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相关问题的考虑
1
作者 韦晓瑜 吴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66-373,共8页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及国内的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就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肠内营养需求提供了推荐意见和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关临床营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及国内的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就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肠内营养需求提供了推荐意见和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关临床营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需求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必要时的选择。本文综述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需求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类别产品的临床使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当前共识情况,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上市需充分考虑的产品科学、安全相关问题,为产品研发和注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肠内营养 母乳营养补充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雯 储小军 +5 位作者 姜艳喜 赵文星 孔迎 熊丽娜 施笑 华家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43,共5页
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特殊的营养需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的文献依据。在脂肪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的必要性;在蛋白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水解蛋白的必要性;在渗透压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该... 针对早产/低出生体重特殊的营养需求,本文综述了目前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营养素设计的文献依据。在脂肪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中链甘油三酯的必要性;在蛋白设计过程中,阐述了添加水解蛋白的必要性;在渗透压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该配方需要较低的渗透压。在维生素和矿物质设计过程中,阐述了营养素合理设计的必要性。最后在文中阐述了该配方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群体中应用的必要性,同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渗透压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列线图模型预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风险
3
作者 张亚丽 刘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早发型败血症(EO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训练集,选取202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早发型败血症(EO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训练集,选取202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验证集,训练集根据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EOS组和无EOS组。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合并EOS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合并EOS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母亲妊娠年龄>35岁、产前发热、胎膜早破、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羊水污染、胎龄≤32周及新生儿发热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E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97(95%CI:0.755~0.859),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61~0.877);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早产 早发型败血症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动态列线图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产品特点及注册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星 王玉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1,58,共6页
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等问题,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母乳营养补充剂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通过对早产儿相关共识、指南、文献等进行梳理,对申请注册的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等问题,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母乳营养补充剂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通过对早产儿相关共识、指南、文献等进行梳理,对申请注册的适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产品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特点、相应类别的产品配方特点等,并针对申请注册产品数量及种类有限、研发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建议,为该类产品的研究开发、注册管理及临床使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早产/出生体重儿配方 母乳营养补充剂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养育问题调查: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风华 张悦 +7 位作者 孙瑾 严双琴 吕兰秋 穆立娟 杨静 骆艳 闫冬梅 赵冬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612,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主要养育问题与需求,为我国儿童健康临床工作者针对性地开展高危儿家庭养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国14省15个城市的1989名0~3岁儿童及家长的家庭养育调查资料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早产...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主要养育问题与需求,为我国儿童健康临床工作者针对性地开展高危儿家庭养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我国14省15个城市的1989名0~3岁儿童及家长的家庭养育调查资料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家庭与正常儿童家庭面临的养育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接受调查的城市地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51名(7.6%),其中76.8%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长在过去3个月内遇到了≥3个家庭养育问题,高于正常组的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P=0.01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庭养育问题主要集中在喂养或进餐(67.6%)、睡眠(66.2%)和行为(61.6%)三方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婴幼儿家庭养育问题的风险因素(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养育问题的发生与儿童性别、儿童年龄、主要照养人、家庭结构等因素有关。