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政治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澜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武则天
天时代
《通鉴》
礼仪制度
丧服制度
礼仪活动
《仪礼·丧服》
武周政权
全唐文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书院的起源及其初期形态
被引量:
6
2
作者
邓洪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5-48,共4页
一 书院的起源与成型 唐代初期,书院产生于民间,最初它只是士人的读书之所。据雍正《陕西通志》卷27载:“瀛洲书院在(蓝田)县治南,唐学士李元通建。明弘治时知县任文献重修。”查嘉庆《清一统志》卷233及光绪《蓝田县志》卷14,唐高祖时...
一 书院的起源与成型 唐代初期,书院产生于民间,最初它只是士人的读书之所。据雍正《陕西通志》卷27载:“瀛洲书院在(蓝田)县治南,唐学士李元通建。明弘治时知县任文献重修。”查嘉庆《清一统志》卷233及光绪《蓝田县志》卷14,唐高祖时,李元通拜定州总管,与刘黑洇作战,兵败被俘,长叹:“大丈夫抚方面而不能保所守,尚何惕息耶!”乃溃肠死节。按刘黑洇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唐武德四年(621)反唐,称汉东王,两年后兵败被杀。故瀛洲书院当创建于武德六年(623)之前。又明嘉靖《青州府志》卷9载:“李公书院在(临朐)县西南,唐李靖读书处。一云靖从太宗征闾左,于此阅司马兵法。”李靖(571-649),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精通兵法,曾任隋马邑郡丞。归唐后,随高祖、太宗南征北战,为大唐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李世民赏识,官至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时称“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贞观二十三年(649),卒于家,谥号景武。其事迹新旧《唐书》均有记载。书院既为李氏读书或研治兵法之所,其创建时间就无论如何不会晚于64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院
《全唐诗》
起源
丽正书院
一统志
隋末农民起义
新
旧《唐书》
教学活动
唐玄宗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孙樵生平及孙文系年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光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64-67,共4页
晚唐时期著名的古文家孙樵的生平事迹,除见于其文集《自序》外,典籍所载甚少。新旧《唐书》均无传。《资治通鉴》卷二四九载: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六月,“进士(孙樵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此称“进士”,误)孙樵上言:百姓男耕女织,不自温饱。...
晚唐时期著名的古文家孙樵的生平事迹,除见于其文集《自序》外,典籍所载甚少。新旧《唐书》均无传。《资治通鉴》卷二四九载: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六月,“进士(孙樵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此称“进士”,误)孙樵上言:百姓男耕女织,不自温饱。而群僧安坐华屋,美衣精撰。……”此盖节录孙樵《复佛寺奏》文,其余亦不见载。此后目录书籍所记孙樵生平,多源于《自序》。据孙樵《自序》及其文集所反映之情况,可知孙樵出身于“代袭簪缨”的官僚家庭,关东某地人。家中有藏书五千卷,“常自探讨,幼而工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樵
《资治通鉴》
新
旧《唐书》
生平事迹
唐宣宗
文集
古文家
佛寺
会昌
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说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2
4
作者
彭菊华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2期40-44,共5页
张说是玄宗朝的名相,又是一代文豪,对他颇有微词的清人何文焕,也承认他“相业文学,彬彬可观”。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几种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史,对此就多略而不论。《新唐书·文艺传序》和新旧《唐书》张说本传,也语焉不...
