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拳术”起源之浅见 被引量:2
1
作者 熊晓正 《体育科学》 1985年第1期20-22,50,共4页
关于“拳术”形式的起源,不少同志都归之于生产劳动,认为是原始狩猎生产的产物。笔者以为,“拳术”不是生产劳动的产物,而是军事活动的间接结果。其理由如下: 一、原始狩猎生产不可能产生“拳术”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采集、渔猎、农耕三... 关于“拳术”形式的起源,不少同志都归之于生产劳动,认为是原始狩猎生产的产物。笔者以为,“拳术”不是生产劳动的产物,而是军事活动的间接结果。其理由如下: 一、原始狩猎生产不可能产生“拳术”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采集、渔猎、农耕三种经济形态。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存在于旧石器中期至晚期(距今约10万-1万年)。重现原始狩猎生产形式是不现实的,但是,正如斯大林同志曾指出的那样,生产形式的变化,“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列宁主义问题》)因而通过旧石器时期生产工具的考察,可以大体推知那个时期的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术 生产劳动 生产形式 生产方式 生产工具 旧石器时期 军事活动 训练形式 狩猎 军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灵人”头骨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兴祥 周华山 +3 位作者 巴志刚 张光业 王磐基 张震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1-7,2-66,共10页
本文是作者对1987年冬,在河南省灵宝县豫灵镇下寨附近,文峪河东侧沟头陡壁上发现的古人头骨化石研究的论述。通过不平衡铀系法测定,确定“豫灵人”生活时期的绝对年龄为15.6万年±1.3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晚期的古人。通过地层分析,认... 本文是作者对1987年冬,在河南省灵宝县豫灵镇下寨附近,文峪河东侧沟头陡壁上发现的古人头骨化石研究的论述。通过不平衡铀系法测定,确定“豫灵人”生活时期的绝对年龄为15.6万年±1.3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晚期的古人。通过地层分析,认为“豫灵人”头骨化石所在地层属于中更新统洪积层的上部地层。通过石器文化厘定,本区石器归属于匼河文化系统,时代晚于匼河文化,属于旧石器时期中晚期的石器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灵人” 中更新世晚期 旧石器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石球由狩猎工具到游戏器具的嬗变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合 《体育文化导刊》 1993年第2期25-27,共3页
石球、泛指同种器物,两个含义。一指考古学家发掘出土的原始社会的石球指有文字记载后的石球。这两种石球均为人工打制而成。前者是狩猎的武器,后者是游戏的器具,前者是后者的始祖,后者是前者的延续。那么石球是怎样从狩猎工具演化成游... 石球、泛指同种器物,两个含义。一指考古学家发掘出土的原始社会的石球指有文字记载后的石球。这两种石球均为人工打制而成。前者是狩猎的武器,后者是游戏的器具,前者是后者的始祖,后者是前者的延续。那么石球是怎样从狩猎工具演化成游戏器具的呢?本文拟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谈谈这一问题。 一、旧石器时期的石球是典型的狩猎工具。探索体育的起源,自然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然而,这段漫长的无文字可考的历史。又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953年5月,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遗址首先出土了两枚石球。此后,国内外人类遗址中的石球也屡有发现。考古学上的新成果,扩大了体育史研究工作者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狩猎工具 石球 原始社会 考古学家 器具 旧石器时期 游戏 襄汾县 遗址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力动力体系及作用的发挥
4
作者 张绍礼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8-72,共5页
社会生产力从旧石器时期发展到今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尽管有落后的、腐朽的社会生产关系(集中表现为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暴虐、奢侈和贪得无厌)阻碍和制约着它。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历史进程 历史过程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生产力系统 旧石器时期 生产力运动 社会生产关系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考古发现谈关中与陕南交通的形成(提要) 被引量:1
5
作者 呼林贵 李恭 《文博》 1995年第2期68-69,共2页
交通之于人类,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完备的交通设施对于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目前所流行的俗话所说:“要想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交通是关键”.由此足可以反映出交通对人类发展的重要程度了.
关键词 考古发现 文化交流 陕南 关中西部 武关道 文化交往 旧石器时期 半坡类型 交通体系 春秋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传统装饰色彩
6
作者 金湄 《远程教育杂志》 1995年第4期19-23,共5页
我国的色彩史可以追溯到万余年前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用赤铁矿粉染红色,新石器时期姜寨遗址有使用颜料的工具出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漆碗、漆筒,还有全国各地难以数计的彩陶遗物……,都是我国原始社会先民有意识地使用色彩的例证。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传统装饰 装饰色彩 天工开物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河姆渡遗址 旧石器时期 劳动者 “五行”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福朗荷提遗址的文化系统
7
作者 郝际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1-55,共5页
一、福朗荷提洞穴的发现希腊福朗荷提(Franchthi)遗址以其丰富的地层资料,展示了这里人类自冰期末至新石器时代连续的生活图景。这一遗址的最大特点在于:起自距今二万五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止于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之末,其... 一、福朗荷提洞穴的发现希腊福朗荷提(Franchthi)遗址以其丰富的地层资料,展示了这里人类自冰期末至新石器时代连续的生活图景。这一遗址的最大特点在于:起自距今二万五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止于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之末,其地层中的文化遗迹几乎从未中断。研究这一遗址,对于理解欧洲文明之起源,尤其希腊半岛上人类文化文明之萌始,均可获得有益的启示。福朗荷提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部,亚哥斯半岛的西边,是一岩石海岬。福朗荷提洞穴,在海岬西端,有大量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文物出土。今日,此洞洞口高出海平面15米,距海约75米;洞深约150米,但当初可能要长得多。洞内的落岩已封绝了大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文化 石器 石器时代 文化系统 旧石器时期 遗址 洞穴 希腊 旧石器时代晚期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不堪重负——世界人口在爆炸
8
作者 尚寒 《人民论坛》 1995年第4期52-54,共3页
轨迹醒目 16世纪中叶,隶属明朝顺天府之大兴县辖18507人,昌平县30561人,密云县16449人;1990年,隶属北京市的上述三县人口分别为523597、433901、426454人。在450年间,三县平均人口增长25倍。 1450年时,全欧洲人口约5100万,1990年时为48... 轨迹醒目 16世纪中叶,隶属明朝顺天府之大兴县辖18507人,昌平县30561人,密云县16449人;1990年,隶属北京市的上述三县人口分别为523597、433901、426454人。在450年间,三县平均人口增长25倍。 1450年时,全欧洲人口约5100万,1990年时为48708万。在550年间,人口增长8.9倍。 人类旧石器时期以来的历史100万年,有文字的历史5000年,这仅仅是人类在其发展长途中迈出的几步。人类通向更遥远的前方,有数不清的磨难横亘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来自外部的风雨阻隔、洪水断路、峡谷横陈、瘴气迷漫,有来自内部的战争肆虐、贫富交恶、权力侵夺、陋习相因。磨难开始,有的戾气十足,有的则味似甘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人口 人口增长 重负 地球 旧石器时期 自内部 展长 低出生率 历史1 4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