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崔璇 斯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8-62,共5页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崔璇,斯琴内蒙古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几乎都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河套人化石和由河套人创造的萨拉乌苏文化;发现了大窑和前乃莫板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窑文化的石...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崔璇,斯琴内蒙古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几乎都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河套人化石和由河套人创造的萨拉乌苏文化;发现了大窑和前乃莫板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窑文化的石器制造场,以及大窑旧石器时代早期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遗存 河套 旧石器时代早期 发现 远古 古人类 内蒙古 区域 中国
全文增补中
初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改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6,共10页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葬俗的起源及早期墓葬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至迟在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山顶洞遗址中已有墓葬发现,具有居葬合一、注重随葬装饰品的特点,其出现可能...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葬俗的起源及早期墓葬的区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至迟在距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山顶洞遗址中已有墓葬发现,具有居葬合一、注重随葬装饰品的特点,其出现可能与现代人的扩散有关。至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同时期墓葬均表现出居葬合一、结构简单的特点,但在埋葬地点、葬式、随葬习俗流行程度和随葬品种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人群来源、文化传统和人群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 墓葬 葬俗起源 区域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特色和新观点
3
作者 李壮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7-87,共1页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特色和新观点李壮伟张之恒和吴建民合著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特色突出,观点新颖,令人爱不释手。全书共八章,约30余万字。第一章为概论,论述了史前考古...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特色和新观点李壮伟张之恒和吴建民合著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特色突出,观点新颖,令人爱不释手。全书共八章,约30余万字。第一章为概论,论述了史前考古学的特征、史前时代的分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考古 时代文化 人类化石 新观点 生态环境 生产力的发展 动植物资源 北方沙漠 旧石器时代早期 史前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石器时代遗存
4
《文博》 1997年第3期13-14,39,共3页
陕西自北而南分别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域内的主要水系有黄河流域的无定河、洛河、渭河、泾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江.这一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旧石器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之兼具华北和华南旧石器性状的特点.在... 陕西自北而南分别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域内的主要水系有黄河流域的无定河、洛河、渭河、泾河和长江流域的汉江.这一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旧石器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之兼具华北和华南旧石器性状的特点.在整个史前时期,受气候的波动和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群落的变化,也给史前文化的发展和迁徙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文化 旧石器时代早期 石制品 洞穴遗址 刮削器 大荔人 直立人 尖状器 石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川旧石器早期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
5
作者 张兴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5-95,共1页
1989年10月23日到11月14日,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玉溪地区和江川县文管所联合发掘队对江川县路居乡上龙潭村甘棠箐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中出土了石,骨制品上万件(其中石、骨器上千件)及十多种与产元谋猿人化石... 1989年10月23日到11月14日,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玉溪地区和江川县文管所联合发掘队对江川县路居乡上龙潭村甘棠箐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中出土了石,骨制品上万件(其中石、骨器上千件)及十多种与产元谋猿人化石动物群时代相当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是云南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出土材料最多的一次发掘,所获材料对研究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早期 考古发掘 遗址 重要成果 旧石器时代早期 骨器 江川县 骨制品 哺乳动物化石 轴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巩义和洛南之行浅谈砾石石器工业 被引量:6
6
作者 吕遵谔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7,共9页