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长面临养育问题风险普遍较高,且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具体问题差异,有必要及时发现养育风险因素,为该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育照护咨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育问题 影响因素 早产 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与婴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性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大方 胡永华 +4 位作者 杨帆 吴白燕 陈枥 方治安 王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 :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和婴儿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THFR)C6 77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共调查了 5 0 0个核心家系 ,包括 2 5 0个正常孕周出生的核心家系和 2 5 0个早产核心家... 目的 :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和婴儿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MTHFR)C6 77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共调查了 5 0 0个核心家系 ,包括 2 5 0个正常孕周出生的核心家系和 2 5 0个早产核心家系。采用盐沉淀法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对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 77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SAS软件的广义线性模型 (GENMOD) ,选用对数线性模型 (Log linearModel)中的泊松回归进行最大拟然比检验 (MaximumLikelihoodRatioTest) ,分析母亲和婴儿MTHFR基因分别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首先 ,我们采用TDT方法分别检验了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对照核心家系MTHFR 6 77T等位基因传递是否平衡 ,研究结果表明MTHFR 6 77T突变等位基因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之后 ,我们分析了MTHFR基因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显示 :婴儿MTHFRCT和TT基因型不但增加早产的发生危险性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T基因型 :OR =2 .0 1,95 %CI为 1.2 1~ 3.32 ;TT基因型 :OR为 1.82 ,95 %CI为 1.0 2~ 3.26 ) ,而且婴儿MTHFR基因能够增加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危险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T基因型 :OR =1.87,95 %CI为 1.0 8~ 3.2 4 ;TT基因型 :OR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婴儿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多态性 早产 出生体重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2455名8~10月龄婴儿发育筛查的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因素交互作用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喜雷 黄玥 +4 位作者 韩娜 陈春屹 王银平 高雅晴 周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分析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因素对婴儿发育的影响,重点探索二者对婴儿发育的潜在交互作用。方法通过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8~10月龄时接受了丹佛发育筛查(DDST)的婴儿的相关资料,应用巢式病例... 目的分析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因素对婴儿发育的影响,重点探索二者对婴儿发育的潜在交互作用。方法通过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8~10月龄时接受了丹佛发育筛查(DDST)的婴儿的相关资料,应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DDST筛查结果为"可疑"或"异常"的儿童作为病例组,将DDST筛查结果为"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卡方检验对婴儿的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因素对婴儿发育的可能影响,利用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模型探索早产+低出生体重联合作用与儿童早期发育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 455名8~10月龄婴儿,DDST可疑/异常比例为2.6%。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婴儿在8~10月龄时出现DDST可疑/异常的风险越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因素对婴儿DDST可疑/异常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2.55,95%CI:0.54-4.55),未发现相乘交互作用(OR=1.50,95%CI:0.68-3.30)。结论早产与低出生体重因素对婴儿发育存在相加交互作用,未发现相乘交互作用。对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发育问题应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婴儿 早产 出生体重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 被引量:19
8
作者 胡传来 查涛 +4 位作者 詹新 刘光辉 陶兴永 李迎春 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了解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前体格发育状况,并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对其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1999年6月~2005年6月出生的106例早产且出生体重〈2000g儿童作为早产组,同时按照1:1匹配选择对照,合计男72对... 目的了解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学龄前体格发育状况,并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对其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1999年6月~2005年6月出生的106例早产且出生体重〈2000g儿童作为早产组,同时按照1:1匹配选择对照,合计男72对、女34对。于2005年10~12月调查时儿童为0~6岁。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及其家庭当前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环境状况,测量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评价其生长发育,通过身高别体重的中位数百分比法评定其营养状况。结果早产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和胸围发育均落后于对照组;其营养不良发生率也较对照组高。结论0~6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体格发育与同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婴儿 出生体重 儿童发育 儿童营养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强化母乳喂养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艳 钟晓云 +1 位作者 蒋静 龚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部分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内环境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22例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强化母乳组(human milk fortification,... 目的:通过前瞻性部分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内环境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22例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强化母乳组(human milk fortification,HMF组,62例)和早产儿配方奶组(premature formula feeding,PF组,60例),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上臂围)、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骨代谢情况及合并症发生率。结果:(1)HMF组周平均身长增长率高于PF组[(0.89±0.23)cm/week vs.(0.79±0.34)cm/week,P=0.04],两组日平均体重增长率、周平均头围增长率和周平均上臂围增长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MF组最低体重出现时间[(5.58±2.48)d vs.(4.37±2.06)d,P=0.004]、恢复出生体重时间[(10.13±4.03)d vs.(8.03±3.28)d,P=0.002]和静脉营养使用时间[(16.77±6.63)d vs.(14.23±4.15)d,P=0.01]均明显长于PF组,总住院时间和开始喂养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出院时体重、头围、身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入院时和出院时两组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入院时HMF组钙水平明显低于PF组[(2.19±0.22)mmol/L vs.(2.32±0.27)mmol/L,P=0.005],出院时HMF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PF组[(363.98±122.49)mmol/L vs.(299.73±117.39)mmol/L,P=0.004];(6)HMF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6.5%vs.18.3%,P=0.04)、败血症发生率(4.8%vs.16.7%,P=0.03)明显低于PF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慢性肺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强化母乳喂养可以获得与早产配方奶喂养相似的体格生长速率且更有利于钙吸收,强化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同时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婴儿 出生体重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生长速率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10
