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理论框架和策略选择 被引量:3
1
作者 柳鸣毅 孔年欣 +2 位作者 尹子康 郭成根 万芩颖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73,729,共12页
为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国际体育管理及学术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指南或立场声明,旨在营造健康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难以准确阐释早期专项化训练对青少年产生负面... 为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国际体育管理及学术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指南或立场声明,旨在营造健康的青少年成长环境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难以准确阐释早期专项化训练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理论机理。对国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科学问题,以此为逻辑起点形成“概念内涵—遵循原则—理论支撑—研究前瞻”的学理链,构建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理论框架。从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视角,相继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概念内涵与遵循原则,以及运动训练过程控制、运动训练周期及竞技能力等运动训练学及相关学科理论进行阐释。同时,从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研究视角、对象、途径和价值等方面讨论应对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未来研究路向。基于此,从青少年运动训练组织体系、理论研究、团队建设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兼具学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 运动训练 理论框架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学者共识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丹阳 赵焕彬 +43 位作者 杨世勇 李春雷 闫琪 史东林 王雄 尹晓峰 牛雪松 曹晓东 李山 李豪杰 孙君志 史衍 李赞 戴剑松 任占兵 史兵 张婧 曲国洋 甄志平 刘俊一 于亮 裘鹏 邹晓峰 张利锋 杜长亮 黄彩华 黄岩 胡晓燕 张卫 牛永刚 马瑞 张秀丽 徐飞 赵华 李恩荆 崔运坤 黄森 黄信嘉 张琰 黄展煜 王川 Georgios Nassis 路文平 吕万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Early sport specialization,ESS)是关乎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体育科学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明晰青少年早期专项化的概念,梳理早期专项化的基本内涵,归纳青少年早期... 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Early sport specialization,ESS)是关乎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体育科学领域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明晰青少年早期专项化的概念,梳理早期专项化的基本内涵,归纳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国际经验及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提出青少年专项化训练科学化的应对之策。基于此,拟定如下学者共识:第一、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在青春期之前围绕一个特定运动项目进行的高强度的训练;第二、尽管诸如体操、跳水等运动项目要求很早(6~9岁)进行专项化训练,但绝不能忽视早期专项化训练极易对动作技能学习、运动技能学习、体能训练科学化、长期职业生涯发展及身体健康等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三、对于大多数运动项目来说,青少年相对较晚的进行专项化训练、或早期进行多样化训练且在晚期进行高水平专项化训练,成年后在竞技体育领域获得成功的概率更高;第四、技术主导类项目可以在正确动作模式基础上开展早期专项化训练,训练过程中应高度关注动作质量,避免出现动作模式异常诱发运动损伤;第五、青少年专项训练科学化的根本在于建立集体能、技术、战术、心理、运动智商及人文素养于一体的训练体系;第六、青少年专项训练科学化的关键在于依据生理年龄和身体机能发育特征,强化青少年各个时期体能训练科学化;第七、青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综合应对策略为:选择合适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时机、构建青少年长期发展模型、强化青少年多样化训练、训练与监控充分结合,以及建立与年龄相适应的赛事体系;第八、倡导以健康和快乐作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价值导向,以培养终身体育素养作为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专项化训练 多样训练 青少年体能训练 青少年长期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运动训练亟待重新认识的早期训练理论问题——早期专项化与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探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陶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共4页
影响我国运动训练水平的主要因素并非“早期专项化训练”,而是“早期专门化训练”,由于过多地采用早期专门化的手段,且针对专门能力和专门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成人化的训练,造成我国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水平表现很高,而进入成人后却表现平平... 影响我国运动训练水平的主要因素并非“早期专项化训练”,而是“早期专门化训练”,由于过多地采用早期专门化的手段,且针对专门能力和专门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成人化的训练,造成我国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水平表现很高,而进入成人后却表现平平。在早期训练过程中,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必须结合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进行与之对应的针对性训练,应强调各种身体运动能力之间本质的内在转化的训练,而不必在训练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和技术能力的外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训练 早期专项化 早期专门 训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乒乓球早期专项化训练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广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2,共2页
