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课堂助力初中生工程思维培养——以“自制日食演示仪”为例
1
作者 吴佳檬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科学课程新课标强调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介绍一种学生亲手制作和改进的日食演示仪学具,以促进学生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日食演示仪模型的建构过程,能帮助学生将天体运动具象化,建立空间观念,并利用工程思维对日食... 科学课程新课标强调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介绍一种学生亲手制作和改进的日食演示仪学具,以促进学生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日食演示仪模型的建构过程,能帮助学生将天体运动具象化,建立空间观念,并利用工程思维对日食演示仪进行迭代改进,助力学生工程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学 日食 日食演示仪 工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层大气的日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泽荣 沈力 李文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利用 LF 无线电波传播实验所得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日食期间 LF 天波的相位和振幅都有明显的日食效应,特别是振幅呈现周期性的衰减型振荡。同时,还根据大气的运动方程在理论上计算了日食引起的中层...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利用 LF 无线电波传播实验所得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日食期间 LF 天波的相位和振幅都有明显的日食效应,特别是振幅呈现周期性的衰减型振荡。同时,还根据大气的运动方程在理论上计算了日食引起的中层大气扰动。计算表明:在60公里左右,由于热效应产生一个径向速度为31米/秒并向着日食带主食区运动的空气扰动;而在70~80公里处,空气扰动却很小,几乎可以忽略。这些高度上的日食效应主要表现为电离特性的扰动,食甚时这个高度主食带的电离率只有日食前的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波传播 日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10月24日日食电离层效应的模式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立波 万卫星 +1 位作者 涂剑南 保宗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0-205,共6页
利用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模拟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条件下东亚低纬电离层演变,探索低纬日食期间电离层效应.模式计算结果显示:日食期间日食区电离层电子与离子光致电离产生率减少使得E-F1区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而较高部份电... 利用一个二维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模拟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条件下东亚低纬电离层演变,探索低纬日食期间电离层效应.模式计算结果显示:日食期间日食区电离层电子与离子光致电离产生率减少使得E-F1区电离层光食效应显著,而较高部份电离层对日食影响的响应延迟.此次日食过程中EUV辐射通量和垂直漂移变化对低纬F区电离层电子浓度影响明显,而电子温度下降对低纬f0F2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效应 低纬电离层 模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漠河日食期间太阳分光辐射的观测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建辉 孔琴心 刘广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7-331,共5页
通过对漠河地区1997年3月9日日食过程太阳分光辐射和总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日食过程中,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一致,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总辐射辐照度的亏损以及亏损的百... 通过对漠河地区1997年3月9日日食过程太阳分光辐射和总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日食过程中,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一致,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总辐射辐照度的亏损以及亏损的百分率都随着食分的增大而增加,至食甚时达到最大。日食过程中,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和总辐射能量亏损值分别为0.09、0.55、0.72、1.28MJ/m2。日食过程中,紫外辐射、可见光辐射、红外辐射与总辐射之间仍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太阳分光辐射 紫外辐射 可见光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声重波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友文 孙宏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1年第1期93-99,共7页
介绍了 1 997年 3月 9日日食期间 ,首次利用地跨主食带区两侧的电离层台阵 ,食甚前后采用 1 min 1次的同步加密观测的资料。观测证实 :日食期间在主食带区日食确有可能诱发声重波所致的电离层行扰现象 ( TID)。并对其运动学特征作了粗... 介绍了 1 997年 3月 9日日食期间 ,首次利用地跨主食带区两侧的电离层台阵 ,食甚前后采用 1 min 1次的同步加密观测的资料。观测证实 :日食期间在主食带区日食确有可能诱发声重波所致的电离层行扰现象 ( TID)。并对其运动学特征作了粗浅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声重波效应 电离层运行性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日食对航天器光照条件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美丽 冯昊 +1 位作者 周静 呼延奇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3期28-32,共5页
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自西向东发生了一次超长时间的日全食。根据日食产生的机制及几何特征,分析了日食对航天器光照条件影响,并给出了典型地球轨道航天器算例。
关键词 航天器 日食 光照条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日食电离层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友文 龙其利 +1 位作者 李永生 马健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利用1987年9月23日环食期间,广州站(纬度23°08′,经度113°21′)和重庆站(纬度29°30′,经度106°25′)同时接收的电离层偏振仪的 TEC 和垂测资料,采用联合换算模式法,粗略地测定了环食期间,广州和重庆地区电离层... 本文利用1987年9月23日环食期间,广州站(纬度23°08′,经度113°21′)和重庆站(纬度29°30′,经度106°25′)同时接收的电离层偏振仪的 TEC 和垂测资料,采用联合换算模式法,粗略地测定了环食期间,广州和重庆地区电离层参数和等效标高等部份结果,证实日食电离层效应显著,作者还对日食电离层效应的动力学特征,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期间的甚低频传播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协中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1期23-31,共9页
