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人文教养的早期儒学——兼谈先秦社会历史演变中的贵族与平民 被引量:6
1
作者 冯达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4,共7页
以知识理性为标准衡量孔子与早期儒学,或让儒学承担开出科学民主的重任,乃至把孔子解释为革命的先行者,实都偏离了孔子创学的初衷。孔子与早期儒学的初衷或本怀,为人文教养、贵族性的精神气质的培养。这种培养所致力于塑造的人的品格,... 以知识理性为标准衡量孔子与早期儒学,或让儒学承担开出科学民主的重任,乃至把孔子解释为革命的先行者,实都偏离了孔子创学的初衷。孔子与早期儒学的初衷或本怀,为人文教养、贵族性的精神气质的培养。这种培养所致力于塑造的人的品格,一方面是理性的,由是得以不会迷失在宗教激情的狂迷之中;另一方面又仍然是信仰的,由是得以不致于坠入功利性计度的污浊里。孔学主礼乐兼重而以乐以情为“天”,表明孔子不是政治人物而为一重教养的性情中人。及至春秋战国的社会历史发生了由以贵族为主要构成至以平民为主要构成的演变,理性拒斥信仰而被工具化,才有职业政治家的出现;宗教拒斥理性而仅诉诸激情,才有一波又一波的革命。人文教养的崇高性与历史演变的正当性呈现出一种紧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早期儒学 人文教养 贵族 平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思想与“黄老”之学──兼论早期儒学的更新与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余明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6-42,共7页
荀子思想与“黄老”之学──兼论早期儒学的更新与发展余明光现存的《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对先秦诸子都作了批判,因而也都有吸收,可谓诸子之学,无所不包。学术界普遍认为荀子是战国末年最后的一位儒学大师,同时也普遍地承认苟... 荀子思想与“黄老”之学──兼论早期儒学的更新与发展余明光现存的《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对先秦诸子都作了批判,因而也都有吸收,可谓诸子之学,无所不包。学术界普遍认为荀子是战国末年最后的一位儒学大师,同时也普遍地承认苟子的儒学不同于孔、孟。儒学这种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思想 早期儒学 更新 发展 "道论" 黄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儒学与自然科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英哲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3-79,共7页
儒学产生于先秦,它虽在秦代受到打击,但到汉代却被定为一尊。汉代儒学与自然科学有没有联系?人们对此看法不尽相同。汉代儒学作为一种丧失了先秦儒学中“人学”思想特色的统治哲学,它成为倾向于精神压迫的独断主义,而这种独断主义确实... 儒学产生于先秦,它虽在秦代受到打击,但到汉代却被定为一尊。汉代儒学与自然科学有没有联系?人们对此看法不尽相同。汉代儒学作为一种丧失了先秦儒学中“人学”思想特色的统治哲学,它成为倾向于精神压迫的独断主义,而这种独断主义确实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汉代儒学也曾吸取了先秦儒学中“人学”的优秀理论思维,并发展成为一种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不仅没有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儒学 独断主义 理性主义 自然科学 天人感应 谶纬迷信 张衡 阴阳五行说 早期儒学 神学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岂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也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呆滞的同一,而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具体的、流动的发展过程。作为历史范畴的儒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也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呆滞的同一,而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具体的、流动的发展过程。作为历史范畴的儒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的儒学思想,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也有消极的成分。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思想 历史演变 儒学发展 早期儒学 我国古代 孔子 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 独立思考 自然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研究的可喜收获——评《中国儒学思想史》
5
作者 石志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一部力作。如果说,作者的《中国思想史》和《宋明理学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中国儒学 儒学研究 儒学思想 宋明理学 早期儒学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 马克思主义观点 中国历史大辞典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与生成:先秦儒道形上学的结构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赟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2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形上学 先秦儒道 存在论 生成论 形而上学 早期儒学 性与天道 《老子》 巴门尼德 生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宋时期东北亚儒家文化圈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淑英 白玉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辽宋时期东北亚儒家文化圈探析王淑英白玉臣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蕴藏着强大的超越能力,它既能超越久远的时间,又能超越宽阔的空间。基此从发源地即中原的华夏——汉族地区不断向四周传播,为许多民族乃至国家汲取。很早以前就在东北亚... 辽宋时期东北亚儒家文化圈探析王淑英白玉臣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蕴藏着强大的超越能力,它既能超越久远的时间,又能超越宽阔的空间。基此从发源地即中原的华夏——汉族地区不断向四周传播,为许多民族乃至国家汲取。很早以前就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了儒家文化圈,但在该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圈 东北亚地区 日本儒学 早期儒学 王氏高丽 朝鲜半岛 《论语》 中国儒学 探析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明之际的理学与美学 被引量:1
8
作者 仪平策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52,共6页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旨在撑持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儒学,同强调以仁释礼、礼乐并用、情理相和的早期儒学所具有的浓厚的感性意味比起来,则更多地以蔑视、禁锢以至否定感性的唯理性主义和冷漠、森严、抽象的纯哲学面孔而空前遥远...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旨在撑持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儒学,同强调以仁释礼、礼乐并用、情理相和的早期儒学所具有的浓厚的感性意味比起来,则更多地以蔑视、禁锢以至否定感性的唯理性主义和冷漠、森严、抽象的纯哲学面孔而空前遥远地离开了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准审美的哲学文化的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美学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早期儒学 传统儒学 唯理性主义 理学家 哲学文化 专制主义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