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内源性黄体生成素升高后拮抗剂的应用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张宜瑄 王淑娜 +2 位作者 路锦 张翠莲 张少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出现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升高后拮抗剂的应用对新鲜周期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出现内源性黄体生成素(LH)升高后拮抗剂的应用对新鲜周期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助孕的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出现内源性LH升高的240个周期,根据是否添加拮抗剂分为两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进行1∶1匹配,最终纳入194个周期,其中A组(添加拮抗剂)97个周期,B组(未添加拮抗剂)9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过程中相关临床指标及新鲜周期移植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A组Gn应用时间、Gn启动日LH、 hCG前日LH水平、成熟卵数均高于B组,但hCG日LH水平低于B组(P<0.05)。A、B组平均移植胚胎数、卵裂期胚胎移植占比、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出现内源性LH升高时添加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LH水平,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黄体生成素 拮抗剂 新鲜周 倾向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来源促卵泡激素对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不同体重指数患者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真 王可欣 +3 位作者 王兴玲 张俊韦 任炳楠 管一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预期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应用尿促卵泡激素(uFSH)和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预期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长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应用尿促卵泡激素(uFSH)和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FSH)临床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长方案IVF/ICSI-ET助孕且预期卵巢正常反应的患者,按照BMI分为偏瘦或正常组(BMI<24 kg/m2,1056例)、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554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112例)。在3组不同BMI的患者中,分别对使用uFSH或rFSH进行超促排卵IVF/ICSI-ET助孕的两组患者以年龄、窦卵泡数、不孕年限、基础FSH和抗米勒管激素(AMH)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匹配后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Gn启动量、Gn时间、Gn总量、Gn费用,HCG日内膜厚度、LH、E2、P、≥14 mm卵泡数、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以及两组患者优质胚胎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OHSS)综合征发生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累积妊娠率和累积分娩率的差异。结果:3组不同BMI的患者rFSH组和uFSH组比较,获卵数、中重度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FSH组的Gn启动量均高于rFSH组(P均<0.05),而Gn费用低于rFSH组(P<0.05);偏瘦或正常组和超重uFSH组的Gn总量均高于rFSH组(P<0.05);肥胖组中uFSH组的优质胚胎率(44.03%)高于rFSH组(3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uFSH的临床有效性不低于rFSH,控制性卵巢刺激有效性低于rFSH;uFSH成本低,更具有经济学优势;肥胖患者可能更适合选用uFSH进行超促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促卵泡激素 基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 体重指数 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对于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露 张红 +1 位作者 姚兵 陈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重组黄体生成素(LH)的添加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文中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添加LH对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科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 目的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重组黄体生成素(LH)的添加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文中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添加LH对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科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共计508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促性腺激素(Gn)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r-FSH+HMG组[患者在促排卵方案中添加重组人卵泡激素(r-FSH)及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和r-FSH+HMG+r-LH组[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使用了r-FSH、HMG以及重组黄体生成素(r-LH)]。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助孕结局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水平(FSH、LH、PRL、E2、T、P)、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n总量、Gn使用天数、r-FSH和HMG使用剂量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SH+HMG+r-LH组Gn总费用显著高于r-FSH+HMG组(P<0.05)。在Gn启动日时,r-FSH+HMG+r-LH组的血清LH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HCG扳机日时,r-FSH+HMG+r-LH组的血清LH水平显著降低,卵泡数显著增多(P<0.05)。r-FSH+HMG+r-LH组的MII卵数、MⅡ卵率显著高于r-FSH+HMG组(P<0.05),其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具有升高的趋势(P>0.05)。r-FSH+HMG+r-LH组的胚胎着床率显著升高(P<0.05),其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具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针对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联合使用r-FSH+HMG+r-LH进行促排卵,不仅可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促进胚胎着床,还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重组人卵泡刺激素 人绝经促性腺激素 重组人黄体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