作者 孙秀静 王丹华 +9 位作者 宫丽敏 王颖 米延 陈超 季钗 余加林 张巍 夏世文 杨杰 杨式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的生长速度及营养支持情况,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不同地区10所三甲医院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早产儿生长的因素进行...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的生长速度及营养支持情况,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不同地区10所三甲医院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早产儿生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38例符合条件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胎龄为(30.9±1.9)周,出生体重(1313±129)g。生后第1周~第6周平均体重生长速率分别为-7.2、14.2、13.6、13.7、14.2、14.8g/(kg·d)。肠内、外营养开始平均时间分别为(3.4±2.3)d和(3.1±1.7)d,总热卡达120kcal/(kg·d)平均时间为(21.3±11.6)d,喂养奶量达150ml/(kg·d)平均时间为(23.4±10.8)d。恢复出生体重后平均生长速率为(13.8±3.5)g/(kg·d),平均住院时间(39.8±13.9)d。出生时小于胎龄者较适于胎龄者恢复出生体重后的平均生长速率快[14.4vs13.2g/(kg·d),t=2.703,P<0.05]。结论平均生长速率较快组[≥15g/(kg·d)]与较慢组[<15g/(kg·d)]相比,出生胎龄差异无显著性,但出生体重低、接受肠内肠外营养早。大多数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在住院期间不能达到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率。更积极的肠内肠外营养,可能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的早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出生体重 营养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恬 崔彩雯 +3 位作者 张先娟 王爱芹 张燕 李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龄在22~40岁的孕妇213例,在孕期26周前做系统牙周检查,检测菌斑、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将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组63例、牙龈炎组74例、牙周炎组76例...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龄在22~40岁的孕妇213例,在孕期26周前做系统牙周检查,检测菌斑、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将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组63例、牙龈炎组74例、牙周炎组76例。追踪观察至其分娩,并记录生产时间和新生儿体重。结果:孕妇牙周病早产发生率和低体重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孕妇牙周病与早产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孕妇 早产 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AT在NICU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育支持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蕊 王晶 +3 位作者 韩志英 张鹤立 胡银星 李葆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5-877,共3页
[目的]探究婴儿体位评估工具(IPAT)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育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纳入2018年1月—7月NICU的71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月NICU的73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 [目的]探究婴儿体位评估工具(IPAT)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育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纳入2018年1月—7月NICU的71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月NICU的73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组,对照组患儿使用鸟巢作为体位支持,研究组在鸟巢体位支持下,使用IPAT来指导摆位,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全肠内营养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出生后体重增长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出生后第4周体重增长、出生4周后体重增长总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管留置时间和全肠内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PAT指导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位摆放,有助于缩短早产儿的胃管留置时间和全肠内营养时间,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体位评估工具 早产 出生体重 发育支持 体位摆放 体重增长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支持 被引量:34
13
作者 丁宗一 VikkiLa +1 位作者 王丹华 陈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关键词 早产出生体重 营养支持 危重新生儿 喂养问题 体重 生长发育 抢救过程 儿科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5
14
作者 陈喻萍 陈丹 +3 位作者 洪维 汤菊妹 谢映梅 梁丽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喂养方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87例胎龄29~33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B组在常规肠...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结局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喂养方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将87例胎龄29~33周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干预,B组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给予非营养性吸吮,C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结果三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喂养不耐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A组效果最优,B组次之,C组最差。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口腔按摩联合口腔支持的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营养状况,提高经口喂养结局、减少极低体重早产儿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发生,效果优于非营养性吸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早产 口腔按摩 口腔支持 非营养性吸吮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晟 梁杰贤 +3 位作者 陈萍 曾嵘 陈寄梅 庄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4-957,共4页
