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顾利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3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鼻伺喂养,观察组给予重力喂养和非营养吸吮。比较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头围、体质量增长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力喂养联合非营养吸吮有助于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缩短完全实现经口喂养时间,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重力喂养 非营养吸吮 喂养不耐受 生长发育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及孕期妇女口腔干预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秀巧 杜民权 +4 位作者 王金东 罗纬 阮丽妮 安志国 黄星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妇女口腔干预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4年孕前门诊和婚姻登记单位拟怀孕的550名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腔问卷调查、口腔检查与提出治疗建议,并追踪妊娠结局,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社会经...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妇女口腔干预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2014年孕前门诊和婚姻登记单位拟怀孕的550名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口腔问卷调查、口腔检查与提出治疗建议,并追踪妊娠结局,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社会经济状况和保健意识较优的妇女中,孕前及孕期口腔疾病和治疗与否与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针对该人群妊娠进行的口腔干预行为具有较宽泛的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口腔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追赶生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林莉 肖朝霞 +2 位作者 陈关艳 杨文丽 辛志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154-157,202,共5页
目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追赶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并随访至1周岁的20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婴儿期出现追赶生长的标准:1岁时体... 目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追赶生长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并随访至1周岁的20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婴儿期出现追赶生长的标准:1岁时体重或身长Z评分与出生时体重或身长Z评分之差(△Z)≥0.67,分析早产儿婴儿期追赶生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20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分娩孕周为(33.1±2.4)周,其中男婴114例(56.4%),女婴88例(43.6%)。152例(75.25%)出现体重追赶生长,138例(68.32%)出现身长追赶生长。男女性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1、2.545,P>0.05);适于胎龄儿婴儿期追赶生长较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比例高(χ^2=6.821,P=0.0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现早期严重合并症不利于出现追赶生长(OR=0.334,P=0.015),母孕期妊娠合并症不利于出现追赶生长(OR=0.363,P=0.026),出生后营养强化有利于出现追赶生长(OR=2.698,P=0.037),早期干预有利于出现追赶生长(OR=8.363,P<0.001)。结论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和早期干预能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追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Z评分 追赶生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序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丹苗 邓永锋 余兆聪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9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脐静脉置管(UVC)序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依据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7例)与观察组(18例)。两组患儿治疗前进行置管,便于后期喂养及给液、给药,对照组... 目的观察脐静脉置管(UVC)序贯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依据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7例)与观察组(18例)。两组患儿治疗前进行置管,便于后期喂养及给液、给药,对照组患儿采取UVC联合外周静脉穿刺输液,观察组患儿则采取UVC序贯PICC,对比两组置管相关指标及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压(CVP)测量成功率为100.00%、管道留置时间为(14.99±3.21)d,均优于对照组的76.47%、(8.24±2.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为(27.64±5.64)d,短于对照组的(34.28±5.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治疗时,UVC序贯PICC是较为理想的置管方案,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可最大程度保证患儿健康和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静脉营养联合早期肠内母乳喂养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伟 吴虹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6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脐静脉营养联合早期肠内母乳喂养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琼海人民医院儿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母乳喂养,观察... 目的:探究脐静脉营养联合早期肠内母乳喂养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琼海人民医院儿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脐静脉营养联合早期肠内母乳喂养。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体重增长量、达到足量肠内营养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血清胆红素、肾功能、血脂、并发症、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达到足量肠内营养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刚出生时的血清胆固醇、胆红素、尿素氮、三酰甘油、肌酐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出生后7 d,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固醇、胆红素、尿素氮、三酰甘油、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出生后14 d,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固醇、胆红素、尿素氮、三酰甘油、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静脉营养联合早期肠内母乳喂养应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体重的增长,改善肝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营养 早期肠内母乳喂养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住院时间 肾功能 并发症 家属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产品特点及注册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星 王玉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1,58,共6页
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等问题,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母乳营养补充剂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通过对早产儿相关共识、指南、文献等进行梳理,对申请注册的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等问题,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母乳营养补充剂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通过对早产儿相关共识、指南、文献等进行梳理,对申请注册的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产品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特点、相应类别的产品配方特点等,并针对申请注册产品数量及种类有限、研发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建议,为该类产品的研究开发、注册管理及临床使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早产/出生体重儿配方 母乳营养补充剂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相关问题的考虑
7
