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分类体系及其与实验室检查和FLT3-ITD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何婉婷 陈佳琦 +3 位作者 任雨悦 高玉娟 刘红星 王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4-1342,共9页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 目的:建立一套用于表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细胞形态特点的分类体系,并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点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PL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建立一套14类的分类体系用以表征患者个体间和个体内的细胞形态异质性。将该分类体系用于40例APL患者的形态学分析,并将分类结果与患者的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分析不同APL细胞形态特征与常规检验指标和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结果:FLT3-ITD突变阳性的APL病例组中核形规则、粗颗粒且不见Auer小体(1类)的细胞显著少于FLT3突变阴性病例组(P<0.05)。核形规则组相比于核形不规则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较长(P<0.05);细颗粒组相比于粗颗粒组APTT明显较长(P<0.01)、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相对更低(P<0.05);Auer小体阴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和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Auer小体增多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形态学分类体系可以客观表征不同类型的APL白血病细胞,有助于更好地评估APL白血病细胞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异质性和进一步用于精确分析APL的形态表型与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形态分类 实验室检查 FLT3-ITD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燕 谢雪梅 +1 位作者 张晓林 张晓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的NB4细胞)、紫草素组(0.3μmol/L紫草素处理)、740Y-P组(15μmol/L PI3K/Akt/m TOR通路...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的NB4细胞)、紫草素组(0.3μmol/L紫草素处理)、740Y-P组(15μmol/L PI3K/Akt/m TOR通路激活剂740Y-P处理)、紫草素+740Y-P组(0.3μmol/L紫草素与15μmol/L 740Y-P共同处理),处理24 h后,用于后续实验,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单丹磺酰戊二酸染色检测细胞自噬囊泡的聚集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eclin1、LC3、p62、Bax、cleaved caspase-3、Bcl-2及PI3K/Akt/m 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紫草素组NB4细胞内紫色点状荧光强度、细胞凋亡率及Beclin1、LC3-Ⅱ/LC3-Ⅰ、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OD_(450)值(24、48 h)及Bcl-2、p6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740Y-P组NB4细胞内紫色点状荧光强度、细胞凋亡率及Beclin1、LC3-Ⅱ/LC3-Ⅰ、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OD_(450)值(24、48 h)及Bcl-2、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紫草素组比较,紫草素+740Y-P组NB4细胞内紫色点状荧光强度、细胞凋亡率及Beclin1、LC3-Ⅱ/LC3-Ⅰ、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OD_(450)值(24、48 h)及Bcl-2、p6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紫草素组NB4细胞中PI3K/Akt/m TOR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p-m 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740Y-P组显著升高(均P<0.05);与紫草素组比较,紫草素+740Y-P组NB4细胞中p-PI3K、p-Akt、p-m TO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促进NB4细胞自噬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 粒细胞白血病 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和三氧化二砷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细胞凋亡机制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左路 李剑 +1 位作者 沈悌 张之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5-200,共6页
为比较亚硒酸钠 (Na2 SeO3 )和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NB4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应用MTT实验、DNA琼脂糖电泳、细胞内DNA含量检测研究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 ,用化学发光法、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用流... 为比较亚硒酸钠 (Na2 SeO3 )和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NB4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应用MTT实验、DNA琼脂糖电泳、细胞内DNA含量检测研究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 ,用化学发光法、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 :5 μmol/L亚硒酸钠和 1μmol/L三氧化二砷作用 2 4小时后均能诱导NB4细胞凋亡。在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 ,亚硒酸钠和三氧化二砷组均伴有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提高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但在亚硒酸钠组还伴有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下降。用N乙酰半胱氨酸提高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后 ,增强了硒诱导NB4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作用 ,但是抑制了砷诱导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 :亚硒酸钠和三氧化二砷同样可以诱导NB4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三氧化二砷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NB4细胞 药理学 APL 细胞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体外感染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峰 王清文 +4 位作者 何政贤 陈虹 陈美莲 陈健良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体外感染是否可引起早幼粒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诱导其凋亡,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hCMVAD169株体外感染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用PCR检测hCMVDNA,用形态学观察、DNA片段化检测及AnnexinⅤ/PI染色流... 