张说是玄宗朝的名相,又是一代文豪,对他颇有微词的清人何文焕,也承认他“相业文学,彬彬可观”。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几种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史,对此就多略而不论。《新唐书·文艺传序》和新旧《唐书》张说本传,也语焉不详,大都没能顾及其全人。有鉴于此,笔者下面谈点看法。 张说的创作及成就 唐人窦《述书赋》曾有言:“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詠,张说不得预焉。”这话以实事律之,大体正确。论创作,张说诚不能与王维祖詠相埒。但张说属盛唐前期,比王维诸人早。据作品的实际而论,则张说实为继陈子昂后一位有创作实绩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史
王维
陈子昂
唐前期
新
唐书
李邕
新
旧《唐书》
崔颢
作品
玄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刺史考》补
被引量:
4
5
作者
贺忠辉
《文博》
1998年第1期50-55,共6页
郁贤皓先生编撰的《唐刺史考》,依据现存的大量资料,在考证唐代各州(郡、府)刺史(太守、尹)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但因大量新出土的唐代墓志尚未公布,墓志中包括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考证。笔者在...
郁贤皓先生编撰的《唐刺史考》,依据现存的大量资料,在考证唐代各州(郡、府)刺史(太守、尹)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但因大量新出土的唐代墓志尚未公布,墓志中包括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考证。笔者在阅读西安碑林藏近四十年来在陕西特别是关中出土的唐代墓志时,将《唐刺史考》不著或尚未确定在刺位年代的,或有错误之处的,进行了考订收录,用以补充《唐刺史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刺史考》
新
旧《唐书》
郁贤皓
州刺史
墓志铭
失载
唐中宗
武周
大唐
唐代墓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国学《五经壁本》考——从《五经壁本》到《开成石经》
被引量:
3
6
作者
路远
《文博》
1997年第2期39-42,共4页
《开成石经》是西安碑林最重要的藏品.这部长达160卷、65万余字的儒家石刻典籍,其刊刻始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完成于开成二年(837年),最初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讲论堂之两廊,以供诸儒校正讹误.本文所要说的《五经壁本》,则是指...
《开成石经》是西安碑林最重要的藏品.这部长达160卷、65万余字的儒家石刻典籍,其刊刻始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完成于开成二年(837年),最初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讲论堂之两廊,以供诸儒校正讹误.本文所要说的《五经壁本》,则是指《开成石经》刻立之前,国子监出于同一目的,在同一地点,直接书于屋壁之上的整部经书.《五经壁本》亦称“壁经”,起初是书于土壁之上,后来改用木版墨书,最后才改成石刻,创立“石壁九经”即《开成石经》.关于《五经壁本》,正史未见记载,《全唐文》中有几篇同时代人的文、赋,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资料.虽然资料很有限,但通过它们,仍可对唐国学《五经壁本》之始末有一个概要的了解.一、大历十年(77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子监
五经文字
刘禹锡
石经
全唐文
国学
新
旧《唐书》
九经
《唐会要》
《册府元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彦辞墓志探疑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忠凯
《文博》
1997年第5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墓志铭
御史大夫
旧《唐书》
检校
《资治通鉴》
右散骑常侍
户部尚书
西安碑林
节院使
州刺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质疑
8
作者
黄建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9-92,共4页
由于唐代国史多系“总辑各实录事迹而成”,而唐代国史又是现存新旧《唐书》的基本材料来源,故此,对已佚历朝《唐实录》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现存唐代史料价值的认识。本文仅就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的有关问题,在前人研究的...
由于唐代国史多系“总辑各实录事迹而成”,而唐代国史又是现存新旧《唐书》的基本材料来源,故此,对已佚历朝《唐实录》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现存唐代史料价值的认识。本文仅就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的有关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一些欠成熟的看法,以求正于唐史学界。 唐代会昌何以重修《宪宗实录》?一般史籍多认为是李德裕所为。为便分析其细处,以下引录: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五,《周会(墀)墓志铭》“德裕会昌中,以思撰之元和朝实录四十篇,溢美其父为相事。公上言”,所上何言?《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周墀》有云:“故宰相德裕重定元和实录,窜寄它事,以广父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宪宗
会昌
李吉甫
《
旧
唐书》
《唐会要》
新
旧《唐书》
墓志铭
史料价值
史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9
作者
张兆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唐代社会
唐代科举
研究领域
学术著作
《登科记考》
新
旧《唐书》
制度史
合流关系
研究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庭都护府应置于七○三年
10
作者
韩杰
《人文杂志》
1988年第4期74-74,共1页
关于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新旧《唐书》均载于《地理志·陇右道》条下,“长安二年,为北庭都护府”。
关键词
北庭都护府
新
旧《唐书》
地理志
均载
长安
武则天
公元纪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鷟
11
作者
康树欣
《河北学刊》
1983年第4期159-160,共2页
深县城西旧州有一座“来鷟楼”。民国初年尚存,后被侵华日军破坏。这座古楼,据说是为纪念张鷟而建。 张鷟(约660一740年),初唐末盛唐初的文学家。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他的作品文字通俗,当时颇为风行。撰有...
