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研究论纲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孙立平
-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86-92,共7页
-
文摘
一、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特点1.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明演变过程,作为这个总体性进程的一部分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其条件、道路、模式和实际的进程,除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资源、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外,还受制于它在这个总进程中所处的时空地位。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依据一个国家现代化起始的时间以及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将目前所有卷入现代化这一浪潮的国家分为两大类型,即早发内生型的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
-
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
前提条件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
演变过程
自然资源
国家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农业文明
经济发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
被引量:1
- 2
-
-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7期62-62,共1页
-
文摘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在面临外部现代化挑战的情况下强行启动的。在它的初级阶段,政府充当着现代化推进者的角色。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可以而且需要采用借鉴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已有成果,以加快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它采取“揽子解决”的办法试图作全面推进,因此导致现代化过程中所特有的错位、失衡现象和两难窘境。所谓“借位”
-
关键词
现代化模式
初级阶段
现代化过程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政府
全面推进
失衡现象
自然演进
推进者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困境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周积明
-
机构
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史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5-92,160,共9页
-
文摘
作为后发外生型的中国早期现代化,自启动之初,便面临着种种困境。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是在世界资本主义的挑战与介入下强行启动,是因为“不想灭亡”而发生。因此,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缠绕于现代化过程,在历史深层同时发挥助益现代化与阻滞现代化的作用。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是因西方冲击和国际环境影响而发生,而不是自身内部现代性成熟的结果。因此,新的、现代性的因素虽然从外部楔入,旧的、传统的因素依然强大、深厚并广泛存在,由此形成一系列二元并存的格局和历史错位。对于古老的中国来说,克服如上困境,无疑是十分艰难的课题。
-
关键词
中国早期现代化
民族主义
早期现代化进程
现代性
孙中山
前现代社会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世界资本主义
郭嵩焘
中央政府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8
- 4
-
-
作者
孙立平
-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2-136,共15页
-
文摘
本文运用动态进程分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的原因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解释。文章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社会变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其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这个总进程就表现为特点各不相同的若干个阶段。和其它一些国家现代化过程相比较,中国属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一个特定阶段上,虽然阻碍现代化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但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
-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
中央政权
中国现代化
太平天国运动
中央政府
地方势力
世纪初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效应
- 5
-
-
作者
乔翠霞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7-21,共5页
-
文摘
中国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由于多因素复合推进的特征、突出的社会问题以及复杂的外部环境等原因,决定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和东亚国家现代化的实践,也为政府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突出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导向职能、指导服务职能、监督管理职能,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关键。
-
关键词
我国现代化进程
早期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政府作用
东亚现代化
意识形态
宏观调控作用
战略决策
中国现代化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
分类号
F124.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