本研究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体外感染是否可引起早幼粒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诱导其凋亡,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hCMVAD169株体外感染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用PCR检测hCMVDNA,用形态学观察、DNA片段化检测及AnnexinⅤ/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hCMVAD169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抑制程度与病毒感染滴度呈剂量依赖关系;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HL-60细胞中有hCMVIEA的表达;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检测证实了细胞凋亡的存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L-60细胞凋亡率随培养液中病毒浓度的加大和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二者呈依赖关系。结论:hCMVAD169株在体外可直接感染HL-60细胞;hCMVAD169株在体外感染HL-60细胞后,可抑制HL-60细胞的分化和增殖;hCMVAD169株体外感染HL-60细胞后可诱导其凋亡,且凋亡率与病毒剂量及作用时间呈依赖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细胞凋亡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田发青 张连生 +1 位作者 王春燕 陶维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140-1145,共6页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为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目前国内外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全反式维甲酸与经典细胞因子共同作用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为DC的可能性,为研制APL-DC疫苗提供新的方法。对初...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为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目前国内外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全反式维甲酸与经典细胞因子共同作用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为DC的可能性,为研制APL-DC疫苗提供新的方法。对初治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HL-60细胞株分别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用经典细胞因子组合(GM-CSF、IL-4、TNF-α)共处理,ATRA只在实验组加用。观测细胞形态,检测DC免疫表型,测定上清液IL-12水平,观察MLR反应及CTL效应。结果表明:实验组所得细胞有较明显树突状突起,有APL遗传学特征,其CD1a、CD83、CD80、CD86、HLA-DR和CD1d表达及IL-12分泌水平明显增高,并具有明显的MLR反应及CTL效应,但在HL60-DC中,CD1a增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利用ATRA可以成功诱导APL细胞为成熟功能性DC,其介导的MLR及CTL效应明显。经ATRA组合诱导的树突状细胞CD1d表达明显增高,推测可能参与NKT细胞激活,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HL-60细胞 树突状细胞 CD1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醛调控突变型p53基因和AIF基因表达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亚萍 王娟 +4 位作者 吴中惠 张慧 侯小芳 宋琴 夏海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柠檬醛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醛处理NB4细胞48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突变型p53(mtp53)基因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柠檬醛实验组与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柠檬醛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醛处理NB4细胞48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法检测突变型p53(mtp53)基因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柠檬醛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p53基因表达量减低(P<0.05);柠檬醛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IF基因表达量增加(P<0.05);乙醇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p53和AIF的m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随着柠檬醛浓度(5、10、20 mg/L)的递增,mtp53 mRNA表达量逐渐下降,AIF mRNA的表达量逐渐上升,mtp53、AIF在不同浓度柠檬醛实验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柠檬醛通过下调NB4细胞mtp53的表达,上调AIF的表达诱导NB4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醛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p53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凋亡和促进分化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思宇 刘陕西 李信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 了解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机制。方法 以APL细胞株NB4细胞为体外模型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NBT还原试验反映细胞分化能力 ,并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 目的 了解雄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机制。方法 以APL细胞株NB4细胞为体外模型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MTT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状态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NBT还原试验反映细胞分化能力 ,并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3 3 表达的改变。结果 雄黄作用后 ,细胞同时出现凋亡和分化相关的形态改变 ;超微结构发现凋亡小体 ,同时部分细胞内出现分化颗粒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表面抗原APO 2 .7表达上调 ;CD11b表达增加 ,CD3 3 表达减少 ,其调变程度弱于全反式维甲酸。结论 雄黄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同时具有诱导凋亡和促进部分分化的双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分化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唐勇 徐芬 +4 位作者 孔蕴源 闻芳 谢福源 万腊根 张长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5-898,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耐药的NB4-R1细胞为实验对象,对细胞进行计数和细胞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姜黄素单用或联合ATRA对NB4-R1细胞增... 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耐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以耐药的NB4-R1细胞为实验对象,对细胞进行计数和细胞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姜黄素单用或联合ATRA对NB4-R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AKT磷酸化在细胞分化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全反式维甲酸对NB4-R1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可增强姜黄素对NB4-R1生长的抑制作用。单用姜黄素或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分化无影响,姜黄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明显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全反式维甲酸可在短时间内促进NB4细胞AKT第473苏氨酸磷酸化,而对NB4-R1细胞中的AKT磷酸化影响不大。姜黄素可以促进NB4-R1细胞AKT磷酸化,而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进一步增强AKT磷酸化。结论:PI3K/AKT通路失活可能是导致APL细胞耐药的因素之一,而姜黄素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逆转APL耐药,促进NB4-R1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耐药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晓辉 胡豫 +2 位作者 沈关心 魏文宁 宋善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191-1195,共5页
