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小说与想象的可能──对刁斗小说的简单描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有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3-79,共7页
旧小说与想象的可能──对刁斗小说的简单描述谢有顺刁斗,这个大器晚成的小说家,在建法君相约此文之前,我对他的记忆只限于他那个奇崛的名字。据刁斗自己所说,他在1990年之后才开始集中精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写作,但我知道... 旧小说与想象的可能──对刁斗小说的简单描述谢有顺刁斗,这个大器晚成的小说家,在建法君相约此文之前,我对他的记忆只限于他那个奇崛的名字。据刁斗自己所说,他在1990年之后才开始集中精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写作,但我知道,他的写作历史比这要长久得多。当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刁斗 旧小说 欲望 作家 象力 语言美学 存在意义 马人 《英雄》 叶兆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初“旧派”小说家对《红楼梦》的沉溺与反思——兼论清末民初的“写情小说”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紫鹏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共6页
民初写情小说的流行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长期以来,在讨论其流行的原因时,我们或讲到吴趼人《恨海》的开启之功,或讲到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风行,然而却对《红楼梦》之于民初"旧派"小说的至深影响避而不谈。事实... 民初写情小说的流行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长期以来,在讨论其流行的原因时,我们或讲到吴趼人《恨海》的开启之功,或讲到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风行,然而却对《红楼梦》之于民初"旧派"小说的至深影响避而不谈。事实上,民初"旧派"刊物所刊载小说、诗词、文章与"红楼"相关者甚多,特别是写情小说的构思、情节以及哀感的文风、凄婉的意蕴等无不与"红楼"有直接的联系。本文即通过罗列清末民初"旧派"小说家与"红楼"相关的诸多作品,来说明清末民初"写情小说"的发生及具体表现与《红楼梦》之间的复杂关联,并从少数几篇反思《红楼梦》负面影响的文字来讨论"写情小说"家内部对"写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写情小说 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初旧派言情小说中的江南文化特色
3
作者 孔令云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8-160,共3页
民初旧派言情小说具有鲜明的地缘特色,即江南文化特色。作品呈现的是充满诱惑的优美诗意而又哀伤颓废的江南。江南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作家个人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使得民初旧派言情小说字里行间吹拂着诱人与颓废的"江南风&... 民初旧派言情小说具有鲜明的地缘特色,即江南文化特色。作品呈现的是充满诱惑的优美诗意而又哀伤颓废的江南。江南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及作家个人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使得民初旧派言情小说字里行间吹拂着诱人与颓废的"江南风"。考察这类小说与江南的关系,对于重新发现此类小说的价值,以及从一个侧面重现丰富的文化江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言情小说 诱惑 颓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新派与清末的小说翻译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珊 《理论月刊》 CSSCI 1999年第Z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域外小说 小说翻译 梁启超的小说 维新派 “新小说 旧小说 小说界革命” 康有为 阅读习惯 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纾小说创作与西方文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荻涌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旧小说 外国文学 短篇小说 狄更斯 《罗密欧与朱丽叶》 民国初年 蒲松龄 西方文学 林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都》——一部陈旧之作
6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14,共1页
吴亮在《城镇、文人和旧小说——关于贾平凹的〈废都〉》(《文艺争鸣》1993年6期)一文小指出: 在那些直接展市男女性事的阅读单元中,不管是完整的段落还足故意被搞得残缺不全的行文里,我们既没有看到性关系中的时代的痕迹也没有看到单... 吴亮在《城镇、文人和旧小说——关于贾平凹的〈废都〉》(《文艺争鸣》1993年6期)一文小指出: 在那些直接展市男女性事的阅读单元中,不管是完整的段落还足故意被搞得残缺不全的行文里,我们既没有看到性关系中的时代的痕迹也没有看到单纯的自然本能,我们看到的只是过去时代的、旧文人的狎妓,它作为一部参预到我们这个时代文化中来的小说的核心叙事,却是一个苍白的历史回声。而且是病态的、游离的、微不足道的历史回声。男性中心、女人作为性附庸、乡村文人眼中的性赞美,所有这些具有性别歧视的倾向,使《废都》的性关系展布显得如此陈腐,成为这部“奇书”中最为畸形的核心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都》 性别歧视 价值关系 性关系 男性中心 时代文化 自然本能 核心部分 贾平凹 旧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现代化与视点效应
7
作者 吴方 《当代文坛》 1986年第4期3-6,共4页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眼睛蒙上灰尘,心灵便晦暗起来。鲁迅先生曾说:“倘将一位久蛰洞房的老太爷抛在夏天正午的烈日底下,或将不出闺门的千金小姐拖到旷野的黑夜里,大概只好闭了眼睛,暂续他们残存的旧梦,总算没有遇到暗或光,虽然已经...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眼睛蒙上灰尘,心灵便晦暗起来。鲁迅先生曾说:“倘将一位久蛰洞房的老太爷抛在夏天正午的烈日底下,或将不出闺门的千金小姐拖到旷野的黑夜里,大概只好闭了眼睛,暂续他们残存的旧梦,总算没有遇到暗或光,虽然已经是绝不相同的现实。”(《坟·论睁了眼看》)大约从“五四”前后起,中国文学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进程,就正是从“瞒和骗”的旧梦中醒来的时候。睁开眼看现实,看世界,虽不免眩目惊心,却毕竟开始了一个新的自觉——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肉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现代化 新时期小说 旧小说 视点变化 夏天正午 剪辑 作家 现代小说 中国文学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新武侠小说研究述评 被引量:3
8
作者 丁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新武侠小说 中国武侠小说 研究述评 中国大陆 金庸小说 梁羽生 金庸武侠小说 新派武侠小说 派武侠小说 古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爱玲创作继承的民族传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张爱玲小说创作继承的民族传统 ,主要来自明清世情小说、晚清谴责小说和民国社会小说 ,表现在描写世态人情、写实性、结构散漫性、全知视角、含蓄笔法和通俗性等方面。其小说的艺术优长和缺失 ,包括狭窄的婚恋题材、平实琐碎的生活细节... 张爱玲小说创作继承的民族传统 ,主要来自明清世情小说、晚清谴责小说和民国社会小说 ,表现在描写世态人情、写实性、结构散漫性、全知视角、含蓄笔法和通俗性等方面。其小说的艺术优长和缺失 ,包括狭窄的婚恋题材、平实琐碎的生活细节、松散随意的结构、说书人的叙述角度、微妙的隐喻和暗示以及通俗小说趣味 ,都源于她对上述中国旧小说传统的继承。旧小说成就了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旧小说 民族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