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统菲 贺立颖 +4 位作者 康晓敏 刘志兰 徐海静 刘芳荪 赵爱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 目的·研究早期复发性流产(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参数特征,观察阿司匹林对子宫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71例有ERSA史妇女(ERSA组)和66例无反复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血流参数。ERSA组予阿司匹林50 mg/d口服2个月及个体化治疗,观察其对子宫血流参数及再次妊娠的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ERSA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而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平均PI(m PI)、平均阻力指数(m RI)和平均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m 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ERSA组子宫血流阻力明显改善(P=0.000),且对于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RSA组中163例完成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的子宫血流参数复测,其中136名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再次妊娠,其中97名患者妊娠≥12周,10名患者于妊娠12周内再次流产,29名患者早期妊娠结局尚无法确定。结论·ERSA患者黄体中期子宫血流阻力较正常育龄妇女显著增加,内膜厚度较薄。阿司匹林可改善ERSA患者的子宫血流灌注,有利于早期妊娠结局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发性流产 阿司匹林 子宫动脉血流 子宫内膜血流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DNA碎片率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英 徐楗荧 +2 位作者 林小民 金泷 曲仕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33-2136,共4页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精子DFI检测的330名男性,依据其配偶生育情况分为不育组(A组,n=96)、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组(B组,n=86)及正常生育...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精子DFI检测的330名男性,依据其配偶生育情况分为不育组(A组,n=96)、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组(B组,n=86)及正常生育组(C组,n=148),比较三组精子DFI情况及精子参数。结果三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及前向运动精子均低于C组(P<0.01),畸形率高于C组(P<0.01)。A组、B组和C组DFI≥30%分别为52.1%、46.5%和6.8%;A组和B组与C组比较,DFI显著升高(P<0.01)。结论精子DFI升高对男性精子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男性不育及其配偶早期复发性流产,应受到重点关注;可将精子DFI检测运用于男性不育评估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DNA碎片率 男性不育 早期复发性流产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徐金娥 陈洁 +1 位作者 石玉华 陈子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留取早期URSA患者33例(早期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29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提取基因组DNA,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Fisher精确概率法... 目的:探讨绒毛滋养细胞HLA-C基因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留取早期URSA患者33例(早期URSA组)及正常早孕妇女29例(对照组)的绒毛组织,提取基因组DNA,DNA测序法分析绒毛滋养细胞HLA-C1、HLA-C2基因,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两组间差异。结果:①两组的HLA-C1、HLA-C2基因在绒毛组织中呈不平衡表达,均以HLA-C1基因占明显优势。早期URSA组HLA-C1基因频率(66.67%)与对照组(8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7);早期URSA组HLA-C2基因频率(33.33%)高于对照组(19.07%)(P=0.007)。②在早期URSA组中HLA-C1/C2基因型(66.67%)占明显优势;对照组中HLA-C1/C1基因型占明显优势(65.52%);早期URSA组的HLA-C1/C1和HLA-C1/C2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0.001)。结论:早期URSA患者HLA-C1/C1基因型频率降低、HLA-C1/C2基因型增加,导致单倍型HLA-C1频率降低,HLA-C2基因频率升高,HLA-C1、HLA-C2失衡可能与早期URSA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 早期复发性流产 HLA-C 滋养细胞 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冲安胎方联合HCG和黄体酮对肾虚血瘀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175-175,共1页
目的 观察调冲安胎方联合HCG和黄体酮对肾虚血瘀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60例肾虚血瘀型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调冲安胎方联合HCG及黄体酮;对照组20例,给以HCG和黄体酮治疗。评... 目的 观察调冲安胎方联合HCG和黄体酮对肾虚血瘀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60例肾虚血瘀型早期复发性流产的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调冲安胎方联合HCG及黄体酮;对照组20例,给以HCG和黄体酮治疗。评定2组治疗前后保胎有效率、血清β-HCG、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保胎成功27人,有效率90.0%;对照组保胎成功10人,有效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β-HCG及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调冲安胎方联合HCG和黄体酮对早期RSA患者疗效显著并能改善患者的肾虚血瘀证侯;②调冲安胎方联合HCG和黄体酮能明显升高患者β-HCG及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冲安胎方 肾虚血瘀型 早期复发性流产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