本研究采用微矩阵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NB4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As2O3作用NB4细胞48小时,用改进的TRIZOL试剂一步法抽提As2O3作用前后的NB4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后用Cy3标记的脱氧三磷酸尿苷(Cy3... 本研究采用微矩阵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NB4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As2O3作用NB4细胞48小时,用改进的TRIZOL试剂一步法抽提As2O3作用前后的NB4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后用Cy3标记的脱氧三磷酸尿苷(Cy32dUTP)和Cy52dUTP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将As2O3作用前后的NB4细胞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DNA探针,并与载有一组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分析筛选As2O3作用前后NB4细胞表达差异的凋亡基因;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检测p21,survivin,cdc2及Wee1 Hu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从As2O3作用后NB4细胞中筛选出表达差异的凋亡相关基因共18条,包括p21,survivin,cdc2及Wee1 Hu等,表达上调的有6条,表达下调有12条;p21、survivin、cdc2及Wee1 Hu可能与As2O3诱导NB-4细胞的分化和(或)凋亡有关。结论:As2O3介导的NB4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中、p21、sur-vivin、cdc2及Wee1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基因芯片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体外诱导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红青 唐宇宏 +6 位作者 沈群 姜鹏君 章亚成 季建敏 朱光荣 杨月艳 邵化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47-2549,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主要成分葛根总黄酮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葛根总黄酮对NB4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NAPI染色... 目的探讨葛根主要成分葛根总黄酮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葛根总黄酮对NB4细胞增殖抑制率;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DNAPI染色法分析细胞周期及亚二倍体峰。结果12.5~200μg/ml葛根总黄酮均能抑制NB4细胞的增殖。光镜及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改变;AnnexinV+/PI-细胞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DNAPI染色法发现细胞亚二倍体比例增加,G1期比例下降、S期比例增高。结论葛根总黄酮能有效抑制NB4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总黄酮 NB4细胞 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硫化四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的凋亡作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郝红缨 滕智平 陆道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研究四硫化四砷对NB4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这一过程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受体α(PML RARα)融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变化。方法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 ,流式细胞仪检测及DNA电泳等方法观察四硫化四砷对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用... 目的 研究四硫化四砷对NB4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这一过程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受体α(PML RARα)融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变化。方法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 ,流式细胞仪检测及DNA电泳等方法观察四硫化四砷对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反转录PCR及Western印迹技术测定这一过程中PML RARα融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改变。结果 四硫化四砷在 0 .5~ 3μmol·L- 1之间能诱导NB4细胞凋亡 ,在此过程中 ,PML RARα融合基因无明显变化 ,但PML RARα融合蛋白和野生型RARα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四硫化四砷能诱导NB4细胞凋亡 ,其作用靶点可能在PML RARα融合蛋白和野生型RARα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化四砷 维甲酸 NB4 细胞凋亡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新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丽 吴静 +2 位作者 王迪 肖骁 张凤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3-1006,共4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1957年首次被描述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常见亚型,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15%,以t(12; 17)(q22; q12)易位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未成熟的粒细胞在发育早期分化阻滞。而影响APL细胞分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1957年首次被描述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常见亚型,占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15%,以t(12; 17)(q22; q12)易位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未成熟的粒细胞在发育早期分化阻滞。而影响APL细胞分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基因表达异常、自噬、氧化应激、表观遗传学等。目前,通过促进APL细胞分化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延长持续缓解时间。本文主要对调控APL细胞分化的因素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异常 自噬 氧化应激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甲基化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晏建国 付海英 +5 位作者 沈建箴 周华蓉 张媛媛 黄劲龙 陈聪杰 黄思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应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筛选NB4细胞中高甲基化的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并探讨BSP法作为定量研究基因甲基化方... 