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现代性”社会学理论实践理路——对郑杭生“社会互构论”的初步阐释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永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旧式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问题,造成了人对自然的压榨、人与社会的冲突。我们认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旧式现代性所指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新型现代性。因此,中国的社会实践不... 旧式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问题,造成了人对自然的压榨、人与社会的冲突。我们认为,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旧式现代性所指引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寻找能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新型现代性。因此,中国的社会实践不仅仅对中国,而且对全人类的发展极有价值。而这样的社会实践,需要一种实践的社会学。郑杭生教授提出的“社会互构论”是对这种要求的一种尝试。在本文中,我们对“社会互构论”的“实践性”作了分层分析,试图使读者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式现代性 新型现代性 实践 社会互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和谐——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 被引量:24
2
作者 郑杭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1-15,36,共6页
"社会更加和谐"符合那种不同于旧式现代性的新型现代性的要求;在为期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保持、推进社会进步势头的同时,用新型现代性眼光,把有步骤地解决过去20年积累的问题,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亦即不安全因... "社会更加和谐"符合那种不同于旧式现代性的新型现代性的要求;在为期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保持、推进社会进步势头的同时,用新型现代性眼光,把有步骤地解决过去20年积累的问题,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亦即不安全因素,放在突出地位;能否在社会政策上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力争强弱双赢,是中国社会未来20年内,能否达到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更加稳定的关键,具有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和谐 旧式现代性 新型现代性 强弱双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