1997年8月到9月,笔者应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之邀,到巩义洪沟和洛南两处旧石器地点进行了短期考察。通过对现场地貌、地层堆积及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观察,对两处旧石器地点的内涵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对... 1997年8月到9月,笔者应河南省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之邀,到巩义洪沟和洛南两处旧石器地点进行了短期考察。通过对现场地貌、地层堆积及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的观察,对两处旧石器地点的内涵有了一些了解。同时对我国的砾石石器工业,特别是汉水和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石器工业 石制品 旧石器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地点 洛南盆地 动物化石 中小型 中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忠培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9,共5页
The phenomenon of multi-cultures of ancient China has a long h istory an d has expericenced Xia,Shang,Zhou dynasties,and then Qin and Han empires,thus pr oceeding through“muti-cultures under the same root”to“multi-... The phenomenon of multi-cultures of ancient China has a long h istory an d has expericenced Xia,Shang,Zhou dynasties,and then Qin and Han empires,thus pr oceeding through“muti-cultures under the same root”to“multi-cultures and stat e u nification”.“Multi-cultures under the same root”is the precondition and solid gro und of state unification.Around 3-4 milleniums BC.,the habitants of the same arc haeological culture in Huanghe valley,Middle and Lower Ranges of Changjiang vall ey,Xilamulun river,south and north of Yanshan Areas,formed local and seperated o rganizations ruled by god ang king and entered into civilization era.In the late 3rd millenium,the local and seperated organizations of Pre-Xia culture at Longs han period,of which premarily consisted of the origen of Xia Culture,formed unit ed orgnizations.The former carried out hereditary system,the later negociated to produce a chief or by turn,thereafter the so called “the abdicated and hand ov er the crown to others”(禅让制)came into being.That Qi’s(启) seizure of the chief do m of the united orgniztion,is the symbole that Xia culture at Erlitou formed a u nified state.After this China transited from the period of sepertated and local Chiefdoms to Kindom.The Western Zhou cultures but also of different archaeologic a l cultures, thus pushing the cilivilization of kingdom into its peak.After East ern zhou’s reform ,Chinese ancient ciliviation reached its empire era at Qin an d Han dynas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 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 中国古代 文明 南方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老牛坡商代墓(提要)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士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0-43,共4页
老牛坡位于西安以东27公里处,地属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该地南濒灞河,北倚洪庆原,土地肥沃,景色宜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人类足迹所至,遍及灞河两岸。东去二、三十里,有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猿人的居址。新石器时代... 老牛坡位于西安以东27公里处,地属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该地南濒灞河,北倚洪庆原,土地肥沃,景色宜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人类足迹所至,遍及灞河两岸。东去二、三十里,有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猿人的居址。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随处可见。商周时代的历史遗存,更是丰富多彩,不断被发现,老牛坡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1986年3—7月,我们在遗址的Ⅲ区第三台地上,重点发掘了一批墓,共计45座,除了4座属于龙山期墓葬和一座属于唐墓外,余38座墓和1座马坑及1座车马坑,均是商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马坑 墓葬 旧石器时代早期 安阳殷墟 石器时代 人类活动 蓝田猿人 历史遗存 文化遗址 商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陕西史前考古的新收获 被引量:2
9
作者 巩启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32,共6页
近年来陕西史前考古的新收获●巩启明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指导下,史前考古取得了一些新的收获。这些新的发现多数是在配合基建考古工作中取得的。陕西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建项目逐年增多,尤其80年... 近年来陕西史前考古的新收获●巩启明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指导下,史前考古取得了一些新的收获。这些新的发现多数是在配合基建考古工作中取得的。陕西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建项目逐年增多,尤其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一个接着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研究所 恐龙蛋化石 文化遗存 庙底沟类型 史前考古 石器时代遗址 旧石器地点 旧石器时代早期 瓦窑沟 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原始经济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勤毅 周崇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97-102,共6页
