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方艳艳 李华俊 +2 位作者 刘鹏 黄丽华 蒋梅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目的探究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 目的探究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士态度、心理疏导、护理水平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效促进其骨折愈合及步行能力的恢复,降低其足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结构化 早期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乏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赵淑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胃乏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参照组(n=29)、研究组(n=29)。参...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胃乏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分为参照组(n=29)、研究组(n=29)。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胃肠功能、生活质量、康复认知情况、心理健康状态、疼痛程度,并观察胃乏力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水平低于参照组,血浆胃泌素(GAS)、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高于参照组,各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康复认知评分高于参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参照组,胃乏力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可降低胃乏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疼痛程度、胃肠功能,并提高患者的康复认知、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早期康复护理 胃乏力 生活质量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吴静冰 柳艳芳 +2 位作者 林瑛 周巧芳 李芸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以8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以88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福建省立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镇痛及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压力、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2组的中文版ICU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及物理环境、人文环境、治疗环境、自我感受项目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与对照组的中文版ICU环境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对比,观察组更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ICU的停留时间和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均更短(P均<0.05)。2.27%与18.18%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经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95.45%与75.00%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经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基于风险管理的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降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ICU环境压力,缩短其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机械通气治疗 风险管理 团队式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监护室环境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发病机制与早期康复护理临床应用价值综述分析
4
作者 王婷 杜宇轩 +1 位作者 孙艺嘉 宋扬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6期13-16,共4页
脑梗死(CI)是一种以急性脑血管阻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好发于老年群体,若未及时采取对症治疗,较易诱发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通过早期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综合性干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提... 脑梗死(CI)是一种以急性脑血管阻塞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导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好发于老年群体,若未及时采取对症治疗,较易诱发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通过早期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综合性干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文中详细分析老年CI发病机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早期康复护理效果,以期为各基层医院老年CI患者综合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 脑梗死 发病机制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吴鹭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早期组,各4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早期组,各4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致残率、神经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早期组致残率低于常规组(P=0.015)。护理前,两组神经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于护理前,且早期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位亚娟 王静 张新勋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8-149,158,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GBS患者72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四肢肌力、日常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GBS患者72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四肢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下肢近端及远端肌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GBS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四肢肌力,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GBS 肌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机激发策略的早期康复护理促进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张苏迎 邱玲 江小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100-103,130,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激发策略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激发策略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动机激发策略的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3%vs.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74%%vs.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行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接受基于动机激发策略的早期康复护理后,其术后康复时间缩短,疼痛缓解,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提高,故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激发策略 早期康复护理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小宝 刘丽贞 +1 位作者 赵桂熔 柯小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 目的探讨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统计2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等。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自行排尿频次多于对照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比干预前更优(P均<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膀胱顺应性高于对照组,膀胱压力和逼尿肌压力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比干预前更优(P均<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改善其尿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尿动力学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早期康复护理与中频治疗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探讨
9
作者 张云 孙文杰 曹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2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早期康复护理联合中频治疗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标... 目的:分析标准化早期康复护理联合中频治疗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标准化早期康复护理联合中频治疗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HADS、SPBS)、吞咽功能(SSA)、不良事件、生活质量(SWAL-QOL)、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HADS评分、SPBS评分、SSA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SSA、SWAL-QOL评分、康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早期康复护理与中频治疗联合应用,利于患者心理状态、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改善,能够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早期康复护理 中频治疗 吞咽障碍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曹琴燕 薛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6期171-173,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于临床护理期间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62例对照组患者实...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于临床护理期间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6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5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评估并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能力。结果出院时、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和下肢)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更优,且2组患者的上述评估结果均较同组干预前更优,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期间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尽早康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肢体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早期康复护理对脱机成功率的影响
11
作者 何琳 李侃力 许健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0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索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筛选符合要求的行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支撑各项数据分析,患者筛选出64例,以2022年1月至12月为病例筛取时间段,按照系统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例数... 目的:探索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脱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筛选符合要求的行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支撑各项数据分析,患者筛选出64例,以2022年1月至12月为病例筛取时间段,按照系统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机成功率96.88%,高于对照组84.38%(P<0.05)。观察组满意率96.88%,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脱机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郭珊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160-162,共3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筛选于2022年1月至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应用早...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筛选于2022年1月至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9.05±1.14)分]、PSQI评分[(9.34±0.41)分]均比对照组[(11.36±2.06)分、(10.53±1.74)分]低;BI评分[(75.72±6.03)分]、FMAS评分[(72.72±6.03)分]均比对照组[(69.68±5.48)分、(64.68±5.4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积极改善其各项功能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并对临床康复起到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并发症 日常生活能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鲍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89例,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常规护...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89例,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恐动程度、膝关节活动角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分中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KSS评分中临床评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术后1周,两组恐动症评分表(TSK-11)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个月,两组TSK-11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研究组TSK-11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护理后3个月,两组膝关节屈曲、内旋、外旋活动角度均大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膝关节屈曲、内旋、外旋活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能力,减轻恐动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齐双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6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单县中医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1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5例,常规护理)和试验组(55例,早期康复护...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单县中医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1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55例,常规护理)和试验组(55例,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不同阶段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术后当天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7d、术后14d及术后28d,试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参照组高(P<0.05)。术后当天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7 d、术后14 d及术后28 d,试验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为其提供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 手术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5
作者 陈丙坤 张伟滨 +2 位作者 吕政 罗洋 王红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比...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级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Barthel评分及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及Harris评分均明显提高,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提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评分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降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0
16
作者 周红艳 张少茹 +5 位作者 卢丹丹 任春玲 唐永华 王颖 姚利莉 贾娟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8期1674-1675,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h)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检测入院时、干预4周和12周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分析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 目的探讨超早期(生命体征平稳0~24h)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检测入院时、干预4周和12周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分析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干预4周、12周后,患者Berthel评分和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1
17
作者 王红娟 陈丙坤 吕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连续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Ba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分(FMA)、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I、FMA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起始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丽英 王建荣 +2 位作者 吴丹 张秀 张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88-8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早期康复在国内外已经开展多年,传统的心脏康复程序的制定是根据坏死心肌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理论,即发生AMI后1~2周坏死组织开始吸收,3~4周肉芽组织逐步纤维化,6~8周形...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早期康复在国内外已经开展多年,传统的心脏康复程序的制定是根据坏死心肌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理论,即发生AMI后1~2周坏死组织开始吸收,3~4周肉芽组织逐步纤维化,6~8周形成疤痕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起始时间 坏死心肌 康复程序 坏死组织 肉芽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琪娜 纪蓉 +3 位作者 阮海玲 郑学军 董利平 武雪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5期123-125,131,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别在人院时、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gar值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价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参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等级,记录抑郁发生率。结果经过4周的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Fugl—Megar值、Barthel指数和FIM评分均较人院时显著升高(P〈0.01),且实验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实验组抑郁发生率为11.25%,明显低于对照组(26.2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降低抑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脑血管疾病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8
20
作者 宁文帅 于凤伟 +1 位作者 杨洋 廖亚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6期1490-149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1周后、4周后SIS 3.0量表评分及出院前两组患者并发症...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1周后、4周后SIS 3.0量表评分及出院前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周、4周后SI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