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中南部雄马—措麦以南地区早、中二叠世地层及其意义
1
作者 袁健芽 李晓勇 +3 位作者 徐银保 邹爱建 欧阳克贵 肖业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2-418,共7页
在西藏中南部雄马—措麦以南地区前人所定的属于中—晚侏罗世达雄群中采获了古生物化石,地层时代重新厘定为早—中二叠世。早二叠世早期拉嘎组中赋含重力滑塌块体和冰川漂砾,早二叠世晚期昂杰组碎屑岩中夹大量火山岩,中二叠世下拉组含... 在西藏中南部雄马—措麦以南地区前人所定的属于中—晚侏罗世达雄群中采获了古生物化石,地层时代重新厘定为早—中二叠世。早二叠世早期拉嘎组中赋含重力滑塌块体和冰川漂砾,早二叠世晚期昂杰组碎屑岩中夹大量火山岩,中二叠世下拉组含大量火山岩碎屑等,与冈底斯-腾冲地层区广泛出露的早—中二叠世地层比较,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类型、沉积相、生物富集程度和属种组分及所处地质背景等诸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该套地层的确定,对研究西藏早、中二叠世地层沉积相,重塑古地理环境,以及研究青藏高原和邻区特提斯构造发展阶段的地层演化、盆地构造背景等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雄马—措麦以南地区 早、中二叠世 新沉积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海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挽琼 刘正宏 +4 位作者 王兴安 张超 范志伟 时溢 朱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71-1782,共12页
对乌拉特中旗德尔斯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相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岩石成因及研究区晚海西期构造演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发育两期:早期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期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 对乌拉特中旗德尔斯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相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岩石成因及研究区晚海西期构造演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发育两期:早期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期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中的锆石大部分具核-边结构:边部震荡环带发育,Th/U值为0.16~0.50,反映了岩浆成因;核部呈浑圆状,多数具岩浆环带,个别弱分带-无分带,Th/U值为0.06~0.44,表明核部大部分属岩浆型残留锆石,个别为变质型残留锆石。测年结果显示:边部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早、中二叠世((279±3)Ma、(266±3)Ma),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核部残留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 972±63)Ma、(1 962±43)Ma,代表源岩的形成时代。岩石属于亚碱性系列,REE配分形式呈右倾型,LREE/HREE为5.86~22.81,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显示活动大陆边缘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属性反映了早、中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北缘的俯冲作用及古亚洲洋消亡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花岗岩 早、中二叠世 地球化学 活动大陆边缘 乌拉特中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