目的:应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筛选NB4细胞中高甲基化的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并探讨BSP法作为定量研究基因甲基化方法的优缺点。方法:以NB4细胞为研究对象,20例健康人单个核细胞为对照;常规提取DNA并用亚硫酸氢盐处理,然后用PCR扩增目标序列,应用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分析在NB4细胞中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通过与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 SP)、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比较、评价BSP法检测NB4细胞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甲基化状态的优缺点。结果:BSP产物克隆测序检测NB4细胞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WIF-1基因95.26%,DKK3基因86%,SFRP1基因81.67%,SFRP2基因95.71%,SFRP4基因85%,SFRP5基因95%;20例健康人单个核细胞为对照组中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WIF-1基因1.5%,DKK3基因4.2%,SFRP1基因0%,SFRP2基因0.9%,SFRP4基因2.5%,SFRP5基因1.75%。与正常人M NC相比,NB4细胞的Wnt信号通路相关抑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增高。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株NB4细胞中存在Wnt信号通路多个抑制基因高甲基化状态。此类基因异常甲基化有可能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亚硫酸氢盐测序法 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 基因甲基化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NB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醌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效应 被引量:32
14
作者 赵艳丽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8-211,共4页
根据作者已往的临床经验,中草药白花丹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有效,但至今尚无关于白花丹对APL疗效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NB4细胞体外观察白花丹提取物白花丹醌(plumbagin)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比色... 根据作者已往的临床经验,中草药白花丹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有效,但至今尚无关于白花丹对APL疗效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NB4细胞体外观察白花丹提取物白花丹醌(plumbagin)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白花丹醌对NB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PI双染实验测定检测细胞凋亡;DNAPI染色法检测细胞亚二倍体峰及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白花丹醌在2-15μ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显著抑制NB4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效应关系(P<0.01);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白花丹醌诱导细胞出现DNA梯形条带,annexinV+/PI-凋亡细胞及亚二倍体峰,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凋亡细胞比例与白花丹醌呈剂量依赖性效应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白花丹醌能够抑制APL细胞系NB4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醌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NB4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微粒在凝血紊乱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迎媚 陈波 +2 位作者 吴龙月 侯金晓 付金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3-698,共6页
目的:评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来源微粒(microparticle,MP)及其携带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患者高凝状态中的作用,以及化疗/分化治疗药物对MP促凝血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PCA)的... 目的:评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来源微粒(microparticle,MP)及其携带的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患者高凝状态中的作用,以及化疗/分化治疗药物对MP促凝血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PCA)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APL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培养48 h,收集含MP细胞培养液和去MP细胞培养液,从一定体积的含MP细胞培养液中提取MP。采用ELISA法检测MP上TF的表达,应用凝血酶生成实验检测含MP细胞培养液和去MP细胞培养液的PCA,利用人TF特异抗体检测TF在MP相关PCA中的作用。测定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和柔红霉素(DNR)处理APL细胞48 h后MP的PCA。结果:对照者骨髓MNC释放的MP几乎无TF表达,而APL细胞来源的MP明显表达TF。无论是APL患者骨髓MNC还是对照者骨髓MNC,释放的MP均具有明显的PCA,但与对照者骨髓MNC释放的MP相比,APL患者骨髓MNC释放的MP的PCA更高。TF在对照者骨髓MNC释放的MP的PCA中几乎无作用,而在APL患者骨髓MNC细胞来源的MP的PCA中发挥重要作用。DNR处理的APL患者骨髓MNC能使其释放的MP的PCA增高,而ATO和ATRA的作用则完全相反。结论:APL患者骨髓MNC来源的微粒具有明显的PCA,而TF在这一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疗药物DNR可增强APL患者骨髓MNC释放的MP的PCA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微粒 组织因子 凝血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释放的微粒的数量及促凝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海涛 赵淑艳 +4 位作者 刘志宇 侯金晓 张迎媚 杨东光 王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2-977,共6页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释放的微粒(MP)的数量及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初发APL患者骨髓APL细胞;提取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DNR(0.1,0.5,1.0和2.0μmol/L)处理... 目的:研究柔红霉素(DN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释放的微粒(MP)的数量及其促凝活性的影响。方法:提取5例初发APL患者骨髓APL细胞;提取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DNR(0.1,0.5,1.0和2.0μmol/L)处理APL细胞24 h,收集细胞培养液提取MP。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取的微粒的形态学特点,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MP数量;应用一步复钙时间法测定MP的促凝血活性。结果:提取的微粒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中空囊性结构,其直径为100 nm左右,符合微粒的形态学特点。与正常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数量相比,骨髓APL细胞释放的MP数量增加(P<0.05)。DNR促进APL细胞释放MP,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3,P<0.01)。与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释放的MP相比较,APL细胞释放的MP促凝活性显著增高(P<0.05)。