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H3T3细胞恶变早期相关新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劲松 郑新民 陈诗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81,共9页
利用已建立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α(PTPα)诱导表达模型寻找与PTPα高表达导致NIH3T3细胞恶变早期相关的新基因 ,探索肿瘤早期形成的机理 .诱导PTPα表达 2 4h ,用差异显示逆转录PCR获得 65条差异片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些差异... 利用已建立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α(PTPα)诱导表达模型寻找与PTPα高表达导致NIH3T3细胞恶变早期相关的新基因 ,探索肿瘤早期形成的机理 .诱导PTPα表达 2 4h ,用差异显示逆转录PCR获得 65条差异片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些差异片段 .发现其中含有 2 9种已知基因 ,12种已知ESTs ,6种未知ESTs .对EST片段 ,利用芯片拼接 (insilicocloning)的方法获得 2条新的带有完整开放阅读框 (ORF)的全长cDNA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同源性、二级结构、功能模体(motif)、保守区、结构域和家族分布情况 ,并且对这 2条新全长cDNA进行部分克隆测序鉴定 ,用半定量RT PCR实验证实其差异表达的真实性 .结果表明 ,这 2条全长cDNA为新基因 (GenBankAY0 35 2 12 ,AY0 35 2 13) ,它们在PTPα诱导表达前后确实存在差异表达 ,并与细胞能量代谢及酶功能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α NIH3T3细胞恶变 肿瘤 早期形成机理 基因 鉴定 功能分析 DDRT-PCR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