深县城西旧州有一座“来鷟楼”。民国初年尚存,后被侵华日军破坏。这座古楼,据说是为纪念张鷟而建。 张鷟(约660一740年),初唐末盛唐初的文学家。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他的作品文字通俗,当时颇为风行。撰有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判牍《龙筋凤髓判》、传奇小说《游仙窟》。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张鷟的著作有较高的评价。 张鷟官职卑小,新、旧《唐书》均无传。他的生平,只在其孙张荐传中记述了一段。 调露初年(公元679年)张鷟考中进士。考功员外郎骞味道称赞张鷟的文章为天下无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鷟
武则天
《龙筋凤髓判》
司马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笔记小说
《资治通鉴》
《游仙窟》
旧《唐书》
天下无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会要》史实辨证一例
12
作者
涂家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3-103,共1页
《唐会要》史实辨证一例涂家飞贞观十六年六月,苑西守监穆裕,农囿不修。太宗怒甚,命于朝堂斩之.侍臣战,莫敢进言。太子承乾谏曰:“人者有生最灵,一死不可复活。命即斩之,理恐未尽,请付法司推鞠。”太宗意解,即笞而释之。长孙...
《唐会要》史实辨证一例涂家飞贞观十六年六月,苑西守监穆裕,农囿不修。太宗怒甚,命于朝堂斩之.侍臣战,莫敢进言。太子承乾谏曰:“人者有生最灵,一死不可复活。命即斩之,理恐未尽,请付法司推鞠。”太宗意解,即笞而释之。长孙无忌进曰:“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会要》
贞观十七年
长孙无忌
新
旧《唐书》
《贞观政要》
《通鉴》
《册府元龟》
南京师范大学
李治
太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政治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澜
机构
福建师大
出处
《福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武则天
天时代
《通鉴》
礼仪制度
丧服制度
礼仪活动
《仪礼·丧服》
武周政权
全唐文
旧《唐书》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书院的起源及其初期形态
被引量:
6
2
作者
邓洪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5-48,共4页
文摘
一 书院的起源与成型 唐代初期,书院产生于民间,最初它只是士人的读书之所。据雍正《陕西通志》卷27载:“瀛洲书院在(蓝田)县治南,唐学士李元通建。明弘治时知县任文献重修。”查嘉庆《清一统志》卷233及光绪《蓝田县志》卷14,唐高祖时,李元通拜定州总管,与刘黑洇作战,兵败被俘,长叹:“大丈夫抚方面而不能保所守,尚何惕息耶!”乃溃肠死节。按刘黑洇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唐武德四年(621)反唐,称汉东王,两年后兵败被杀。故瀛洲书院当创建于武德六年(623)之前。又明嘉靖《青州府志》卷9载:“李公书院在(临朐)县西南,唐李靖读书处。一云靖从太宗征闾左,于此阅司马兵法。”李靖(571-649),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精通兵法,曾任隋马邑郡丞。归唐后,随高祖、太宗南征北战,为大唐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李世民赏识,官至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时称“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贞观二十三年(649),卒于家,谥号景武。其事迹新旧《唐书》均有记载。书院既为李氏读书或研治兵法之所,其创建时间就无论如何不会晚于649年。
关键词
中国书院
《全唐诗》
起源
丽正书院
一统志
隋末农民起义
新
旧《唐书》
教学活动
唐玄宗
知识分子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樵生平及孙文系年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光富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64-67,共4页
文摘
晚唐时期著名的古文家孙樵的生平事迹,除见于其文集《自序》外,典籍所载甚少。新旧《唐书》均无传。《资治通鉴》卷二四九载: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六月,“进士(孙樵大中九年登进士第,此称“进士”,误)孙樵上言:百姓男耕女织,不自温饱。而群僧安坐华屋,美衣精撰。……”此盖节录孙樵《复佛寺奏》文,其余亦不见载。此后目录书籍所记孙樵生平,多源于《自序》。据孙樵《自序》及其文集所反映之情况,可知孙樵出身于“代袭簪缨”的官僚家庭,关东某地人。家中有藏书五千卷,“常自探讨,幼而工文”。
