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改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6,共10页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葬俗的起源及早期墓葬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至迟在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山顶洞遗址中已有墓葬发现,具有居葬合一、注重随葬装饰品的特点,其出现可能...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葬俗的起源及早期墓葬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至迟在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山顶洞遗址中已有墓葬发现,具有居葬合一、注重随葬装饰品的特点,其出现可能与现代人的扩散有关。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同时期墓葬均表现出居葬合一、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在埋葬地点、葬式、随葬习俗流行程度和随葬品种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人群来源、文化传统和人群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 墓葬 葬俗起源 区域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江西省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序列(摘要)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尼士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93-393,共1页
中国江西省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序列(摘要)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马尼士美国支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征得了中国文物局的允许,从1993年到1995年和北京大学、江西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一项考古研究工程... 中国江西省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序列(摘要)美国安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马尼士美国支德沃考古研究基金会,征得了中国文物局的允许,从1993年到1995年和北京大学、江西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一项考古研究工程,这个项目确定以后,调查考证了原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 中国江西 考古研究 植硅石 旧石器时代末期 采集植物 新石器时代早期 仙人洞遗址 贝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铲遗存看桂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农业 被引量:2
3
作者 覃彩銮 《农业考古》 1984年第2期60-65,共6页
广西位于我国的南疆,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南部地区,发现了一批文化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出土了大批的铲形石器(暂名石铲)。这些石铲数量众多,形制多样,分布地域广阔,造型美观... 广西位于我国的南疆,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南部地区,发现了一批文化独特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出土了大批的铲形石器(暂名石铲)。这些石铲数量众多,形制多样,分布地域广阔,造型美观独特,制作技术精良,为其它省区所罕见,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这些石铲遗存的发现,引起了我国考古和民族学界的关注,它为我们探讨新石器时代晚期桂南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 遗存 新石器时代早期 地方民族特色 有肩石斧 广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新进展与思考 ——上马坎旧石器遗址发现始末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心喜 《文博》 2005年第2期84-89,共6页
与有文字的历史相比,旧石器时代的历史更为漫长.谁是浙江最早的祖先,他们怎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寻求这些答案一直是专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 旧石器遗址 旧石器时代文化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古脊椎动物 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定居生活 文化遗物 上山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璇 斯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8-62,共5页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崔璇,斯琴内蒙古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几乎都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河套人化石和由河套人创造的萨拉乌苏文化;发现了大窑和前乃莫板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窑文化的石...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崔璇,斯琴内蒙古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几乎都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河套人化石和由河套人创造的萨拉乌苏文化;发现了大窑和前乃莫板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窑文化的石器制造场,以及大窑旧石器时代早期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遗存 河套 旧石器时代早期 发现 远古 古人类 内蒙古 区域 中国
全文增补中
江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彭适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95-108,共14页
江西这块土地上,最早什么时候有人类活动?根据乐平县涌山岩(洞)发现有旧石器晚期人类打制过的石片来看①,说明这在数万年前,江西就已有人类经营。只是由于发现的遗物太少,尚不足以反映更多的问题。目前有充分资料可据的,应该从新石器时... 江西这块土地上,最早什么时候有人类活动?根据乐平县涌山岩(洞)发现有旧石器晚期人类打制过的石片来看①,说明这在数万年前,江西就已有人类经营。只是由于发现的遗物太少,尚不足以反映更多的问题。目前有充分资料可据的,应该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江西史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考古 新石器时代早期 江西 古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化特征 旧石器时代 文化堆积 几何印纹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家畜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兴永 《农业考古》 1987年第1期370-377,共8页
一一九七九年笔者在讨论云南铜石并用时代的动物群时曾指出:“从此或之前家马开始引进,马的引进与古代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目前来看马的引进至少可能从滇西北一带”。本文试图通过考古材料,系统地论述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家畜及有关问题。饲... 一一九七九年笔者在讨论云南铜石并用时代的动物群时曾指出:“从此或之前家马开始引进,马的引进与古代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目前来看马的引进至少可能从滇西北一带”。本文试图通过考古材料,系统地论述云南新石器时代的家畜及有关问题。饲养业是新石器时代物质生产的重要部门,是获得稳定的肉食品来源的最重要的手段。新石器时代饲养业的知识的来源是通过对这时期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骨的综合研究而获知的。这些成果为进一步阐明家畜、家禽的起源、演化、传播和品种改良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云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 家畜 新石器时代早期 大墩子 饲养业 铜石并用时代 出土 动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云南新、旧石器时代界限及有关问题
8
作者 张兴永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80-82,67,共4页
本文通过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旧石器遗址情况的分析,认为云南新、旧石器时代的界限应订在距今6000千年左右较妥当。以此为根据,作者对古人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云南同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相比,史前文化的发展呈不平衡性,... 本文通过云南具有代表性的旧石器遗址情况的分析,认为云南新、旧石器时代的界限应订在距今6000千年左右较妥当。以此为根据,作者对古人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云南同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相比,史前文化的发展呈不平衡性,云南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要晚一、二千年。2。云南新、旧石器时代之间,没有出现过中石器时代。3。迄今为止,云南出土的人工栽培的水稻化石时代较晚,云南是否能作为稻作文化起源地,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文化 云南 新石器时代遗址 旧石器时代晚期 河姆渡遗址 旧石器遗址 起源地 史前文化 古人类 新石器时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遗存 被引量:1