DNR处理可显著增强MP的促凝活性,且这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78,P<0.01)。结论:DNR可促进APL细胞释放MP,并且增强这些MP的促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微粒 柔红霉素 凝血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细胞周期及DAPK1基因甲基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雪 高宏宇 +2 位作者 燕玮 何晓薇 杨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8-1293,共6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EGCG 0、50、75、100及125μmol/L分别处理NB4细胞24、48、72、96 h后,使用CCK-8法...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EGCG 0、50、75、100及125μmol/L分别处理NB4细胞24、48、72、96 h后,使用CCK-8法检测各时间点和浓度的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EGCG处理NB4细胞48 h后的细胞周期情况,RT-PCR检测DNMT1、DNMT3a、DAPK1 mRNA的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DAPK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DAP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GCG明显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阻滞于G_0/G_1期,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r=0. 916)。EGCG呈浓度依赖性下调NB4细胞DNMT1、DNMT3a的表达,且对DNM T3a的作用更为明显。随EGCG浓度增加,DAPK1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减弱(r=-0. 813),DAPK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r=0. 96,r=0. 991)。结论:EGCG通过抑制DNMT1和DNMT3a基因的表达,下调DAPK1S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从而抑制NB4细胞增殖和诱导其细胞周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NB4细胞 DAPK1基因 甲基化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R2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胥昀 赵妍敏 +2 位作者 黄河 曾芬芳 周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R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分析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化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PCR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和凋亡相关基因S...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R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分析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化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PCR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和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3、9和PARP蛋白表达。结果:MTT示塞来昔布对MR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片段化,形成典型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塞来昔布处理24 h后,随着作用浓度增加,MR2细胞早期凋亡率从5.06%增至36.1%,细胞内Survivin表达降低而PML/RARα无明显变化。同时伴有caspase-3、9和PARP蛋白的激活。结论:塞来昔布能够通过诱导凋亡抑制MR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表达有关,但与融合基因PML/RARα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病理生理学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塞来昔布/药理学 MR2细胞 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锑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文强 孙秉中 +5 位作者 柴玉波 赵忠良 刘雪松 纪宗玲 路凡 陈苏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 研究锑剂三氧化二锑 (Sb2 O3 )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诱导作用 ,以寻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试验 ,判定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采用细胞周期... 目的 研究锑剂三氧化二锑 (Sb2 O3 )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诱导作用 ,以寻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试验 ,判定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采用细胞周期分析和DNA电泳研究细胞凋亡。结果Sb2 O3 能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 ,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 Sb2 O3 能有效地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 ,提示锑剂诱导细胞凋亡的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锑 诱导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在NB4细胞株细胞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表达及其抗凋亡作用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薛军 林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32-336,共5页
为了检测survivin基因在APL细胞中的表达率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PML/RARα和survivinmRNA表达。结果显示:NB4细胞经过ATRA处理后,survivinmRNA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72小时几乎检测不到surviv... 为了检测survivin基因在APL细胞中的表达率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PML/RARα和survivinmRNA表达。结果显示:NB4细胞经过ATRA处理后,survivinmRNA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72小时几乎检测不到survivinmRNA表达。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其中survivinmRNA阳性表达24例(占67%),阴性表达12例(占33%);22例缓解期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均为阴性,其中survivinmRNA阳性表达8例(占36%),阴性表达14例(占64%);初发、复发组、PML/RARα基因长型阳性组与缓解组相比,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增高(两者P值均<0.05),而与急性白血病组相比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减低(两者P值分别<0.05,<0.001)。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无论survivinmRNA表达阳性或阴性,用ATRA治疗都能达到完全缓解;临床上并发DIC和严重感染的4例APL患者的survivinmRNA表达皆为阳性(其中1例死亡),而survivinmRNA表达阴性患者临床症状均较轻,只有轻微的皮肤粘膜出血、发热和乏力等症状。2例APL患者经用ATRA治疗后外周血象以及骨髓象诱导分化症象不明显者,其survivin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较其它类型急性白血病明显减低,survivin基因表达与临床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NB4 SURVIVIN基因 PML/RARΑ融合基因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