作者 韦晓瑜 吴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66-373,共8页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及国内的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就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肠内营养需求提供了推荐意见和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关临床营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及国内的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就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肠内营养需求提供了推荐意见和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关临床营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需求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必要时的选择。本文综述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需求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类别产品的临床使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当前共识情况,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上市需充分考虑的产品科学、安全相关问题,为产品研发和注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出生体重婴儿 肠内营养 母乳营养补充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1例的护理
8
作者 鲁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85-86,共2页
患儿,男,因“胎龄29^(+3)周早产后30 min”于2020年12月3日收入院。患儿出生体重1.18kg,未哺乳,未排胎粪及小便。入院后禁食38 h待自主排便、恢复胃肠功能后开奶,给予早产儿奶1 mL胃管注入,非营养性吸吮8次/d,温盐水10 mL灌肠,1次/d;入... 患儿,男,因“胎龄29^(+3)周早产后30 min”于2020年12月3日收入院。患儿出生体重1.18kg,未哺乳,未排胎粪及小便。入院后禁食38 h待自主排便、恢复胃肠功能后开奶,给予早产儿奶1 mL胃管注入,非营养性吸吮8次/d,温盐水10 mL灌肠,1次/d;入院第7 d增加奶量至3mL,在此期间患儿因腹胀间断暂停喂养数次后均缓解;入院第8 d患儿再次腹部膨隆,胃管内回抽出约5 mL墨绿色黏液及半消化奶液伴有血性液体;遂禁饮食,行胃肠减压,联合腹部抚触2次/d;入院第12 d再次试开奶,早奶1 mL胃管注入,后逐渐加奶,喂养方式由刚开始的单纯胃管注入过渡到经口喂养加胃管注入;入院第40 d完全经口喂养,奶量为22 mL,直至出院时患儿奶量增至50 mL,吸吮有力,腹软、无呕吐,大小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喂养不耐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陈喻萍 陈丹 +3 位作者 洪维 汤菊妹 谢映梅 梁丽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喂养方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87例胎龄29~33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B组在常规肠...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喂养方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87例胎龄29~33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B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C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结果三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喂养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A组效果最优,B组次之,C组最差。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的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营养状况,提高经口喂养结局、减少极低体重早产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效果优于非营养性吸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口腔按摩 口腔支持 非营养性吸吮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余桂英 邓云珍 林火仙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5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发育支持护理,包括同步综合感觉刺激训练、鸟巢...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5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发育支持护理,包括同步综合感觉刺激训练、鸟巢式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等。结果两组住院第21、28天体质量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发育支持护理能促进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出生体重儿 发育支持护理 睡眠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脐带的胎盘输血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晓燕 王冬妹 陈亚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103-104,共2页
目的分析挤压脐带的胎盘输血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120例VLBW早产儿,根据出生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60例。观察组出生后立即采取挤压脐带的胎盘输血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结扎脐带。对比观察两组并发症、输血... 目的分析挤压脐带的胎盘输血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120例VLBW早产儿,根据出生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60例。观察组出生后立即采取挤压脐带的胎盘输血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结扎脐带。对比观察两组并发症、输血情况、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使用情况、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窒息、贫血、侧脑室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11.67%、50.00%、21.67%、33.33%均低于常规组26.67%、73.33%、40.00%、51.67%(P<0.05),两组红细胞增多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败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比例43.33%、PS使用率56.67%和死亡率15.00%明显低于常规组68.33%、71.67%、28.33%(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14.5±5.2)d、输血量(6.1±0.2)ml/kg和机械通气时间(7.9±0.5)d均低于常规组(17.8±6.8)d、(8.1±0.2)ml/kg、(8.5±0.7)d(P<0.05)。结论对VLBW早产儿采取挤压脐带的胎盘输血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减少输血次数、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死亡率,有利于改善VLBW早产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脐带 胎盘输血方法 出生体重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综合音乐疗法结合鸟巢护理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林娟 何以颖 周丽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6期91-93,共3页
目的将家庭综合音乐疗法结合鸟巢护理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中,探究其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极低出生体重... 目的将家庭综合音乐疗法结合鸟巢护理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中,探究其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和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早产儿采用鸟巢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鸟巢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综合音乐疗法。比较2组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行为发育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每天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胎粪排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每次残留奶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间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各项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2组的NBNA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NBNA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护理联合家庭综合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促进其行为能力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家庭综合音乐疗法 鸟巢护理 行为发育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年前出生的800克袖珍女孩光荣加入少先队 北京协和医院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成功率达国际水平
13
作者 何帆 段文利 《协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211-211,共1页
2010年7月21日北京协和医院7年前成功救治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蔡佳耘随父母来京看望曾经帮助自己度过生命难关的医护人员,协和医院当日为她举办了“祝贺佳耘加入少先队”的庆祝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北京协和医院 救治成功率 国际 女孩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口腔涂抹剂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晓燕 李胜玲 +2 位作者 刘琴 孙彩霞 米光丽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9期778-783,共6页