9
《文博》 1997年第3期15-21,共7页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陕西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主要包括沙苑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曾被认为是中石器时代的沙苑文化以狩猎经济为主,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是陕西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遗存集中分布在关中大荔渭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沙...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陕西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主要包括沙苑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曾被认为是中石器时代的沙苑文化以狩猎经济为主,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是陕西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遗存集中分布在关中大荔渭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沙丘地带,在已发现的20多个地点中都未见陶片,遗物均暴露于地表.沙丘底部的地层里往往杂有零星炭粒,属于全新世堆积.在遗存的大量细石器中,有船底形、楔形、圆锥形石核、石叶、小型刮削器、石镞等,尤以制作精致的尖状器、刮削器和石镞等石片石器最具特征.另外,还发现了介于现代智人与现代人之间、轻微石化的挠骨.部分学者认为,沙苑文化是黄河中游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文化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客省庄文化 龙山时代 丹江上游 文化层 遗存 尖底瓶 庙底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石器时代遗存
10
《文博》 1997年第3期13-14,39,共3页
陕西自北而南分别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域内的主要水系有黄河流域的无定河、洛河、渭河、泾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江.这一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旧石器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之兼具华北和华南旧石器性状的特点.在... 陕西自北而南分别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域内的主要水系有黄河流域的无定河、洛河、渭河、泾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江.这一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旧石器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之兼具华北和华南旧石器性状的特点.在整个史前时期,受气候的波动和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群落的变化,也给史前文化的发展和迁徙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文化 旧石器时代早期 石制品 洞穴遗址 刮削器 大荔人 直立人 尖状器 石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器时代的非石质农具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昕 《古今农业》 2001年第3期5-14,共10页
新石器时代,所用的农具多为石器。但其他材质的农具也占很大比重,特别是木、骨、蚌质农具,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对原始农业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这里对这三类农具,再作以简要综述。 一、石器时代的木质农具 提起木质农具,最应引以为... 新石器时代,所用的农具多为石器。但其他材质的农具也占很大比重,特别是木、骨、蚌质农具,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对原始农业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这里对这三类农具,再作以简要综述。 一、石器时代的木质农具 提起木质农具,最应引以为荣的就是由尖木棒发展而成的最古老的原始农具“耒”。在农业历史上,耒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国语·鲁语》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近乎神话的故事:“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日柱,能植百谷百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河姆渡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木农具 原始农业 文化遗址 鹤嘴锄 新石器时代遗址 木质 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和陕西大荔沙苑石器地点群时代问题的一些看法──兼及我国:
12
作者 张瑞岭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9-63,共5页
关于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和陕西大荔沙苑石器地点群时代问题的一些看法──兼及我国:“中石器时代”问题的讨论张瑞岭河南许昌灵井遗址是1965年当地农民挖池塘的过程中,在距地表10米深的灰色粉砂土和桔黄色细砂土内发现的,无地层... 关于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和陕西大荔沙苑石器地点群时代问题的一些看法──兼及我国:“中石器时代”问题的讨论张瑞岭河南许昌灵井遗址是1965年当地农民挖池塘的过程中,在距地表10米深的灰色粉砂土和桔黄色细砂土内发现的,无地层选压关系.在这里共采集石片和石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细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石器 时代问题 新石器时代早期 陕西大荔 旧石器时代遗址 沙苑 农业文化 点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远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试探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
13
作者 王宜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7-62,共6页
从远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试探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王宜涛虽然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充分证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来自多元①,但黄河流域仍然不失为远古人类的生存圣地和中国文明诞生的最重要的摇篮之一... 从远古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试探黄河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王宜涛虽然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充分证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来自多元①,但黄河流域仍然不失为远古人类的生存圣地和中国文明诞生的最重要的摇篮之一.因为在这一广阔的地域,不但发现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早期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 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环境的适应 文化遗存 古人类 考古发现与研究 石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尼蒂茨文化早期青铜器时代的军队?通过战斧对其文化进行另一种诠释
14
作者 谢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142,共1页
乌尼蒂茨文化早期青铜器时代在德国的中部,具有高度分层的社会统治阶级模式。正如在Leubingen和Helmsdorf发现的著名墓葬以及在Bornh9ck新出土的墓葬所证明的那样。为调查乌尼蒂茨军事组织,该文对这一区域出土的众多武器提出新的解释。... 乌尼蒂茨文化早期青铜器时代在德国的中部,具有高度分层的社会统治阶级模式。正如在Leubingen和Helmsdorf发现的著名墓葬以及在Bornh9ck新出土的墓葬所证明的那样。为调查乌尼蒂茨军事组织,该文对这一区域出土的众多武器提出新的解释。德国中部的这些遗存和它们的组成成分研究表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战士英雄"到形成在组织精英领导下有组织的专业军队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时代 文化 军队 早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诠释 战斧 军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巩义和洛南之行浅谈砾石石器工业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遵谔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7,共9页