江淮地区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其间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具有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条件。早在二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县猿人就在此生活,到旧石器时代中期有巢县人的活动遗存和巢湖市望城岗旧石... 江淮地区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其间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具有人类生息繁衍的良好条件。早在二三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和县猿人就在此生活,到旧石器时代中期有巢县人的活动遗存和巢湖市望城岗旧石器地点群,此后还有下草湾人化石的发现,这些都说明江淮地区是我国早期人类的重要生活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时代遗址 原始农业 旧石器时代中期 生产工具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薛家岗遗址 旧石器时代早期 陶器 江淮地区 原始手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河南原始渔猎经济及家畜饲养业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军 王献本 《农业考古》 1993年第3期267-271,276,共6页
前言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的生存,是与其它动物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使用着木棍和原始的打制工具,过着茹毛饮血的渔猎生活。他们一方面捕捉比较温驯的动物(如马、鹿等)来食用,另一方面又要抗击着凶猛野兽的侵袭。到... 前言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的生存,是与其它动物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使用着木棍和原始的打制工具,过着茹毛饮血的渔猎生活。他们一方面捕捉比较温驯的动物(如马、鹿等)来食用,另一方面又要抗击着凶猛野兽的侵袭。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先进的磨制石器和弓箭的大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地区 家畜饲养 旧石器时代早期 裴李岗文化 夏商时期 仰韶文化 渔猎经济 水生动物 龙山文化 石制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窑村南山的原始社会文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宇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60-65,共6页
在呼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所发现的原始社会文化,在考古学上,很有特色。这种特色可以包括几个方面,现在先从地层构造,加以观察。 这里的第四纪地层出露得很全面,即从中更新世起,经过晚更新世的早期和晚期,以至全新世的早期和晚期,... 在呼市郊区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所发现的原始社会文化,在考古学上,很有特色。这种特色可以包括几个方面,现在先从地层构造,加以观察。 这里的第四纪地层出露得很全面,即从中更新世起,经过晚更新世的早期和晚期,以至全新世的早期和晚期,不同时期的地层在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在这些特色中,处于突出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社会文化 刮削器 隧石 石器制造场 尖状器 旧石器时代早期 南山 石核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原始烹饪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诗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65-72,共8页
我国具有独特的传统膳食,食物种类一般是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荤素相结合。又以丰富多彩,色、香、味、形俱佳的独到烹饪技艺而著称于世。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都表明我国的传统膳食和烹饪技术有着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产生阶... 我国具有独特的传统膳食,食物种类一般是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荤素相结合。又以丰富多彩,色、香、味、形俱佳的独到烹饪技艺而著称于世。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都表明我国的传统膳食和烹饪技术有着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产生阶段可追溯到史前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时代遗址 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早期 述论 半坡遗址 史前时期 河姆渡遗址 西侯度遗址 生产工具 人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确有170─180万年的用火历史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73-76,共4页
文章列举了世界各国所发现的距今100万年前的火遗迹及其研究成果;并着重分析了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中,火遗迹与人化石、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之间的共存关系规律。认为在中国云南元谋上那蚌、山西芮城西侯度和陕西蓝田公... 文章列举了世界各国所发现的距今100万年前的火遗迹及其研究成果;并着重分析了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中,火遗迹与人化石、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之间的共存关系规律。认为在中国云南元谋上那蚌、山西芮城西侯度和陕西蓝田公王岭等处发现的距今100万年前的火遗迹都是用火遗存,从而确认人类用火的历史已有170─180万年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早期 蓝田公王岭 遗迹 旧石器时代遗址 周口店 哺乳动物化石 贾兰坡 北京人遗址 遗存 考古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在起源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生物适应性
15
作者 T.N.阿列克谢耶娃 朱银城 《西北人口》 1984年第2期56-60,共5页
目前没有直接考察出来的人类适应现象,这是不难理解的,所以这个题目的研究,只能在关于古代人类后裔的现代人口的资料内,和关于古代人类适应现象或多或少逼真的模拟资料之外推范围内进行。这种情况迫使我们依靠我们所拥有的关于人类早期... 目前没有直接考察出来的人类适应现象,这是不难理解的,所以这个题目的研究,只能在关于古代人类后裔的现代人口的资料内,和关于古代人类适应现象或多或少逼真的模拟资料之外推范围内进行。这种情况迫使我们依靠我们所拥有的关于人类早期进化阶段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高山地区 综合体 环境条件 生态 气候环境 生物适应性 南方古猿 旧石器时代早期 人类居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