关键词
孙樵
《资治通鉴》
新
旧《唐书》
生平事迹
唐宣宗
文集
古文家
佛寺
会昌
典籍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说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2
4
作者
彭菊华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2期40-44,共5页
文摘
张说是玄宗朝的名相,又是一代文豪,对他颇有微词的清人何文焕,也承认他“相业文学,彬彬可观”。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几种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史,对此就多略而不论。《新唐书·文艺传序》和新旧《唐书》张说本传,也语焉不详,大都没能顾及其全人。有鉴于此,笔者下面谈点看法。 张说的创作及成就 唐人窦《述书赋》曾有言:“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詠,张说不得预焉。”这话以实事律之,大体正确。论创作,张说诚不能与王维祖詠相埒。但张说属盛唐前期,比王维诸人早。据作品的实际而论,则张说实为继陈子昂后一位有创作实绩的作家。
关键词
古代文学史
王维
陈子昂
唐前期
新
唐书
李邕
新
旧《唐书》
崔颢
作品
玄宗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刺史考》补
被引量:
4
5
作者
贺忠辉
出处
《文博》
1998年第1期50-55,共6页
文摘
郁贤皓先生编撰的《唐刺史考》,依据现存的大量资料,在考证唐代各州(郡、府)刺史(太守、尹)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但因大量新出土的唐代墓志尚未公布,墓志中包括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考证。笔者在阅读西安碑林藏近四十年来在陕西特别是关中出土的唐代墓志时,将《唐刺史考》不著或尚未确定在刺位年代的,或有错误之处的,进行了考订收录,用以补充《唐刺史考》。
关键词
《唐刺史考》
新
旧《唐书》
郁贤皓
州刺史
墓志铭
失载
唐中宗
武周
大唐
唐代墓志
分类号
K871.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国学《五经壁本》考——从《五经壁本》到《开成石经》
被引量:
3
6
作者
路远
出处
《文博》
1997年第2期39-42,共4页
文摘
《开成石经》是西安碑林最重要的藏品.这部长达160卷、65万余字的儒家石刻典籍,其刊刻始于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完成于开成二年(837年),最初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讲论堂之两廊,以供诸儒校正讹误.本文所要说的《五经壁本》,则是指《开成石经》刻立之前,国子监出于同一目的,在同一地点,直接书于屋壁之上的整部经书.《五经壁本》亦称“壁经”,起初是书于土壁之上,后来改用木版墨书,最后才改成石刻,创立“石壁九经”即《开成石经》.关于《五经壁本》,正史未见记载,《全唐文》中有几篇同时代人的文、赋,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资料.虽然资料很有限,但通过它们,仍可对唐国学《五经壁本》之始末有一个概要的了解.一、大历十年(775年)
关键词
国子监
五经文字
刘禹锡
石经
全唐文
国学
新
旧《唐书》
九经
《唐会要》
《册府元龟》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彦辞墓志探疑
被引量:
2
7
作者
陈忠凯
出处
《文博》
1997年第5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墓志铭
御史大夫
旧《唐书》
检校
《资治通鉴》
右散骑常侍
户部尚书
西安碑林
节院使
州刺史
分类号
K877.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质疑
8
作者
黄建中
机构
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农垦分校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9-92,共4页
文摘
由于唐代国史多系“总辑各实录事迹而成”,而唐代国史又是现存新旧《唐书》的基本材料来源,故此,对已佚历朝《唐实录》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现存唐代史料价值的认识。本文仅就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的有关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一些欠成熟的看法,以求正于唐史学界。 唐代会昌何以重修《宪宗实录》?一般史籍多认为是李德裕所为。为便分析其细处,以下引录: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五,《周会(墀)墓志铭》“德裕会昌中,以思撰之元和朝实录四十篇,溢美其父为相事。公上言”,所上何言?《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周墀》有云:“故宰相德裕重定元和实录,窜寄它事,以广父功”。
