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最终产值包涵着各个生产阶段的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并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1
作者
佟哲晖
《财经问题研究》
1980年第3期73-73,共1页
吉林市白山水电广生产筹备处赵维德同志来信说:“原材料(指以中间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部门的原材料,非指最初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区别,在于原材料的价值是一次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分次的转移到...
吉林市白山水电广生产筹备处赵维德同志来信说:“原材料(指以中间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部门的原材料,非指最初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区别,在于原材料的价值是一次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分次的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但从价值构成的角度看,两者都是转移价值,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可是,《论社会最终产值指标》一文,把原材料看作是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这一点我理解,而把固定资产折旧看作是追加价值,我怎样也理解不了。望给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
旧
原材料价
最终产值
生产阶段
产品
价值
转移
价值
计算问题
旧价值
价值
构成
中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价值产品
2
作者
袭著臣
《经济问题》
1987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文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所分析的商品价值只包括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撇开了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 一、体力原子与智力原子 价值规律表明,人类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撇开转移的旧价值,价值产品完全由耗费的活劳动构...
本文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所分析的商品价值只包括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撇开了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 一、体力原子与智力原子 价值规律表明,人类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撇开转移的旧价值,价值产品完全由耗费的活劳动构成。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就是说,形成价值产品的人类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产品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者
商品
价值
旧价值
马克思
前提条件
劳动力
复杂劳动
抽象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旧”之间的误区——“五四”新文化运动伦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杜素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148,共5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伦理策略集中体现为"新、旧"二元对立伦理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在这一伦理策略中,隐含着对于进化论的功利化误读。其结果不仅造成传统伦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伦理策略集中体现为"新、旧"二元对立伦理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在这一伦理策略中,隐含着对于进化论的功利化误读。其结果不仅造成传统伦理资源没能被很好地整理、反思和继承,更使得新的伦理倡导充满内部悖论和尴尬,导致道德虚无与伦理茫然。相比于"新"与"旧"这样一组冲突色彩明显的概念,"绝对"和"相对"更容易展开思想谱系之间的互动与争鸣,西方曾借此命题,实现伦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自然转变。"五四"时期,我们也一度获得这一思考途径的契机,但由于功利性的考虑,这组概念最终在新文化运动中一闪而过,留下诸多理论和实践的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伦理策略
“新”与“
旧
”二元对立
价值
体系
绝对伦理与相对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最终产值包涵着各个生产阶段的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并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1
作者
佟哲晖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1980年第3期73-73,共1页
文摘
吉林市白山水电广生产筹备处赵维德同志来信说:“原材料(指以中间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部门的原材料,非指最初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区别,在于原材料的价值是一次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分次的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但从价值构成的角度看,两者都是转移价值,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可是,《论社会最终产值指标》一文,把原材料看作是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这一点我理解,而把固定资产折旧看作是追加价值,我怎样也理解不了。望给以解释。”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
旧
原材料价
最终产值
生产阶段
产品
价值
转移
价值
计算问题
旧价值
价值
构成
中间产品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价值产品
2
作者
袭著臣
出处
《经济问题》
1987年第4期24-27,共4页
文摘
本文分析的前提条件是,所分析的商品价值只包括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撇开了具体劳动转移的旧价值。 一、体力原子与智力原子 价值规律表明,人类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撇开转移的旧价值,价值产品完全由耗费的活劳动构成。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就是说,形成价值产品的人类劳动。
关键词
价值
产品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者
商品
价值
旧价值
马克思
前提条件
劳动力
复杂劳动
抽象劳动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旧”之间的误区——“五四”新文化运动伦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杜素娟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4-148,共5页
基金
2010年度华东政法大学科研项目<论现代文学视野中叙事伦理的生成>(项目编号:10HZK03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伦理策略集中体现为"新、旧"二元对立伦理价值体系的建立,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在这一伦理策略中,隐含着对于进化论的功利化误读。其结果不仅造成传统伦理资源没能被很好地整理、反思和继承,更使得新的伦理倡导充满内部悖论和尴尬,导致道德虚无与伦理茫然。相比于"新"与"旧"这样一组冲突色彩明显的概念,"绝对"和"相对"更容易展开思想谱系之间的互动与争鸣,西方曾借此命题,实现伦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自然转变。"五四"时期,我们也一度获得这一思考途径的契机,但由于功利性的考虑,这组概念最终在新文化运动中一闪而过,留下诸多理论和实践的遗憾。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伦理策略
“新”与“
旧
”二元对立
价值
体系
绝对伦理与相对伦理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最终产值包涵着各个生产阶段的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并不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佟哲晖
《财经问题研究》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价值产品
袭著臣
《经济问题》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旧”之间的误区——“五四”新文化运动伦理策略分析
杜素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