对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纳入乒乓球早期专项训练中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乒乓球早期专项训练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问题需要用"多元化、共进化、单性化、适宜化"方法来解决的论点,并对实现这一论点的可... 对早期专项化训练理论纳入乒乓球早期专项训练中的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乒乓球早期专项训练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问题需要用"多元化、共进化、单性化、适宜化"方法来解决的论点,并对实现这一论点的可能性和途径进行探讨。为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 早期专项化训练 共进 弹性 适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少年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早期专项化”一词,是50年代初由苏联从事训练工作的学者、专家率先提出来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从儿童少年(以下简称“儿少”)开始,以某一项目为目标而进行的早期训练。“早期专项化”这一问题,本来由来已久,但目前仍众说纷纭,褒贬... “早期专项化”一词,是50年代初由苏联从事训练工作的学者、专家率先提出来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从儿童少年(以下简称“儿少”)开始,以某一项目为目标而进行的早期训练。“早期专项化”这一问题,本来由来已久,但目前仍众说纷纭,褒贬兼有。为此,本文拟就儿少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问题进行粗浅分析,以促进正确理解,观念更新。一(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状发展和几十年来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专项化训练 儿童少年 最好成绩 运动训练 早期训练 优秀运动员 运动负荷 训练工作 方法与手段 运动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 被引量:4
6
作者 韩胜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62-62,共1页
谈谈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韩胜利(沈阳市皇姑区体校110031)OntheMaladiesofEarlyMajorTrainingofJuniorAthletes¥HanShengli近几年来,我国的田径水平有... 谈谈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弊端韩胜利(沈阳市皇姑区体校110031)OntheMaladiesofEarlyMajorTrainingofJuniorAthletes¥HanShengli近几年来,我国的田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的成绩只集中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专项化训练 少年儿童 运动成绩 运动员 身体素质 全面身体训练 田径运动 运动能力 基础训练 后备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武术运动员的早期专项化训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培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76-78,共3页
运动训练的早期专项化早已引起体育界的重视。然而,现今武术运动早期专项化的情况如何?它对运动成绩有何影响等问题的探讨尚无。本文通过对建国后至1982年前在历届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全能或单项(长拳类拳、械)前六名的133人(男73人、... 运动训练的早期专项化早已引起体育界的重视。然而,现今武术运动早期专项化的情况如何?它对运动成绩有何影响等问题的探讨尚无。本文通过对建国后至1982年前在历届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全能或单项(长拳类拳、械)前六名的133人(男73人、女60人),作了填表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试图就武术运动员训练的早期化问题作些粗浅的论述。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专项化训练 武术运动员 少年运动员 运动员训练 运动训练 武术比赛 运动成绩 长拳类 调查数据 体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散手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最佳年龄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振华 张银满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散手运动员早期训练最佳年龄,决定着散手竞技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未来散手运动员的发展前途。拟从散手运动员的年龄、运动成绩、运动年限与拳击摔跤运动员的比较来探讨散手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年龄特征等问题。
关键词 最佳年龄 散手 早期专项化训练 拳击 摔跤 运动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早期专项训练若干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鲁安 陈彦 +1 位作者 朱家玲 唐丽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3-79,共7页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早期专项化训练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早期专项化训练的项目、范围和年龄界限进行了重新认识;讨论了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
关键词 运动训练 早期专项化训练 专项基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国际经验和科学探索 被引量:75
10
作者 黎涌明 陈小平 冯连世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3,共11页