本文给出1980年2月16日的日全食、1981年7月31日的日全食和1987年9月23日的日环食期间的 VLF 传播效应。讨论了日食期间 VLF 传播相位滞后和低电离层等效高度的变化;日食阴影区 VLF 传播相速的方向效应;以及 VLF 远距离传播中的7度弧效... 本文给出1980年2月16日的日全食、1981年7月31日的日全食和1987年9月23日的日环食期间的 VLF 传播效应。讨论了日食期间 VLF 传播相位滞后和低电离层等效高度的变化;日食阴影区 VLF 传播相速的方向效应;以及 VLF 远距离传播中的7度弧效应;并对日食期间声重力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VLF传播 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化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以日食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莎莎 韩伟 《传媒论坛》 2018年第21期47-48,共2页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自媒体行业迅速崛起,社会化短视频在全网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同时,还存在大量社交短视频内容同质化,鱼类混杂,高质量社交短视频仍然少数的现象。而学界对其...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自媒体行业迅速崛起,社会化短视频在全网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同时,还存在大量社交短视频内容同质化,鱼类混杂,高质量社交短视频仍然少数的现象。而学界对其相关的学术研究也乏善可陈,对于以视频内容为主导的社会化短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的文献更为少有。根据上述情况,本文选择了在社会化传播和社会化媒体发展上较成功的"日食记"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内容分析、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研究了"日食记"整体的传播策略。通过分析"日食记"的发展途径,研究其传播策略,寻求社会化短视频自媒体企业的生存之道,为社会化短视频自媒体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传播 传播策略 日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赤道异常区的日食电离层效应
10
作者 何友文 孙宏林 苗卫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84-189,共6页
分析了全食带大体位于磁赤道的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期间,地处磁赤道异常区的广州和海南站的日食电离层效应,并结合同期富克、中坜和Okinawa站及有比对意义的环食带大体位于"北驼峰"所在区域,而稍远离磁赤道的1958年4月19日... 分析了全食带大体位于磁赤道的1995年10月24日日全食期间,地处磁赤道异常区的广州和海南站的日食电离层效应,并结合同期富克、中坜和Okinawa站及有比对意义的环食带大体位于"北驼峰"所在区域,而稍远离磁赤道的1958年4月19日环食期间,广州、海南和中坜站日食电离层效应观测结果证实:日食期间,"喷泉"效应所致的"驼峰"有南移和不变两种情况;f0F2总是存在日食日值持续增大,以致有时出现大于控制日值的情况.作者对磁赤道异常区日食电离层效应的动力学和电动力学特征作了定性讨论,再次肯定:全(环)食带位置是关键因素,它将对空间等离子体温度的下降,磁赤道上空等离子体沿场双极扩散和"喷泉"效应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效应 磁赤道异常区 "喷泉"效应 沿场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对低纬地区f_0F_2和ICF的影响
11
作者 张添益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2-96,共5页
研究了1995年10月24日日食过程中,我国低纬地区广州和海口的F2层临界频率f0F2和高频干扰重心频率ICF变化过程.鉴于多次日食期间,同处低纬的两地f0F2的日食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以及多次日食期间同一地方f0F2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ICF... 研究了1995年10月24日日食过程中,我国低纬地区广州和海口的F2层临界频率f0F2和高频干扰重心频率ICF变化过程.鉴于多次日食期间,同处低纬的两地f0F2的日食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以及多次日食期间同一地方f0F2变化形态不完全一样,ICF也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降低,因而对于低纬电离层,动力学过程可能要比直接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光化学过程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F2层临界频率 高频 干扰重心频率 I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期间foF2与ICF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张添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6,共4页
本文初步分析了 1995年 10月 2 4日日食期间 ,F2层临界频率 (foF2 )和高频干扰重心频率(ICF)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的原因。认为高频干扰重心频率ICF不仅受foF2的影响 ,还可能受D层吸收等因素影响。在探讨ICF与foF2的关系时 ,应综合加以考虑。
关键词 日食 F2层临界频率 高频干扰重心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最早记录的一次日食──中国夏代“仲康日食”
13
作者 吴晋生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仲康日食 《竹书纪年》 夏代 《胤征》 《尚书》 《中国历史研究法》 辛亥革命时期 夏商周断代 年月日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五餐”——上班族科学健身饮食新理念
14
作者 相建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06年第9期40-42,共3页
一、上班族科学饮食理念 上班族要想取得工作与锻炼时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平衡,就必须每日从膳食中获得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然而,无论哪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营养素,因此需要做到食物多样化,不偏食和挑食,才能达到... 一、上班族科学饮食理念 上班族要想取得工作与锻炼时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的平衡,就必须每日从膳食中获得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然而,无论哪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营养素,因此需要做到食物多样化,不偏食和挑食,才能达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要求。对上班族而言,每天必须摄入的食物种类是与普通人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食量”的增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理念 上班族 科学 健身 日食 平衡膳食 食物种类 物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日食的准确时间
