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沫若早期小说的儿童书写 |
曾仙乐
|
《郭沫若学刊》
|
2024 |
0 |
|
2
|
汪曾祺早期小说片论 |
王彬彬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早期小说观与小说概念的科学界定 |
李剑国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13
|
|
4
|
普实克的郭沫若早期小说研究——《中国文学的三幅素描:郭沫若》 |
杨玉英
廖进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2 |
1
|
|
5
|
从心灵到现实的神秘飞翔——论林白早期小说的叙事策略 |
李一媛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6
|
我们如何呈现历史——重读王安忆早期小说 |
项静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7
|
郭沫若早期小说直露式诗性叙事探析 |
廖高会
|
《郭沫若学刊》
|
2016 |
1
|
|
8
|
文学的呼喊及其主体性根源——以余华早期小说创作为例 |
武艳娟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9
|
道家文化与古代早期小说文学品格的形成 |
向芃
郭岚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0
|
在边缘线挣扎的“流氓”——郭沫若早期小说探析 |
彭超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1
|
儿童教育与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 |
曾仙乐
|
《郭沫若学刊》
|
2023 |
0 |
|
12
|
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模式的构建与演变 |
贾剑秋
|
《郭沫若学刊》
|
2011 |
0 |
|
13
|
寓所·街道·风景:郭沫若早期小说中上海租界的空间体验与文学书写 |
游翠萍
|
《郭沫若学刊》
|
2022 |
0 |
|
14
|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核心意象 |
苏桂艳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5
|
德里罗早期小说中的媒介技术再现 |
靳相茹
|
《戏剧之家》
|
2016 |
0 |
|
16
|
贾平凹早期小说中的方志叙事--以商州书写为中心 |
宋登安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3 |
0 |
|
17
|
试论芥川早期小说美学特色 |
雷芳
张永亮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4 |
0 |
|
18
|
中国早期小说源流 |
赛珍珠
张丹丽
姚君伟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2
|
|
19
|
赛珍珠中国小说研究给我们的启示——《中国早期小说源流》读后 |
姚君伟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20
|
论庐隐早期小说的审美意蕴 |
许德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