运动员选材与培养是国际竞技体育成功的重要构成因素,各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多个国家和多个运动项目的回顾性和跟踪性研究显示,基于刻意练习理论的传统运动员选材与培养所提倡的"早选材、早定项、早成才"... 运动员选材与培养是国际竞技体育成功的重要构成因素,各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多个国家和多个运动项目的回顾性和跟踪性研究显示,基于刻意练习理论的传统运动员选材与培养所提倡的"早选材、早定项、早成才"并不能确保运动员在成年阶段取得成功。与此同时,竞技体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显示,成年高水平运动员具有早期多项和晚定项的特点,一些运动员甚至通过跨项在新的运动项目上实现了运动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此,一些为了遏制奥运成绩下滑和/或实现奥运会主场出彩的国家在总结运动员无组织跨项成才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实施了有组织的跨项选材。跨项选材是指以培养运动员快速达到世界水平(参赛或夺牌)为目的,从其他运动项目中选拔已经达到一定训练水平的,且具有新项目所需的先天能力和/或后天经验(如技能和心理能力)的运动员进入一个新的运动项目,并为这些运动员提供政策、训练、科研、教育、生活等全方位保障的一个有组织的选拔和培养过程。我国在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和奥运备战形势紧迫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施跨项选材为北京2022冬奥会及之后的奥运会快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另一方面,借由跨项选材的实施也可对我国现有运动员选材与培养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我国近年来逐步开展了运动员跨项选材工作,但在借鉴、摸索和创新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加强科学性和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选材与培养 奥运备战 刻意练习 早期专项化 早期多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训练理论若干问题辨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洪晓彬 张生康 +1 位作者 刘欣然 何建伟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对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本源、整体概念,一元训练理论论据,身体素质否定论以及早期专项化训练等问题进行了辨析。认为,无论从哲学层面还是竞技能力结构构成层面来看,都不存在一元或二元之分;一元训练理论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特... 对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本源、整体概念,一元训练理论论据,身体素质否定论以及早期专项化训练等问题进行了辨析。认为,无论从哲学层面还是竞技能力结构构成层面来看,都不存在一元或二元之分;一元训练理论不具备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否定身体素质是错误的,身体素质是客观存在的;早期专项化训练是符合现代竞技运动训练规律的,但应准确地理解并适当地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训练理论 二元训练理论 身体素质 早期专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乒乓球基础与实战技巧——评《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云龙 张涵 秦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7-167,共1页
基础训练作为三级训练体制的基石,承担乒乓球启蒙、能力培养的重任,实战技巧是乒乓球基础应用能力的直观体现,二者属于相依相存的关系。乒乓球基础训练需注重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科学开展,实战技巧培养需依托竞技对抗,实现二者有机串联,培... 基础训练作为三级训练体制的基石,承担乒乓球启蒙、能力培养的重任,实战技巧是乒乓球基础应用能力的直观体现,二者属于相依相存的关系。乒乓球基础训练需注重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科学开展,实战技巧培养需依托竞技对抗,实现二者有机串联,培塑全能乒乓球运动员。《乒乓球基础与实战:击球、攻防与战术》一书将细节、解析作为编制原则,致力培养读者乒乓球技术,让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及灵活的应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技术 实战技巧 乒乓球运动员 基础训练 编制原则 应变能力 早期专项化训练 击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奥运冠军成才的时序特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胡海旭 杨国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共11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175名奥运冠军成长、成才的关键时序节点数据进行分析与文献对比研究。发现:①成为奥运冠军的系统训练时间均值为13.85 a,在整个成才阶段的时序中,青少年训练时期最持久(平均5.66 a)且在性别和项...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175名奥运冠军成长、成才的关键时序节点数据进行分析与文献对比研究。发现:①成为奥运冠军的系统训练时间均值为13.85 a,在整个成才阶段的时序中,青少年训练时期最持久(平均5.66 a)且在性别和项群上差异较大。训练启蒙年龄与训练启动期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青少年训练只要在合理的年龄范围内,迟早都会“一样”成功,但过早专项化或不利于成年后精英水平的长足发展。②相较而言,奥运冠军成才时序中的“男长女短”现象更普遍,生理发育男晚女早的特征并非训练启蒙的唯一依据。③训练启蒙年龄按项目特点划分更合理,建议分为低龄、中龄和高龄3类。中国优势项目隔网对抗个人项群运动员成才属典型的“大器慢成”,其特征并不同于大多数基础性体能项目,相对而言,体能耐力项群男运动员或可晚起步而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冠军 成才阶段 训练启蒙 早期专项化 项群 时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与一元运动训练理论辨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顾善光 陶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3,共5页
通过对二元与一元训练理论的分析认为,两种理论构建基础以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对早期训练专项化及专项化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运动训练最终目的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通过对二元与一元训练理论的分析认为,两种理论构建基础以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能与技术关系的认识问题,特别是对早期训练专项化及专项化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运动训练最终目的是发展竞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体能与技术是专项竞技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是发展专项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早期专项化训练过程中体能与技术的相互转化才是专项竞技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两种"理论"在指导具体的训练实践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训练理论 一元训练理论 专项竞技能力 早期训练专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