虑初凝至终凝期间早期扰动和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造成的损伤,推导混凝土受压状态下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方程。通过侵蚀后的早期不同时刻受扰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及声发射采集结果分析,研究早期扰动对受侵蚀混凝土的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并建立早期受扰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后的受荷损伤模型。结果表明:早期扰动会导致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降低,在初凝至终凝中间时刻受扰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降低幅度最大,分别降低了36.1%和34.5%;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方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与未受扰混凝土相比,受扰侵蚀混凝土受荷初期压密阶段更长,在初凝至终凝中间时刻受扰的混凝土在相对应力达到70%之前几乎都处于初始压密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扰动 硫酸盐侵蚀 声发射 损伤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