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黔北—渝南地区中二叠世早期梁山组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铝土矿成矿效应 |
张启明
江新胜
秦建华
崔晓庄
刘才泽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1
|
|
2
|
塔里木板块早—中二叠世玄武质岩浆作用的沉积响应 |
陈汉林
杨树锋
王清华
罗俊成
贾承造
魏国齐
厉子龙
何光玉
胡安平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6 |
72
|
|
3
|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满都胡宝拉格地区早—中二叠世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周志广
谷永昌
柳长峰
於炀森
张冰
田志君
何付兵
王必任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7
|
|
4
|
新疆博格达地区中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气候-沉积演化及耦合机制 |
史燕青
王剑
张国一
刘明
向鹏飞
杨志波
季汉成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5
|
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中二叠世末—早三叠世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的证据 |
王子进
许文良
裴福萍
曹花花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3
|
|
6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与南天山早-中二叠世盆山耦合特征 |
罗金海
车自成
张国锋
年秀清
张小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7
|
华北地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海水进退与厚煤带分布关系 |
钟蓉
傅泽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0
|
|
8
|
准噶尔盆地热史恢复及其对早--中二叠世时期盆地构造属性的约束 |
饶松
朱亚珂
胡迪
胡圣标
王强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1
|
|
9
|
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
田树刚
范嘉松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10
|
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
孙克勤
张周良
陈丛林
丁旋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4
|
|
11
|
柴达木盆地及其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 |
陈守建
陈奋宁
计文化
李荣社
洛长义
刘荣利
李国栋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2 |
2
|
|
12
|
兴蒙造山带南缘早—中二叠世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构造意义 |
朱俊宾
和政军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3
|
西昆仑及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
陈守建
赵振明
计文化
李荣社
刘荣利
查显锋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4
|
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古生态学的研究 |
陈丛林
史晓颖
张兴国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2001 |
6
|
|
15
|
辽北地区早-中二叠世变质火山-碎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构造演化的启示 |
张丽
刘永江
张超
刘晓燕
李伟民
葛锦涛
梁琛岳
赵英利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6
|
江西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早期的岩相古地理 |
陈钟惠
葛立刚
武法东
张守良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17
|
西昆仑北羌塘陆块早-中二叠世地层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
崔建堂
刘振涛
王炬川
边小卫
朱海平
罗乾周
王满仓
王金安
孔文年
陈高潮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8 |
4
|
|
18
|
滇西马登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组合及年代学:火山岩锆石U-Pb定年证据 |
唐靓
薛传东
杨天南
梁明娟
向坤
廖程
姜丽莉
信迪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9
|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花岗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张晓飞
滕超
周毅
王必任
曹军
李树才
张华川
庞振山
刘俊来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20
|
华南中晚二叠世含煤沉积类型之重议 |
尚冠雄
|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