目的探讨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3种口腔涂抹剂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及改善临床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入住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3种口腔涂抹剂对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及改善临床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入住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分组方法,每组各32例。3组均在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亲母初乳、捐献母乳、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记录3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的时间和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计算喂养进程,并记录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出生后第7天,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口腔反射维度得分高于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且其在出生后第14天,经口喂养能力总分及口腔反射、非营养性吸吮维度得分均高于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均短于捐献母乳和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喂养进程短于捐献母乳口腔涂抹者和生理盐水口腔涂抹者(P<0.05)。3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均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且亲母初乳口腔涂抹的效果优于捐献母乳口腔涂抹者;同时亲母初乳和捐献母乳口腔涂抹均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口腔涂抹 经口喂养能力 喂养进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PICC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水滦 李洁明 《现代医院》 2009年第9期66-67,共2页
目的探索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 Fr规格PICC包,对2007年1月~2008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6~35 w,出生体重700~1 500... 目的探索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早产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 Fr规格PICC包,对2007年1月~2008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26~35 w,出生体重700~1 500 g),符合置管指征者,取得家长同意并签特殊治疗同意书后实施PICC置管术。结果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置管成功45例,其中1次穿刺成功为41例,2~3次穿刺成功为4例。选用贵要静脉32例,肘正中静脉5例,头静脉2例,颞静脉3例,腋下静脉3例,平均置管时间为33 d。其中最长置管时间为60 d,时间最短为1 d(患儿放弃治疗),发生机械性静脉炎4例,导管阻塞6例。38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及避免组织坏死的发生。该技术静脉通道可靠,营养供给可靠,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小,患儿活动方便,护理容易,临床预后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早产出生体重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家庭参与式护理 被引量:49
16
作者 侯文娅 王嘉乐 何淑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效果。方法将NICU的VLBWPI根据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和FIC组各3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所有的护理均由护士承担,家长只在规定时间探视患儿或电话咨询患儿病情;FIC组病情稳定后...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FIC)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PI)的效果。方法将NICU的VLBWPI根据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和FIC组各3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所有的护理均由护士承担,家长只在规定时间探视患儿或电话咨询患儿病情;FIC组病情稳定后与家长一同入住家庭参与式病房,患儿父母在护士指导下承担患儿的全部非医学性常规生活护理直至出院。结果FIC组母乳喂养率及体质量增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出院时父母紧张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FIC能有效改善VLBEPI的早期生长发育结局,缓解患儿父母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患儿从医院顺利过渡到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NICU 家庭参与式护理 生长发育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英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231-1233,共3页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肠外营养 胃肠道营养 鼻饲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雯 储小军 +5 位作者 姜艳喜 赵文星 孔迎 熊丽娜 施笑 华家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43,共5页
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特殊的营养需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的文献依据。在脂肪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的必要性;在蛋白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水解蛋白的必要性;在渗透压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该... 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特殊的营养需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的文献依据。在脂肪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的必要性;在蛋白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水解蛋白的必要性;在渗透压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该配方需要较低的渗透压。在维生素和矿物质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营养素合理设计的必要性。最后在文中阐述了该配方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群体中应用的必要性,同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出生体重婴儿 渗透压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持续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清霞 黄华娟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0期36-37,共2页
目的研究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探讨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合适的喂养方式。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 目的研究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探讨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合适的喂养方式。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研究。对照组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情况及喂养并发症方面的差异,以明确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效果。结果经t检验,除血糖值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低血糖、腹胀、胃出血、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例数及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经2检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改善了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的营养状态,促进其生长发育,并降低发生喂养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鼻饲注入喂养 非营养性吸吮 体重出生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晴 陆静 +1 位作者 李苗 赵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0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早产儿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10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早产儿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早产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达到全量肠内喂养时间,以及碱性磷酸酶(AKP)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出院前,2组早产儿的身长、体重和头围均大于出生时,且观察组的身长、体重和头围均大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前,2组早产儿的AKP、Hb水平均高于出生时(P均<0.05),且观察组的AKP、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促进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缩短其康复时间,改善其贫血状态,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集束化护理 生长发育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