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辛普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闫继锋 李东旺 +3 位作者 董建增 张金盈 黄振文 刘瑞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方法 :49例发病 2 4小时内的 AMI患者随机分福辛普利组 2 6例和常规治疗组 2 3例。常规治疗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 ,福辛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方法 :49例发病 2 4小时内的 AMI患者随机分福辛普利组 2 6例和常规治疗组 2 3例。常规治疗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等 ,福辛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福辛普利 ,每次 10 mg,每日 1次。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 2周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活性、含量及其抑制物 (PAI- 1)活性。  结果 :治疗前福辛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 t PA活性、t PA含量、PAI- 1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P分别 >0 .0 5 )。治疗后 2周时福辛普利组 t PA活性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1) ,t PA含量、PAI- 1活性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分别 <0 .0 1)。  结论 :福辛普利能提高 AMI患者内源性纤溶活性 ,可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少 AMI后再梗塞事件和早期病死率的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药物疗法 福辛普利 纤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2
作者 陈曦 刘积平 +2 位作者 王玉欣 李东旭 李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7-45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 QT间期离散度 倍他乐克 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 二级预防 治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犬心肌缺血后冠脉再灌注损伤 Ⅰ、心肌梗塞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官大威 李德祥 朱宝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9-11,8,F002,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仅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中占首位,而且也是法医病理学鉴定中最常见的心脏性猝死原因。现代医学发展使临床上对早期心肌梗塞的患者可以实施冠昧溶血栓疗法,或冠脉搭桥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即冠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仅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中占首位,而且也是法医病理学鉴定中最常见的心脏性猝死原因。现代医学发展使临床上对早期心肌梗塞的患者可以实施冠昧溶血栓疗法,或冠脉搭桥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即冠脉再灌注,以期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梗塞范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后 心肌 法医病理学鉴定 急性 早期心肌梗塞 现代医学发展 冠状动脉再通 心血管疾病 溶血栓疗法 冠脉搭桥术 冠脉再灌注 猝死原因 缺血心肌 死亡率 心脏性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急性心肌梗死CTnI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贾建长 赵子琴 +2 位作者 顾云菊 沈忆文 陈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4-106,F003,共4页
目的研究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意义。方法结扎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制作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塞区域CTnI的变化,与HE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心肌梗塞组织,HE染色组尚未出现特征性梗... 目的研究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意义。方法结扎兔心脏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制作心肌梗塞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梗塞区域CTnI的变化,与HE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心肌梗塞组织,HE染色组尚未出现特征性梗死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可见CTnI分布以及含量变化,并且随着时间延长,变化区域扩大,且近心内膜心肌细胞同时出现变化。结论CTnI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以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TNI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法 冠状动脉左旋支 家兔 早期心肌梗塞 HE染色法 病理学意义 动物模型 含量变化 时间延长 心肌细胞 梗塞 左室支 I诊断 特征性 心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