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五四”时期的文言古体诗译诗——以《学衡》的英诗汉译为例
1
作者 姜筠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100,共8页
学衡派是“五四”时期以文言古体诗翻译西诗的代表。一方面,学衡译者的译诗实践的确受到文类规范的困囿;另一方面,他们努力挖掘文言古体诗容纳新材料的潜能。学衡译者采用“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策略,有三个目的:捍卫诗的本质特征——... 学衡派是“五四”时期以文言古体诗翻译西诗的代表。一方面,学衡译者的译诗实践的确受到文类规范的困囿;另一方面,他们努力挖掘文言古体诗容纳新材料的潜能。学衡译者采用“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策略,有三个目的:捍卫诗的本质特征——音律节奏;接续中国的语言、文学和文化传统;引入中国古典文学中稀缺的现代精神和西方元素。学衡译者的努力表明,文言古体诗并未在文学革命中彻底丧失价值,反而以融合中西新旧的方式获得新的活力,并参与着中国传统文学与思想的变革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诗汉译 文言古体诗译诗 《学衡》 “以新材料入旧格律 表意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体识鉴录(三则)
2
作者 钱仓水 《高校教育管理》 1992年第4期51-56,共6页
史诗、诗史、咏史诗,指的都是诗歌,又都和历史搭界,貌看,同胎的三姐妹,然而,稍作深入探究,则不然,它们之间的差异大着呢。 先说咏史诗。我国古代的“咏史”诗,肇端于东汉的班固,他的《咏史》诗,咏赞了西汉少女缇萦进宫上书代父请罪、汉... 史诗、诗史、咏史诗,指的都是诗歌,又都和历史搭界,貌看,同胎的三姐妹,然而,稍作深入探究,则不然,它们之间的差异大着呢。 先说咏史诗。我国古代的“咏史”诗,肇端于东汉的班固,他的《咏史》诗,咏赞了西汉少女缇萦进宫上书代父请罪、汉文帝为之感动而赦其父罪的历史故事。中国是一个诗国,又有悠久的历史,班固咏史诗的推出,等于是亮出了一个指示牌:这里也是诗歌题材的一个矿藏,一片沃土!于是,大家的眼睛骤然一亮,继而你来挖,他来垦,王粲、曹植、左思、鲍照,大多有“咏史”为题之诗作,到南朝梁肖统编选《文选》时,已专列“咏史”一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体 旧格律 识鉴 咏史诗 诗史 格律 诗歌 “新诗” 格律 初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