15
作者 王宝琪 《数学小灵通(启蒙版)(学龄前)》 2018年第1期28-29,23,共3页
张、王、李、赵四位先生刚一见面就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昨天的日食。他们从日食发生的时间开始谈起。张先生说:“我看到日食的时间是12时8分。”王先生说:“不对!是11时40分。”李先生说:“错!应该是12时15分。”赵先生说:“我记得当... 张、王、李、赵四位先生刚一见面就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昨天的日食。他们从日食发生的时间开始谈起。张先生说:“我看到日食的时间是12时8分。”王先生说:“不对!是11时40分。”李先生说:“错!应该是12时15分。”赵先生说:“我记得当时我的表是11时54分。”几位先生正争论着,钱先生来了,他说:“你们说得都不对,当时我特意看了电脑上的时间,绝对准确。”“那日食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呀?”四位先生齐声问。“你们先别问日食发生的时间。我告诉你们,你们这四块表都可以扔到垃圾箱里去了,其中有两块表比准确时间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日食 垃圾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对地面太阳辐射能减弱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项月琴 李建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1-360,共10页
我们获得了安徽宿县 1987年 9月 23日晴天日偏食时净辐射各分量的观测资料。由此得到在日食期间:(1)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相对减弱量R_(△S)(t)和R_(△Q)(t)与日面遮蔽面积相对值R_(△A)(t)呈线性相关,但当R_(△A)(t)值较大后... 我们获得了安徽宿县 1987年 9月 23日晴天日偏食时净辐射各分量的观测资料。由此得到在日食期间:(1)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相对减弱量R_(△S)(t)和R_(△Q)(t)与日面遮蔽面积相对值R_(△A)(t)呈线性相关,但当R_(△A)(t)值较大后,R_(△S)(t)和R_(△Q)(t)的增大比R_(△A)(t)的增加要快,这一结果反映了日面的边缘变暗现象。(2)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总辐射相对值和日面未被遮蔽面积相对值随时间变化曲线R_S(t)—t、R_Q(t)—(t)和R_A(t)—t均呈倒置的正态型分布,最低值出现在食甚时刻。对净辐射而言,从R_(Rn)(t)—t曲线能清晰显示它的变化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有滞后效应。(3)由于日面变暗效应很小,因此根据R_A(t)—t曲线便能估算日食区内无云条件下太阳辐射能的相对减弱总量。(4)日食过程中地表实测各辐射分量辐照度变化各不相同,但每一分量均可分解成两条曲线(i)外推到假定无日食时的辐照度(ii)辐照度相对值的迭加(相乘)。通过对这两种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有可能对造成各分量辐照度变化的原因进行归纳、分类,把握它们的变化规律。此外,文中还给出了日食过程中其它辐射分量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太阳辐射能 影响 地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效应相似年理论的验证与应用
17
作者 孙保沭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51-59,共9页
本文利用黄河三门峡站的径流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日食效应相似年理论进行了验证。指出了该理论在长期水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在天文学与水文学的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尝试。
关键词 日食效应 长期水文预报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食所致大气波动及其对电离层高频多普勒频移的影响
18
作者 熊年禄 龙咸灵 张训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0年第1期53-60,共8页
本文使用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带外高频多普勒测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频谱分析。用超声运动点源模式计算了日食激发的大气重力波及其产生的电离层反射信号的高频多普勒频移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运动点源模型的基本特征及对电离层的扰动与... 本文使用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带外高频多普勒测量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频谱分析。用超声运动点源模式计算了日食激发的大气重力波及其产生的电离层反射信号的高频多普勒频移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运动点源模型的基本特征及对电离层的扰动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这说明日食时运动月影有可能产生声重力波并对电离层反射信号的高频多普勒频移产生扰动。与前几次日食观测结果相比,波的激发似乎存在某种与纬度有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电离层 高频 多普勒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使用SID探索日食电离层效应的研究——基于经验课程观的地理课题探索
19
作者 程达 张星瑜 +3 位作者 吴鉴淼 文聪 许惠飞 沈新荣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8期27-29,共3页
中学生在地理课堂接受式地了解过太阳对电离层产生影响的相关知识,但往往缺乏论证和实践的机会。本课题组搭建了电离层VLF信号的接收系统,并利用斯坦福大学数据库的图表资料,结合其它的技术手段,对日食的电离层效应展开了研究和分析,为... 中学生在地理课堂接受式地了解过太阳对电离层产生影响的相关知识,但往往缺乏论证和实践的机会。本课题组搭建了电离层VLF信号的接收系统,并利用斯坦福大学数据库的图表资料,结合其它的技术手段,对日食的电离层效应展开了研究和分析,为相关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课程观 SID监测仪 日食 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日食”研究的新发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幼琦 《管子学刊》 1990年第3期84-86,94,共4页
(上)《春秋》一书,记载了三十六次的“日有食之”,成为世界天文学史上珍贵的文献资料。古今学者中,对于这一资料进行研究、考释的,不乏其人,研究的成果也是得失互见,大致是今人胜过古人。汉儒泥古不化而又强辞夺理,对于其中纪时的阙文,... (上)《春秋》一书,记载了三十六次的“日有食之”,成为世界天文学史上珍贵的文献资料。古今学者中,对于这一资料进行研究、考释的,不乏其人,研究的成果也是得失互见,大致是今人胜过古人。汉儒泥古不化而又强辞夺理,对于其中纪时的阙文,他们虽说不知推步,却胆敢放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春秋时期 十七年 世界天文学史 推步 文献资料 研究 新发现 历法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