关键词
李德裕
宪宗
会昌
李吉甫
《
旧
唐书》
《唐会要》
新
旧《唐书》
墓志铭
史料价值
史官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9
作者
张兆凯
机构
湘潭师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唐代社会
唐代科举
研究领域
学术著作
《登科记考》
新
旧《唐书》
制度史
合流关系
研究思路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庭都护府应置于七○三年
10
作者
韩杰
出处
《人文杂志》
1988年第4期74-74,共1页
文摘
关于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新旧《唐书》均载于《地理志·陇右道》条下,“长安二年,为北庭都护府”。
关键词
北庭都护府
新
旧《唐书》
地理志
均载
长安
武则天
公元纪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鷟
11
作者
康树欣
出处
《河北学刊》
1983年第4期159-160,共2页
文摘
深县城西旧州有一座“来鷟楼”。民国初年尚存,后被侵华日军破坏。这座古楼,据说是为纪念张鷟而建。 张鷟(约660一740年),初唐末盛唐初的文学家。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他的作品文字通俗,当时颇为风行。撰有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判牍《龙筋凤髓判》、传奇小说《游仙窟》。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张鷟的著作有较高的评价。 张鷟官职卑小,新、旧《唐书》均无传。他的生平,只在其孙张荐传中记述了一段。 调露初年(公元679年)张鷟考中进士。考功员外郎骞味道称赞张鷟的文章为天下无双。
关键词
张鷟
武则天
《龙筋凤髓判》
司马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笔记小说
《资治通鉴》
《游仙窟》
旧《唐书》
天下无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会要》史实辨证一例
12
作者
涂家飞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3-103,共1页
文摘
《唐会要》史实辨证一例涂家飞贞观十六年六月,苑西守监穆裕,农囿不修。太宗怒甚,命于朝堂斩之.侍臣战,莫敢进言。太子承乾谏曰:“人者有生最灵,一死不可复活。命即斩之,理恐未尽,请付法司推鞠。”太宗意解,即笞而释之。长孙无忌进曰:“陛下发天威之怒,太子犯...
关键词
《唐会要》
贞观十七年
长孙无忌
新
旧《唐书》
《贞观政要》
《通鉴》
《册府元龟》
南京师范大学
李治
太子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政治
赵澜
《福建学刊》
CSSCI
199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书院的起源及其初期形态
邓洪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孙樵生平及孙文系年
李光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张说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彭菊华
《中国文学研究》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刺史考》补
贺忠辉
《文博》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唐国学《五经壁本》考——从《五经壁本》到《开成石经》
路远
《文博》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石彦辞墓志探疑
陈忠凯
《文博》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唐代会昌朝重修《宪宗实录》质疑
黄建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评《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张兆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北庭都护府应置于七○三年
韩杰
《人文杂志》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张鷟
康树欣
《河北学刊》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唐会要》史实辨证一例
涂家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