目的总结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并探讨其围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4月共完成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孕周26~42(33.52±3.98)周,出生体重640~2500... 目的总结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并探讨其围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4月共完成70例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孕周26~42(33.52±3.98)周,出生体重640~2500(1713.30±522.43)g。手术时日龄4~55(26.50±15.72)d,体重650~2712(1963.20±454.72)g。其中52例为早产儿。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其中非CPB手术34例,CPB下手术36例,其中心脏不停跳3例,深低温(<20℃)10例。结果术中死亡5例(7.14%),术后早期死亡(72h内)7例(10%),放弃治疗3例(4.29%)。CPB时间35~326(129.0±7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7~173(77.8±47.3)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648(116.9±128.1)h。16例延迟关胸,7例术后出血,心包填塞,需再次开胸止血。结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实施简单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低体重儿可实施早期手术治疗;良好的麻醉管理有助于降低围术期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术后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产 出生体重 先天性心脏病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及脑神经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查琳 刘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21-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及脑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包括在华中科技大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进修期间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及脑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包括在华中科技大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进修期间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加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加用氨茶碱,比较治疗效果及预后、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神经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用药时间、呼吸暂停消失时间、血浆β-E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Gesel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均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预后,枸橼酸咖啡因对于早产儿脑神经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出生体重 早产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拥军 徐英美 +3 位作者 刘海樱 杜青 程锐 宋韶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59,共3页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出生体重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儿配方粉对住院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素娟 邵肖梅 +8 位作者 姚明珠 虞乐萍 曹云 陆国强 汪吉梅 丁红 钱宇荫 孟永勤 陆春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组成成分的配方粉对胎龄<34周和(或)出生体重<2000g的住院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早产儿的喂养提出建议。方法受试对象为上海市3家医院住院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分别应用Ⅰ号... 目的研究不同组成成分的配方粉对胎龄<34周和(或)出生体重<2000g的住院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早产儿的喂养提出建议。方法受试对象为上海市3家医院住院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分别应用Ⅰ号(早产Ⅰ组)和Ⅱ号(早产Ⅱ组)配方粉进行喂养。研究采用严格的盲法,试验设计者不参与试验实施,数据整理者为独立的第3方人员,参与试验的医生和患儿家长对两种配方粉的具体组成成分均不知情。Ⅰ号为适于早产儿的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Ⅱ号为足月儿或胎龄>34周早产儿的优博标准婴儿配方粉。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早产Ⅰ组117例,早产Ⅱ组106例进入分析。早产Ⅰ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快于早产Ⅱ组。试验期间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2.6g·kg-1·d-1和10.6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86cm和0.80cm(P<0.05),身长每周增长分别为0.73cm和0.67cm(P<0.05);按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后计算,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6.2g·kg-1·d-1和14.1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96cm和0.87cm(P<0.05),身长增长分别为1.08cm和0.99cm(P<0.05)。早产Ⅰ组的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57.3%)低于早产Ⅱ组(72.5%)(P<0.05)。结论在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中,应用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优于优博标准婴儿配方粉,其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都能够达到理想的宫内生长速度,也可明显降低EUGR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出生体重 早产儿配方粉 足月儿配方粉 喂养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对婴儿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古小明 刘勇 +2 位作者 罗敏 孙江平 王晓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出生体重 婴儿 心理行为发育 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祁媛媛 姜茜 +2 位作者 陈超 曹云 钱莉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分析内皮祖细胞(EPCs)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脑室内出血(IVH)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分别于出生时... 目的分析内皮祖细胞(EPCs)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脑室内出血(IVH)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早产儿,分别于出生时、生后7、14、21和28 d及纠正胎龄36周时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等水平。结果 6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BPD组20例,ROP组10例,IVH组8例。BPD组与对照组出生时EPC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7 d时点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34+KDR+:(0.019±0.009)%vs(0.026±0.012)%,P<0.05;KDR+CD133+:(0.004±0.002)%vs(0.008±0.004)%,P<0.01;CD34+KDR+CD133+:(0.005±0.002)%vs(0.008±0.004)%,P<0.05。从出生时至生后21 d,BPD组血浆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OP组出生时至生后28 d的EPCs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纠正胎龄36周时KDR+CD133+和CD34+KDR+CD133+EPCs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IVH组生后不同时点的EPC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后早期的EPCs和VEGF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早产儿BPD的发生,但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出生体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视网膜病 早产儿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