1997年8月到9月,笔者应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之邀,到巩义洪沟和洛南两处旧石器地点进行了短期考察。通过对现场地貌、地层堆积及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观察,对两处旧石器地点的内涵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对... 1997年8月到9月,笔者应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之邀,到巩义洪沟和洛南两处旧石器地点进行了短期考察。通过对现场地貌、地层堆积及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观察,对两处旧石器地点的内涵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对我国的砾石石器工业,特别是汉水和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石器工业 石制品 旧石器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地点 洛南盆地 动物化石 中小型 中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学谈人类的早期文明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8-84,共7页
人类的文明始于何时?这历来是争论很大的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一些人类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著作对此问题的看法各有不同。“文明时代”作为摩尔根给人类史前期建立的系统中的一个阶段,相对于蒙昧,野蛮阶段之后的一个文化发展阶段,以... 人类的文明始于何时?这历来是争论很大的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一些人类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著作对此问题的看法各有不同。“文明时代”作为摩尔根给人类史前期建立的系统中的一个阶段,相对于蒙昧,野蛮阶段之后的一个文化发展阶段,以文字、商品、金属货币的出现、以及阶级、国家的形成等一系列特征作为这一时代的开始。恩格斯在他的论著中就引用了这一观点。美国学者阿达姆(Adam,R.M.)以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为例,认为文明形成的标志是:典型高地村落居住方式及其相应社会组织形式的出现和普及,以刀耕火种或锄头工具栽种小麦大麦的农业的出现,绵羊、山羊以至牛群的驯养,陶器的使用为特点。人类群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群体 考古学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早期文明 精神文明 文明时代 人类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 物质文明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早期航海之谜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富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本文以爱琴地区史前遗址的黑曜石器物为依据,并结合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新近成果,对人类最初的航海活动进行了探索,认为:爱琴地区的猎人采集者约在一万三千年前渡海到弥洛斯岛开采黑曜石是迄今所知的最早航海活动,而远古人类抵达澳洲、美... 本文以爱琴地区史前遗址的黑曜石器物为依据,并结合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新近成果,对人类最初的航海活动进行了探索,认为:爱琴地区的猎人采集者约在一万三千年前渡海到弥洛斯岛开采黑曜石是迄今所知的最早航海活动,而远古人类抵达澳洲、美洲、欧洲则在更早,人类如何跨越白令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之谜一旦得以揭开,将有助于,将最终澄清人类航海活动发生的最早年代和地点等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活动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古人类 独木舟 公元前 史前遗址 直布罗陀 考古学家 白令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忠培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9,共5页
The phenomenon of multi-cultures of ancient China has a long h istory an d has expericenced Xia,Shang,Zhou dynasties,and then Qin and Han empires,thus pr oceeding through“muti-cultures under the same root”to“multi-... The phenomenon of multi-cultures of ancient China has a long h istory an d has expericenced Xia,Shang,Zhou dynasties,and then Qin and Han empires,thus pr oceeding through“muti-cultures under the same root”to“multi-cultures and stat e u nification”.“Multi-cultures under the same root”is the precondition and solid gro und of state unification.Around 3-4 milleniums BC.,the habitants of the same arc haeological culture in Huanghe valley,Middle and Lower Ranges of Changjiang vall ey,Xilamulun river,south and north of Yanshan Areas,formed local and seperated o rganizations ruled by god ang king and entered into civilization era.In the late 3rd millenium,the local and seperated organizations of Pre-Xia culture at Longs han period,of which premarily consisted of the origen of Xia Culture,formed unit ed orgnizations.The former carried out hereditary system,the later negociated to produce a chief or by turn,thereafter the so called “the abdicated and hand ov er the crown to others”(禅让制)came into being.That Qi’s(启) seizure of the chief do m of the united orgniztion,is the symbole that Xia culture at Erlitou formed a u nified state.After this China transited from the period of sepertated and local Chiefdoms to Kindom.The Western Zhou cultures but also of different archaeologic a l cultures, thus pushing the cilivilization of kingdom into its peak.After East ern zhou’s reform ,Chinese ancient ciliviation reached its empire era at Qin an d Han dynas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 文明 南方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史前农业初探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向安强 《农业考古》 1993年第1期23-43,共21页
前言湖南省洞庭湖区,地处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它襟江带湖,沃野千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物产富足,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远古人类理想的活动场所。历史时期以来,这里就是我国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之一,一直是我国重要... 前言湖南省洞庭湖区,地处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它襟江带湖,沃野千里,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物产富足,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远古人类理想的活动场所。历史时期以来,这里就是我国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之一,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仓和著名的“鱼米之乡”。考古资料表明: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区域内,自远古时代就有我们的祖先生活、繁衍,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原始文化,并且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洞庭湖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后段至新石器时代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化遗存(特别重要的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均有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始农业 大溪文化 稻作农业 屈家岭文化 下层文化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株水稻出于万年 被引量:6
20
作者 洪涛 杨艳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仙人洞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 水稻 栽培稻 植硅石 野生稻 原始先民 旧石器时代晚期 洞穴遗址 稻作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